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不属于物质进入内环境的过程的是( )
A.药物被注射到皮下组织
B.消化酶进入小肠
C.胰高血糖素分泌到细胞外
D.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2、下列关于环境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
B.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传染病,也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C.气候湿润是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D.寒温带地区种子春季萌发成幼苗主要受气温上升的影响
3、下图表示某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离子运输的途径。该细胞受到刺激时,通过④途径运输离子,形成动作电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②③途径属于主动运输
B.④途径的发生使膜内离子浓度高于膜外
C.正常情况下,▲离子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
D.静息时,由于①途径的作用,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4、使用目镜5×、物镜40×的镜头组合观察某矩形物体(面积为S),则该矩形物体( )
A.实际面积为S,视野中面积为200S
B.实际面积为S,视野中面积为40000S
C.实际面积为200S,视野中面积为200S
D.实际面积为200S,视野中面积为40000S
5、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免疫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别 | 处理方式 | 检测结果 |
实验组 | 用肺癌细胞抗原与M细胞混合培养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
对照组 |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
A.实验组中部分能够杀伤肺癌细胞的细胞可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若将对照组中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用抗体处理将得到与实验组一样的结果
C.M细胞最可能是抗原呈递细胞,它具有识别、摄取、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
D.癌细胞被杀伤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6、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功能不同由于发生了(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癌变
D.细胞变异
7、黄瓜的花有单性花与两性花之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F基因和M基因均是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而乙烯的含量影响着花芽的性别分化,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FFMM、ffMM、FFmm的个体表型分别是雌花、雌花、两性花
B.基因型为FfMm和Ffmm的亲本杂交后代中,雌花个体占全部植株的
C.对基因型为FFmm的黄瓜植株外源施加乙烯抑制剂,可出现雌花
D.雌花的形成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8、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体温恒定,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
B.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体液调节只有化学信号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广泛的原因是激素没有特异性
D.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运输需要内环境参与,神经调节过程则不需要
9、多糖、蛋白质、核酸是生物大分子,它们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其中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脱氧核糖
B.核糖核酸
C.核苷酸
D.核糖
10、植物的生长、发育受激素、光照、温度、重力等多种因素调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除了能促进细胞伸长还能促进细胞分裂
B.光敏色素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C.冬小麦的春化现象体现了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D.植物的根、茎中具有能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
1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2、许多农业谚语涉及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
A.“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粪肥中的能量流向植物,能够促进粮食增产
B.“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犁地松土有利于根部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稀三萝,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合理密植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光能利用率
D.“农家两大宝,猪粪、红花草(豆科植物)”:红花草根部的根瘤菌起到固氮肥田的效果
13、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参与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接受到特定抗原刺激后被激发而产生的,是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
D.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4、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A.稻田弃耕后发生的演替
B.不毛沙丘上的演替
C.火灾过后的草原演替
D.过量砍伐的森林恢复演替
15、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污染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16、关于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对体温和水平衡调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环境中,散热加快会使皮肤局部温度低于正常体温,从而刺激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
B.寒冷环境中,机体增加产热的方式有骨骼肌战栗、肝脏及其他组织细胞代谢增强
C.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
D.与温暖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产热量更多、散热量更少
17、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 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 HIV 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HIV 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 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艾滋病病发时,机体不产生相应抗体
D.艾滋病患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因均为免疫过弱导致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18、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
B.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形成竞争关系,不利于种群的发展
C.群落的垂直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和水平结构
D.一般情况下,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19、下列关于内分泌系统及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运输至胰腺后,引起胰液的分泌
B.摄入盐过多时,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C.寒冷环境中,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定向运输到甲状腺并促进其分泌活动
D.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以是卵巢
20、牵牛花的花色由4个基因A1、A2、A3、A4决定,其中A1A1为白花,A2A2为黄花,A3A3为红花,A4A4为紫花,A1A4、A2A4、A3A4都为紫花,A1A3为粉花,A2A3为黄色斑点的红花,A1A2为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A2、A3、A4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两株不同花色的牵牛花杂交后代最多出现4种表型
C.粉花植株自交F1中的相同花色的植株随机授粉,F2中红花占1/8
D.四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A1>A2>A3>A4
21、下图中甲物质表示ADP,其转变为乙物质时需要提供( )
①磷酸 ②酶 ③腺苷 ④能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大鼠育幼过程中,如果母鼠频繁遭受打扰,母性行为低,会导致子鼠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使子鼠的糖皮质激素分泌量高于正常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基因甲基化不改变其碱基序列
