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2025届高一历史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北宋开国之初,就对地方官实行任期制,通常是一年一考,三年一任。在任满之后,官员必须离开任职地,回京师重新参加新职的选任。地方官员任期制的实施(     

A.导致古代贵族政治结束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源于王安石变法的首创

D.导致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2、《史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资治通鉴》则说商鞅“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这能看出司马光修史与司马迁修史不同的是(     

A.史学著作体例的差异

B.史家理性缺失导致偏离求真

C.时代不同致评价不同

D.对政治变革立场的巨大差异

3、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该会议(     

A.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宣言

B.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基本经验

C.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标志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4、西汉萧望之曾借昭公三年出现雨雹、而后季氏专权的故事来解读雨雹现象,借此批评专权的霍氏,结果得到宣帝赏识;而夏侯胜以武帝在位时灾异频现说明其德有亏为由,反对宣帝为武帝立庙乐,最终受宣帝处罚。这说明(       

A.西汉时期君主专制不断走向强化

B.君权神授思想成为政治主流思想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官员直言敢谏

D.政治斗争工具的效用受皇权影响

5、明朝后期,官员的奏疏要先交内阁审阅,内阁将奏疏内容及处理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疏上进呈皇帝裁决,皇帝亲自或委托太监用红笔写出处理意见后返回内阁下发六部执行;同时通过厂卫制度监察百官。因此出现了嘉靖、万历皇帝尽管多年不上朝,国家仍能照常运行的现象。这反映了(     

A.监阁体制有利于政局稳定

B.君主集权的强化

C.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D.中央集权的强化

6、据史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市场除洋布大宗之外,“(洋货)一切日用皆能体华人之心,仿华人之制,如药材、颜料、瓶盎、针纽、肥皂、灯烛、钟表、玩器,悉心讲求,贩运来华,虽僻陋市集,靡所不至”。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A.工业生产体系较为完整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冲击

D.积极融入世界市场

7、战国时期,秦国使用半两钱,楚国使用蚁鼻钱,魏国使用布币,燕国使用刀币。这些钱币的形制特点说明了(       

战国时期秦国方孔半两钱       战国时期楚国蚁鼻钱

战国时期魏国布币                  战国时期燕国尖首刀币

A.货币使用和流通广泛

B.铜铸币成为主要货币

C.诸侯国经济相对独立

D.诸侯国内部政治动荡

8、2017年4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该试验区包括沈阳、大连、营口三大片区。下图所示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的办公楼所在地。这可用于说明辽宁(     

A.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

B.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D.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9、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这些思想理论都(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

D.指导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0、西汉初年,国家将土地作为赏赐,赐给某些重要的朝臣或其子孙私有,交换他们的忠诚,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学者称其为封建领地制。这一制度(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推进了土地兼并制度

C.与采邑分封制紧密相连

D.推动国家统一的实现

11、1942年1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认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中国现时比较进步的生产方式”,提出“党的政策是鼓励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一决定有利于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壮大反对国民党力量

C.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

12、福州船政局从建立到1905年,共造出兵商轮船40艘,其中前4艘,轮机均购自西洋,自第5艘“安澜”号开始,轮机由船厂自己制造。虽然仍是仿照外国样式,但具体制造全由中国工匠完成,质量与外国同类产品相比也不逊色。这说明洋务运动促使中国(     

A.摆脱了对列强工业技术的依赖

B.提高了产品国际竞争力

C.具备生产大型军舰装备的能力

D.自主制造能力得到提升

13、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反映了宋朝(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D.政府已不再征收商业税

14、在中国历史的“常态”发展中,经常会出现“变态”。如果说秦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那魏晋南北朝则代表的是“变态”,在变态中仍能看到进化的迹象。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化迹象”的是

A.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C.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

D.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

15、《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2021年,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葬遗址新出土了刻有“太保(召公)墉(筑城)燕”的青铜卣。由此可知(     

①铭文印证了《史记》记载   ②青铜卣铭文实证北京建城历史

③燕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   ④召公通过修建城墙对抗商纣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光绪朝东华录》载:“自粤匪构乱以来,各省督抚,因时因地,每有便宜陈奏,朝廷往往曲为允从,部臣亦破例议行……部臣每以情形难以遥度,仍请交督抚酌议。而督抚则积习相沿。动以窒碍难行,空言搪塞,虽有良法美意,格而不行。”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中央权威的弱化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阶级矛盾的加剧

D.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17、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灭六国后,以原来秦国通行的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为规范化字体,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变化(       

A.表明中国古代文字走向成熟

B.消除了各地商品流通语言障碍

C.标志着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D.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18、《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这一官制(     

A.构成了贵族政治的内涵

B.极大地削弱了相权

C.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D.造成官僚机构膨胀

19、下图是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中一处东汉夫妻合葬墓中发现的织锦护臂,上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周围有弓箭、箭服、短剑鞘等物品。这可以用来佐证(     

A.阴阳五行学说开始流传

B.东汉时期长途贩运兴盛

C.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往来

D.西域织锦技术赶超内地

20、大诗人杜甫不仅有“诗圣”之名,其作品还被誉为“史诗”。他的作品真实而细致的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绘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下面对其作品说法正确的是(     

A.杜诗的史料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B.杜诗情感彩浓厚,无法作为史料使用

C.杜诗作为文学史料可以证史、补史

D.杜诗作为二手史料,可以起到诗文证史的作用

21、关于启的继位,《史记》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而《战国策》中却记载为:“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两则记载均不可靠

B.尚需其他史料论证

C.两则记载均为信史

D.必有一则记载可信

22、下图为伊斯兰国家出版书籍中科学类著作的占比。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拜占庭帝国鼎盛

B.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C.文艺复兴的推动

D.阿拉伯帝国的发展

23、大生产运动中,部队官兵共同劳动,改善了官兵关系;开展生产自给,减轻了人民和政府的负担,改善了军民关系、军政关系;在生产中执行劳动纪律,还增强了战斗纪律和生活纪律。这表明大生产运动(       

A.基本实现了“丰衣足食”

B.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基础

C.推动经济体制根本转变

D.塑造了新的社会精神风貌

24、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这表明当时(     

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1925年,国民政府在________成立,通过两次东征消灭了________的势力,________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26、北宋结束了________的分裂局面

27、台湾:荷兰占据了______________

28、1917年初,________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随即聘请________为文科学长,并延揽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

29、________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________进攻下,________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0、根据表格中时间的提示,填写出对应的历史事件(限中国史方面)。

时间

对应历史事件

589年

 

755年

 

1069年

 

1405年

 

1689年

 

3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_____________ 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2、开始:1069年,________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33、建立________政体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民众日常生活也出现了种种新气象。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除旧布新,宣布改用________,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法律;还颁布法令,革除“________”“________”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34、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________的成果就这样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6、结合具体史实,思考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崩溃的原因。

37、魏晋南北朝文学流派有哪些?

38、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39、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