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可克达拉2025届高一历史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图所示为1959年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东汉合葬墓中的“司禾府印”,它是一枚汉代西域屯田官员印。“司禾府印”可以用来印证(     

A.汉代西域农业发展情况

B.汉代对西域的民族政策

C.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汉代对西域的管理开发

2、汉武帝亲政后,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并让他们为自己出策、发号施令。他们商议的朝政的场所被称为(     

A.御史台

B.尚书令

C.中朝

D.内阁

3、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

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4、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5、洋务运动时期,轮船招商局仅在创立的头三年,“洋商少装客货,三年共约银493.3万余两。因与该局争衡,减少运价,三年共约银813.6万余两。”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A.有效实现了自强求富的战略目标

B.促使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壮大

C.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推动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改变

6、《平定台湾得胜图》描绘了清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1786-1788年)平定台湾的战争场面。如图为其中的一幅《渡海凯旋》,该画作(     

A.是研究清朝军事实力的第一手史料

B.突出彰显了清朝海军近代化的成效

C.佐证清朝驱逐荷兰收复台湾的历史

D.折射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7、某部法律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该法律(     

A.推动国统区土地改革

B.颁布于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C.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D.助推五次“反围剿”胜利

8、有学者认为,预备立宪期间,清政府宣布实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各地兴起各种形式的保路斗争,其中四川省尤为激烈,最后酿成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清廷命令湖广总督瑞澂自湖北带兵前往镇压,部分鄂军西调。这主要说明(       

A.革命派并未做好革命的准备

B.政策失当加剧了清朝统治危机

C.辛亥革命的发生具有必然性

D.清政府对革命力量的警惕性强

9、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记载了进士中榜的情况。在601名进士中,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84人。这反映了当时(     

A.门阀制度仍盛行

B.官僚多出身于世家大族

C.社会阶层的流动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10、有学者在论及中华文明起源时指出,中原的仰韶文化、鲁南苏北的青莲岗--大汶口诸文化,与江汉间的屈家岭文化有切不断的交流。北方的红山文化来到临汾盆地的陶寺遗址后,与来自关中的仰韶文化汇合。这几方面的聚合,终于给予中原文化巨大的发展能量,蔚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主流。该观点认为中华文明(     

A.起源于中原的仰韶文化

B.由多元文化汇聚而成

C.形成于夏商周三代时期

D.由单一文化发展而来

11、马克思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指时出: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愚蠢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下列选项中,对马克思观点理解恰当的是(     

①承认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②可以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

③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可以不择手段④起义民族斗争过程中能体现相应的文明程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下图所示为唐代女性不同的发髻。这可以看出(     

A.追求个性的审美风尚

B.理学对妇女束缚的加深

C.艺术对自然美的回归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13、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学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提出各自的主张,后世将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出现(     

A.推动法家成为主流思想

B.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C.体现了宗法观念的衰落

D.导致了礼乐制度的消亡

14、下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在相关领域签署加入的国际多边条约数量(单位:个)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       

时期

经济贸易

政治军事

环境

科教文卫

交通运输

1949年10月—1978年12月

2

9

0

2

10

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

23

16

15

13

19

A.积极引领全球化的发展

B.不断发展与世界大国的关系

C.深入参与全球多边治理

D.强化了同同盟国之间的关系

15、农业机械保有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如图中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变化趋势反映了(     

A.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B.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C.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活力

D.市场调节发挥了主导作用

16、史学家顾颉刚在提及汉武帝的某一措施时指出:“学术的道路从此限定只有经学一条了,这比之始皇的高压手段统一思想还要厉害。”这一措施指的是(     

A.颁行“推恩令”

B.任用酷吏

C.实行中外朝制

D.尊崇儒术

17、1914~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春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停止对华商品倾销

B.国内小农经济的自我修复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民众“爱国心”的积极影响

18、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食粮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该思想(       )

A.隐含了平等和叛逆色彩

B.推动了传统儒学的思辨化

C.蕴含了儒学的精神价值

D.系统阐释了认识理论体系

19、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下令把自己主持制定的一套国家法律铸在鼎上放在王宫门口,让全国百姓都能够看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此前刑法都由贵族掌握,秘而不宣。子产的行为(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

B.使法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有利于新兴地主阶层的兴起

D.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20、春秋郯国国君郯子出身东夷,而他在追述东夷部族历史时涉及到黄帝、炎帝、共工、太皞、少皞、颛顼等6位古帝王,多为传说中的华夏先祖。其意在强调(     

A.华夷同源共祖

B.区域交往密切

C.国家实现统一

D.贵族矛盾缓和

21、《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如果国宝能说话,下列文物中能够讲述汉代故事的是(     

A.后母戊鼎

B.越王勾践剑

C.霍去病墓石刻

D.王羲之《兰亭序》

22、元朝时期,有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等成就。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A.程朱理学的发展

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江南经济的繁盛

D.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23、唐朝的均田制取消了奴婢与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的规定;也取消了4岁以上丁牛每头受田30亩,一户限 4 头的规定。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促进奴婢人身解放

B.限制地主扩占农田

C.鼓励农户改进生产

D.提高农民生产意愿

24、1914—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推动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重庆谈判

(1)重庆谈判历时_______天。

(2)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____》。

(3)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中国。

26、评价

(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________中国的野心。

(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________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27、文化交流互鉴之路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

(1)将下列中国历史事件与其历史时期相对应(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位置上)。

①汉代       

②唐代       

③宋代       

④明代       

(2)唐宋的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将下列选项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并填涂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位置上)。

A.长安  B.天文、历算和佛教  C.丝绸、纸张和瓷器

D.泉州  E.市舶司  F.丝织品、茶叶和瓷器

G.北庭都护府  H.香料、珍宝和药材

朝代

唐朝

宋朝

起点

管理机构

中国输出物品

输入中国物品

 

28、明朝的边疆管理

(1)对蒙古(鞑靼和瓦剌)时战时和

①为防御蒙古人南下,重新修筑________

②瓦剌和鞑靼深入内地,包围北京,曾经俘虏________。(土木堡之变)

③1571年,鞑靼首领________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册封,双方基本维持和平局面。

(2)对________(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任用________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对东北(女真)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________,并对东北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9、646年孝德天皇开始_________经过半个多世纪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30、城市: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元朝恢复临安的旧称________,它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31、1917年国会议员在广州成立________,推举________为大元帅。后被西南军阀排挤

32、分封制与____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33、6月中旬,大批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________

34、北平和谈

(1)背景: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________以北的力量已全线崩溃。

(2)举行: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3)结果: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________》上签字,谈判破裂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之区别

③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喊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原则?

材料二: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以上均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36、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7、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其发展历程中有哪两对基本矛盾?

(2).以北宋、明朝为例,说明统治者是如何解决上述两对矛盾的?

 

38、魏晋南北朝文学流派有哪些?

39、用图画出美国联邦政府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