B.该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
C.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升高可能与负反馈调节有关
D.该基因甲基化会使子鼠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量升高
23、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鲤鱼
B.甲池塘中鲫鱼的种群数量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的物种丰富度高于乙池塘
C.在我国,常绿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比针叶林的大
D.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是定值
24、下列有性生殖过程中的现象,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互换
B.AaBb的个体产生AB、Ab、aB、ab的配子
C.Aa自交出现不同性状的子代
D.AB、Ab、aB、ab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5、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协调参与的结果,是多种信息分子参与的结果。下图是人体内部分信息分子的作用示意图,字母A-F表示信息分子,①②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曾经是我国缺碘地区的一种常见地方性疾病,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加碘盐的普遍使用已经极少见到这种患者。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方性甲状腺肿形成的可能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在描述机理或过程时,请说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下同)。
(2)图中①过程表示肾小管细胞在__________(C)的作用下,加强对__________;②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信息分子E是__________,由__________细胞分泌,研究发现,这些分泌细胞除了直接受到较高血糖浓度的刺激时会增加分泌外,还可在下丘脑感受较高血糖浓度刺激时,通过某些神经作用于这些分泌细胞促进其的分泌,此时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
26、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虫棉的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DNA上获取抗虫基因,需要用到的工具是_____,此工具主要是从_____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它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_____链断开。
(2)构建重组质粒时,常用Ti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Ti质粒上具有_____,它能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____上。
(3)E过程是利用_____技术完成,要确定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棉花抗虫特性,在个体水平上还需要做_____实验;若要检测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是否产生了相应素蛋白,在分子水平上可利用_____方法进行检测。
(4)在转基因绵羊培育过程中,可利用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到该种生物的_____中。
27、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色盲的孩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夫妇生出色盲患者的概率是________ ;
(2)生出的男孩中,患色盲病的占________ ;
(3)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8、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20世纪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请回答:
(1)固定化酶技术是指___________。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的是________,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利用的方法是下图中的[ ]________(填出号码及名称)。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载体是________。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______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
29、因为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红眼和白眼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灰身红眼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
| 合计 | 灰身红眼 | 黑身红眼 | 灰身白眼 | 黑身白眼 |
F1雌果蝇 | 156 | 120 | 36 | 0 | 0 |
F1雄果蝇 | 160 | 58 | 22 | 61 | 19 |
请回答:
(1)控制灰身和黑身性状的基因是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对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果蝇的长翅(D)对残翅(d)显性,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案来确定它的基因型。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若__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dd;
b.若后代均表现为长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c.若后代有的表现为长翅,有的表现为残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0、血清疗法是将治愈的患者的血清(抗血清)注射到对应血型以及相应疾病的患者身上达到治疗的目的。为研究猪圆环病毒病的血清疗效,某科研人员采集猪群中痊愈期猪的血清,给45日龄患病仔猪腹腔注射。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参试猪数 | 死亡数(死亡率) | 发病症状 |
正常对照组 | 30 | 0(0) | 无症状 |
病毒对照组 | 30 | 30(100%) | 明显 |
高剂量组 | 30 | 0(0) | 由明显转为无症状 |
中剂量组 | 30 | 5(16.7%) | 由明显转为轻度 |
低剂量组 | 30 | 20(66.7%) | 由明显转为中度 |
(1)血清疗法是利用治愈患者血清中的___来治疗相应疾病。
(2)该实验选取30只猪进行实验,目的是___,实验结果表明___。
(3)动物血清适宜在低温下保存,不能在高温下保存,原因是___,使用时只能注射,不能饲喂,原因是___。
(4)此实验结果对于人类治疗新冠肺炎的价值是___。
31、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突触间传递的情况,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图中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①两条接线的中点,且X=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点未受刺激时,膜外电位为________________电位;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其电位变化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引起的。
(2)己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若刺激b点,电流计①指针将______________(填偏转方向和次数);若刺激c点,电流计①指针将______________(填偏转方向和次数)。
(3)若利用电流计②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请注明刺激的位点、指针偏转情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可以从A传到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不能从B传到A。
32、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鼠源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治以及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_,制备过程需要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是由小鼠的___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__细胞融合形成,其在体外进行传代培养时,传至10~50代左右时,其增殖能力_____________(填“逐渐减弱”或“基本不变”)。
(2)为了获得有效的单克隆抗体,科学家又开展了单个B细胞抗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该技术是一种体外克隆和表达单个抗原特异性B细胞抗体基因技术,具有基因多样性好、效率高、需要的细胞量少等优势,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表达载体除含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外,还应含有________________序列。推测其中目的基因的作用是:使B细胞具有____________能力,从而可获得大量B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