2025-2026学年新疆新星高二(下)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选出对“僻不当道,皆不及往。”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偏僻不在路上的人,都没有来得及去看。

B.处在偏僻的不靠路边的游人,都没有来得及去。

C.偏僻不挡住路的石刻,都来不及去观看。

D.偏僻而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去观看。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驼种树 ②其肤以验其生枯 ③木之性以离矣

④见长人者好其令   ⑤而幼孩,遂而鸡豚 ⑥歌夜弦

可喜,亦多可悲   ⑧雨泽注   ⑨辟四窗

⑩东犬西二世 庭中通南北为

A. ①②⑤/③⑥⑩//⑦⑧///④⑨/

B. ①/②⑤/③⑥⑧⑨⑩/④/⑦/

C. ①⑤/②/③⑥/④⑩/⑦⑨/⑧

D. ①③④/②⑤⑩/⑥⑦⑧/⑨/⑪⑫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丰子恺从小就喜欢绘画,加之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人世间的美好事物,逐渐形成了他   的漫画风格。丰子恺是个童心很重的人,那些     的儿童生活场景,在他眼中都充满了趣味,他通过细腻观察将之一一融于画作巾。他的漫画画面简洁,只撷取生活中极平常的场景,题上他精心   的具有文学素养的句子,便传达出了儿童天真可爱的品质。

A. 独具匠心  孰视无睹 提取

B. 独具匠心  司空见惯 提炼

C. 独树—帜  司空见惯 提炼

D. 独树—帜  熟视无睹 提取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能衔哀致诚  ②朝服,设九宾  ③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④犹不能不之兴怀

⑤亦各言志也  ⑥则或咎欲出者  ⑦倚歌和之 ⑧客喜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⑤和⑥不同,⑦和⑧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⑤和⑥不同,⑦和⑧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⑤和⑥不同,⑦和⑧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⑤和⑥不同,⑦和⑧相同

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反复不宜卤莽 B. 大道之行也

C. 佳冶窈窕赵女 D.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用双手打磨战机脊梁的“大国工匠”

周建新

儿时梦想

沈阳城市北部虎石台镇子里有个村子,村南紧临沈飞集团的飞机跑道。三十年前,村里一个六七岁的男孩从小就把身心拴在战机上,他就是后来的全国劳动模范、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被誉为“大国工匠”的王刚。

王刚从小就梦想:长大后像沈飞那些造飞机的人一样,穿着和他们一样的工装,昂首挺胸地走进沈飞的大院。

上学后,王刚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入市重点高中没问题。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996年中考王刚以第一名的成绩,选择了沈飞技校。

大国工匠

王刚学习的专业是铣工,毕业成绩,他最好,单位可以自己选,他不假思索就选了数控加工厂。工段长刘杰给王刚找了个最好的师傅张显育。正常情况,师傅领进门,还得需要磨炼一年的时间,才能过试用期。然而,不到一个星期,刘杰宣布,王刚不用再试用了,直接独立工作,工资也随之调整。别人一年才能走完的路,王刚仅用几天。

从2000年开始,入厂不到一年的王刚就开始挑大梁,师徒默契地配合,一干就是十年。

他把工件做得儿孙满堂,没有一件出问题。甚至多年过后,战机回厂检修,他一眼都能看出,哪个部件是经他手做的。

2007年,技校就要调他去当老师。他不能原谅自己不去造飞机,当时就拒绝了。

从2010年起,沈飞开始生产重点任务飞机,工段把首件的活儿又给王刚带来了。这一年,师傅退休了,他必须独自挑大梁。

这是带有验证性质的加工,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工艺过程不够完善,风险很大。这恰好对了王刚的脾气:越难,越能激发他的斗志。每每干完首件,他还把总结的经验、窍门告诉给工友们,怎么做才最合理。王刚曾经持续一个星期加班到后半夜。简易床上一躺,行军被往身上一抓,衣服都不脱就睡下。早晨起来,泡碗方便面,或者吃口面包,又上操作台了。

