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苗栗2025届高二化学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3、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4、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6、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7、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8、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9、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1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12、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4价

D.+6价

13、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14、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5、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16、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18、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A.BaCl2

B.NaOH

C.CuO

D.Zn

1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0、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22、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23、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2

46

64

85.5

110

138

170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24、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25、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2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请按如图所示的硫酸知识网络填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写出两个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结出酸的两条化学性质的反应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面是某同学通过这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

1)对污染及治理方法连线不正确的是_____

A 减缓温室效应一使用清洁能源

B 防止水的污染﹣提倡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C 控制酸雨﹣煤经过脱硫处理后再燃烧

2)对物质分类正确的是_____

A 氧气、氮气、氦气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B 空气、锰酸钾、河水都是混合物

C 过氧化氢、二氧化硫、冰都是氧化物

2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A向试管中加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向试管中加块状固体

1)如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2)利用C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5”、“10”、“20”)mL的量筒。

3)图中D操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

30、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图。“—”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C是一种常见的碱,B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C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放入B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一个由装置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D(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一种气体,请简述验证该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

(3)用C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2、实验操作及分析是同学们应掌握的一项学习能力,请回答下列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题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并测定其酸碱度.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3)如图所示的操作中,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碳酸钠的实际质量为   g.

(4)小华在测定所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再进行测定,则测的溶液的pH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用pH试纸测定所配制溶液的pH,正确操作方法为

 

33、如图为A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34、晋代文献【华阳国志】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使用天然气的国家,使用竹管输送天然气。查阅资料得知:煤和天然气(主要成分CH4)燃烧产生的热量和SO2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和天然气、煤属于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煤燃烧的过程中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竹管”的功能与化学实验室的___(玻璃仪器)相似。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综合上图分析、天然气和煤中,产热值较高的是___,燃烧后更容易形成酸雨的是__

35、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广泛。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年因腐蚀而浪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元素______

2)两个氢分子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并将测得的数据制成图乙。

【提示】鱼骨中其它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

(1)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2)由图乙中的AB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填“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不变”)。

(3)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g。

(4)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38、同学们利用自制仪器模拟工业炼铁实验,用下图所示微型实验装置制取CO,然后用CO还原Fe3O4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甲酸(HCOOH)具有挥发性,在热的浓硫酸中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1)位置4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存在一处明显缺陷,请给出优化建议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位置5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常用于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3)请写出你在生活中一种具体的节约用水做法_________________

40、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使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1)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能   B核能 C石油   D风能

2)锂电池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已知锂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与锂原子的化学性质最为相似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D

3)新能源汽车除了节约化石能源外,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