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2025届高一历史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拟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死攸关”板块的是(     

A.中共一大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

2、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以皇家龙旗为图样,制定出海军旗(图1),后逐渐演变为国旗(图2),最终成为国家礼仪和政权的象征,显示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试图融入国际社会

B.全面接受西方外交理念

C.外交环境明显改善

D.对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3、明清两代以北京为都城后,宫廷贵族间流行植养花在。《析津日记》截“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居人遂以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如都门。”《帝京最物略》中有京郊圃人“废晨昏者半岁,而终岁衣食焉。”这反映了京郊地区(     

A.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B.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C.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D.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4、19 世纪70年代,清廷内部出现海防和塞防之争。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派,主张“海防”为重,“塞防”为轻,移“塞防”之饷以助“海防”。 而以左宗棠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这一争论(     

A.稳固了传统的宗藩关系

B.推动了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

C.意在应对边疆地区危机

D.旨在应对西方列强的瓜分狂潮

5、黄宗羲认为,“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应由君主一人垄断,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黄宗羲的这些主张(     

A.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B.具有明显的抨击君主专制的特征

C.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彻底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6、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 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

B.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

C.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

D.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7、这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到弱的必然命运。这部书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儒林外史》

8、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唐—五代十国—元—宋—明—清

B.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C.隋—唐—宋—五代十国—元—明—清

D.隋—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

9、1946年,一位美国作家写道:欧洲已被缩小了……正缓缓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时期。“缩小”主要是指(     

A.美苏在欧洲不断扩张势力

B.欧洲的殖民体系崩溃

C.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D.欧洲内部的矛盾加剧

10、学者钱乘旦指出: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洋务运动(     

A.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工业

B.实现了“剿发逆”,没实现“勤远略”

C.使清朝统治阶级达到自救目的

D.以改变封建统治引进生产技术为初衷

11、明武宗年间,太监刘瑾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专擅朝政,权倾朝野,时人称他为“立皇帝”,称武宗为“坐皇帝”。然而,明武宗只是一道敕书,刘瑾便被捕入狱,党羽一哄而散。这反映出明朝(       

A.专制体制的稳定性

B.皇权受到太监钳制

C.内阁失去辅助功能

D.中枢机构发生变化

12、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统治期间,秦始皇开创了许多具体的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项中,由秦朝开创的具体制度是(     

A.郡县制度

B.科举制度

C.皇帝制度

D.刺史制度

13、史学家李学勤从下面所列的诸多方面勾画出了一个历史“大变革时代”。这一历史“大变革时代”指的是(     

考古学上: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

经济史上:井田制的崩溃和奴隶制关系的衰落。

政治史上:从以宗法为基础的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转变。

A.商朝

B.周朝

C.春秋

D.战国

14、“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以上语句分别描述的人物是(     

A.玄奘戚继光郑成功

B.鉴真戚继光郑成功

C.鉴真郑和李自成

D.玄奘郑和李自成

15、下列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关于该中央官僚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三省最早出现于隋朝

B.中书省负责审核政令

C.门下省负责草拟诏令

D.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16、19世纪中后期,国家逐步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社会各阶级、阶层为挽救危局做出各种努力。下列对相关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事件

主要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代表了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引进西方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戊戌维新运动

在维新派支持下,光绪皇帝推行大量行之有效的举措实现了除旧布新

义和团运动

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世纪六十年代,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如: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B.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C.肃清一切反革命武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8、《史记·秦本纪》一篇“求贤令”记载“……寡人(注:孝公)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由此可佐证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孝文帝改革

B.王安石变法

C.商鞅变法

D.戊戌变法

19、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夺取政权,通过改革,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他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发生上述事件的诸侯国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0、在将准噶尔势力驱逐出西藏之后,康熙皇帝对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进行改组,任用藏地上层人物协助达赖、班禅治藏,并继续尊崇黄教(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这些做法(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B.首次实现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加剧了西藏地区的宗教矛盾

21、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其中母亲为汉人的占比为58%,妻子为汉人的占比近70%。这说明了元朝(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2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先把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自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共领导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罢工高潮。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统一战线的方针。上述材料展现了(     

A.国共合作的历程

B.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C.工农运动的艰辛

D.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援助

23、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间高达685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持续发展

C.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24、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南宋与金军多次战争,最终在________年与金订立________和议。以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一线划界,________________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________

26、将下表补充完整。

地区

朝代

管辖机构

新疆

河西四郡

西域都护府

唐朝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清朝

西藏

元朝

驻藏大臣

台湾

澎湖巡检司

清朝

台湾府

 

27、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快

(1)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________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使大批出身于平民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3)人们的________择偶也发生了变化: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

28、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29、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胜利,是_______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_______,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30、明朝后期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_》、徐光启的《____________和宋应星《_________分布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

31、全方位外交布局:遵循________理念,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________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3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________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________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3、由于________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________的指导,没有________的领导,不可能冲破________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

34、20世纪50年代中期外交新进展:从1954年9月至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________、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中国近代史,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指出1840年至1900年间日本侵略者直接参与的战争有哪些?

(2)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3)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是哪个条约的哪一条款?

(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列举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

36、判断题:正确的填 A ,错误的填 B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强调制度与秩序。

 

37、清朝统治内部危机出现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38、近代史学家傅斯年说“史学就是史料学”。中国史料纷繁芜杂又浩如烟海,学史者要仔细鉴别,从中得出正确的信息。

材料“诗歌里的古代经济”

朱门巧夕沸欢声,

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

不须徼福渡河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诗歌里的古代经济”,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做到史论结合)。

 

39、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