虽说干重点任务又苦又累,可他却是苦中有乐,技术在无形中越练越扎实,越来越纯熟。纯熟的程度,让许多人惊讶。假如让他铣一个圆球,不消多久,就能给打磨出一个,用电子测量仪一测,误差微乎其微。假如让他铣一个凸半球和一个凹半球,两个半球合在一起,几乎感觉不到缝隙,而且半球之间还能保持运动自由。

王刚这一身本事可不是一日功夫。他极有限的业余时间都泡在书店里,自费两万多块钱买了机械基础、铣工专业等方面的书。书让他开阔了视野,也增加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令他高人一筹,他解决的铣削加工难题,精度可达0.005毫米,比一般数控机床(0.008-0.010毫米)精度还要高,堪称奇迹。

鲜花掌声

2007年,王刚第一次参加职工技能竞赛就获得了全市第二名的成绩。第二年,“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里,王刚有幸成为三名选手之一,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比赛,他依然无可争辩地拿到全国技能大赛铣工组的冠军。

王刚毫不吝啬自己的“独门绝技”,把手艺教给了整个工段。2009年,刚到而立之年的王刚,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铣工专家”了。

2010年,沈飞成立了第一个以员工命名的班组,就是王刚班。班组组建六年来,参加了八次国家、省、市级的职工技能大赛,全部拿到冠军。王刚的两个徒弟吴学文和吴刚,三次拿到省市冠军。公司内的竞赛更是不在话下。一次,全公司总共有八名铣工进入决赛,王刚班居然占了六名。

正因为读书与操作比翼齐飞,渐渐地王刚班形成了点子最多、精度最高、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四最”工作风格,一个班组高手如云,更先后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班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就这样,王刚从“一枝独秀”,带动出了“满园春*”。同年,王刚被评为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

2012年,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锣声再响。这一次,他当仁不让地又一次拿到铣工组冠军,他的徒弟吴学文获得了第五名。

2012年,中航集团首次评选高级技师,王刚获得了首席技能专家称号,一个基层铣工,获得的竟然是专家级待遇。

他经常和大家说,“航空报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汽车出了问题,能停在路边,飞机出了问题,能停在哪儿?只能掉下来。那是飞行员的鲜血和生命,还有国家上亿元财产的损失,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选自《人民日报》《一个铣工的飞机情缘》2017年4月19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正是由于王刚儿时就梦想着做飞机,怀揣梦想的他才一步一步实现了“航空报国”的理想,成就了后来的“大国工匠”。

B.王刚是个很有天分的人,并且勤奋好学,所以不到一个星期就得到工段长的认可,过了试用期,走完了别人一年才能走完的路。

C.王刚是个善于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别人蛮干,他却毫不费力的就借助于理论书籍在技术上高人一筹,解决了铣削加工难题。

D.王刚不但把一身绝活教给了自己的徒弟,而且绝不藏私,带动了全工段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造就了“王刚班”这样一个优秀团队。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王刚成绩优异,本可以上重点高中,有一个在普通人看来更好的前途,可他却毅然选择了沈飞技校,这源于扎根在他心中的“航空报国”梦。

B.中航集团首次评选高级技师,王刚获得了首席技能专家称号,这标志着他苦尽甘来,终于成为大家公认的“铣工专家”了。

C.从王刚在全市职工技能竞赛获得冠军以来,一发而不可收,连续不断的获得冠军,最终获得专家级待遇,成为真正的“大国工匠”。

D.“汽车出了问题,能停在路边,飞机出了问题,能停在哪儿?只能掉下来。”王刚这句话反映出他对汽车制造业上也应该有精益求精态度的轻视。

【3】王刚成长为大国工匠的人生历程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运用比喻手法,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短暂与个体渺小感伤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和“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借用这两个意象,表达词人的浓郁愁绪。

(3)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在六国之下,借此警示勿重蹈前人覆辙,愤郁激切。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3)《鱼我所欲也》一文,“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观测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或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条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典故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围,思而不学则确。”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指出,秦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____________”,则六国能抵御强秦;“___________”,则秦可江山永固。

(2)李煜在《虞美人》中以物是人非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面文段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以“孔子转益多师”为例来证明自己提出的“____________”的论断,这个论断又恰与文章开篇提出的“__________”的中心观点相呼应。

(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柳宗元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絙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注)①吴武陵:因得罪权贵被流放永州,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时最亲密的友人之一,诗中“美人”即指吴武陵。②絙(gēng):紧绷。③西颢:秋天。④聋俗:指蒙昧无知的流俗之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写景,凄雨侵竹、惊鸟翻飞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第三句表明诗人与友人分隔两地,第四句中的“一夕”照应诗歌标题,体现“夜坐”。

C.“若人”两句描写吴武陵的琴弦和琴身的华丽与名贵,为下面描写琴声做了铺垫。

D.本诗前八句为第一层,以写景为主;后八句为第二层,以侧面写琴音和抒情为主。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斛律光,字明月,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从其父斛律金西征,周文帝长史莫者晖时在行间,光驰马射中之,因擒于阵,光时年十七。高祖嘉之,即擢为都督。尝从世宗于洹桥校猎,见一大鸟,云表飞飏,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此鸟形如车轮,旋转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观之,深壮异焉,当时传号落雕都督。州东有周天柱、新安、牛头三戍,招引亡叛,屡为寇窃。天保七年,光率步骑五千袭破之,又大破周仪同王敬俊等,获口五百余人,杂畜千余头而还。武平二年,周遣纥干广略围宜阳。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光以为军人多有勋功,未得慰劳,若即便散,恩泽不施,乃密通表请使宣旨,军仍且进。朝廷发使迟留,军还,将至紫陌,光仍驻营待使。帝闻光军营已逼,心甚恶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见,然后宣劳散兵。拜光左丞相,又别封清河郡。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许。帝赐提婆晋阳之田,光言于朝曰:“此田常种禾,饲马数千匹,以拟寇难。今赐提婆,无乃阙军务也?”由是穆积怨。周将军韦孝宽忌光英勇,乃作光反谣言。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后,光至,引入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拉而杀之,时年五十八。于是下诏称光谋反,尽灭其族。光性少言刚急,严于御下,治兵唯仗威刑。罪既不彰,一旦屠灭,朝野痛惜之。周武帝闻光死,大喜,赦其境内。后入邺,追赠上柱国、崇国公。指诏书曰:“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

(节选自《北齐书·斛律光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B. 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C. 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D. 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帝、世宗、天保,分别是谥号、庙号和年号,而这三者都是皇帝专有。

B. 舍人,古代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C. 公,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五等爵位指公、侯、伯、子、男。

D. 庶女,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侧室所生女子;正妻、继室所生子女为“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斛律光箭艺高超。十七岁时阵前箭射莫者晖,后陪同世宗在洹桥打猎,引弓射雕,正中其颈,斛律光还先后得到了高祖和世宗的称赞。

B. 斛律光英勇善战。北周的天柱、新安、牛头三处戍所多次侵扰齐境,斛律光率五千步骑袭击打败了他们,虏获五百多人、杂畜千余头。

C. 斛律光抗令不从。攻克北周建安等四处城戍后,他没有遵命解散士卒而是希望朝廷慰劳有功之人,皇帝心生不满但仍宣抚犒劳了兵士。

D. 斛律光遭冤被杀。北周将军韦孝宽忌恨斛律光的英勇,就散布他要造反的谣言,北齐皇帝这时对斛律光也起了疑心,就设计杀死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此田常种禾,饲马数千匹,以拟寇难。今赐提婆,无乃阙军务也?

⑵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次班会上,大家热烈地讨论“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人士”,用到的较多的词语有:尊严、健康、贡献、金钱、地位、学识、亲情、权势、睿智、威望。

请从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来谈谈你对“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人士”这一问题的认识。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文体为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