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依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种群之间
B.这种信息主要属于化学信息
C.狼和兔之间并未发生信息交流
D.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B.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产生抗体的功能
C.胸腺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D.溶菌酶、肿瘤坏死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3、科研人员进行了切除蝌蚪甲状腺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 第一步:处理措施 | 第二步:饲料喂养 | 实验结果 |
甲 | 切除甲状腺 | 正常饲料 | 长成大蝌蚪,未发育成青蛙 |
乙 | ? | 含甲状腺粉末的饲料 | 生长发育成正常青蛙 |
丙 |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 正常饲料 | 生长发育成正常青蛙 |
A.乙组第一步的处理措施应该是切除甲状腺
B.切除甲状腺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C.设置丙组可排除手术外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实验不能说明甲状腺激素能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4、下图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增强免疫力
B.三个系统的功能实现都离不开信息分子
C.神经系统都是通过神经递质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D.三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形成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5、为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 生长素浓度/(10-6mol·L-1) | ||||
0 | 50 | 100 | 150 | 200 | |
主根长度(相对值) | 1.0 | 0.9 | 0.7 | 0.5 | 0.3 |
侧根数目/个 | 4 | 6 | 8 | 6 | 3 |
A.在实验范围内,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主根生长
B.生长素在浓度为200×10-6mol·L-1时,抑制侧根生长
C.主根和侧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应
D.生长素促进侧根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0×10-6mol·L-1
6、生态学家认为,一定时间内,当种群数量增加时,必定会出现临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变动调节恢复至平均密度以适应密度限制,即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密度制约效应。按照此理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密度制约效应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加
B.当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种群数量与个体平均重量的乘积可能是个定值
C.种间关系尤其是捕食关系会使种群数量在变动过程中趋向恢复至平均密度
D.地震、火灾、病虫害等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不会引发密度制约效应
7、如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水通道蛋白合成受阻,B的渗透压将会升高
B.正常人饮用1000ml清水半小时后,a过程增强,尿量增加
C.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C结合,促进a过程
D.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结构A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能防止B与原尿混合
8、科学家在黄河流域盐碱地开展“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鱼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中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浇灌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家禽,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莲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需要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B.“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C.该模式不但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可以增加土壤碳储量
D.该模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优点,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9、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是冬奥会的重要比赛项目,我国选手谷爱凌也在该项目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金牌,在滑雪过程中下列的哪种反应人体不会发生( )
A.交感神经兴奋,调节使得心跳和呼吸的频率加快
B.肝糖原水解产生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平衡
C.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肾上腺分泌
D.下丘脑既接受神经信号也接受激素信号
10、下列生命活动与蛋白质有关的是( )
①食物在小肠内彻底消化②氧气从外界达到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③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④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免疫力⑤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
11、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B.饮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渗透压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
C.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D.出汗后体温下降、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12、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B.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其散热比炎热环境中少,同时产热增加
C.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可通过调控皮肤血管的舒张度和汗腺的分泌来增加散热
13、肝脏是人体重要代谢器官,激素灭活、大多数血浆蛋白质的合成都是在肝脏进行的,肝脏也能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肝细胞损伤造成肝功能下降后,机体容易出现组织水肿
B.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的过程可能有磷酸的消耗
C.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来促进图中代谢过程
D.人体内多种激素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对应错误的是( )
A.赤霉素——促进α-淀粉酶的产生
B.生长素——大田除草剂
C.脱落酸——促进种子萌发
D.乙烯——促进香蕉成熟
15、猎豹是速度最快的陆地稀有动物,野生数量不足7000只。研究发现气候变暖会让猎豹将其捕猎时间从白天转移至黎明和黄昏时段,从而加剧它们与狮子等大多数在夜间活动的掠食者的潜在冲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善于奔跑是猎豹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特征之一
B.猎豹与狮子在不同时间狩猎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气候变暖后,猎豹和狮子的生态位重叠增大,种间竞争加剧
D.猎豹数量越少,种内竞争越弱,越有利于种群数量快速增长
16、为研究脱落酸(ABA)和光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科研人员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将野生型和突变体(光敏色素基因发生了突变)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不同浓度脱落酸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自变量为ABA浓度、水稻种类和光的有无
B.光照可以增强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C.野生型水稻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比光照条件下对ABA的处理更为敏感
D.光照条件下突变体种子比野生型种子对ABA处理更敏感
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日照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某些植物的开花,属于物理信息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18、2023年11月初,全国多地出现支原体肺炎感染高峰期,其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等。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大小为0.1~0.3微米(如图)。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原体细胞内含有大量元素C、Ca、N、Zn等
B.支原体具有生物膜,也有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C.支原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能治疗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
19、在应激反应中,机体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同时还通过交感神经调控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的分泌也会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早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必须接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
C.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的分泌
D.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共同作用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
20、下图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示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1发生了非条件反射,食物为非条件刺激
B.过程2狗未分泌唾液,说明铃声属于无关刺激
C.过程4狗仅听到铃声也分泌唾液,说明铃声已变为条件刺激
D.如果之后铃声反复单独出现而没有食物,铃声和食物之间则不再有联系
21、脲酶是科学家首次提取到的酶结晶,能催化尿素水解。研究人员测定pH对植物刀豆脲酶和海洋细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因变量是脲酶的相对活性
B.脲酶为尿素分子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加快尿素的水解速率
C.据图分析碱性条件下海洋细菌脲酶相对活性高于植物刀豆脲酶
D.探究海洋细菌脲酶的最适pH,可在pH8.2~9.0之间缩小梯度进行实验
22、下列有关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大约占体液的1/3
B.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液
C.机体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
D.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3、目前新冠疫情在我国呈多点散发态势。专家呼吁民众面对疫情要保持冷静,无需恐慌,其原因是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免疫能力下降,增加患病概率。结合图示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焦虑、紧张时产生的神经递质、激素等都属于信号分子,都需要与受体结合
B.焦虑、紧张会使得肾上腺释放的糖皮质激素减少,从而使得免疫力下降
C.据图可知机体可以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维持内环境稳态
D.由图可推测机体存在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分级调节机制
24、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泡菜制作主要与乳酸菌的发酵有关。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坛、蔬菜等均未进行严格灭菌,而在发酵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其他杂菌大量繁殖的现象,其原因是( )
A.坛、蔬菜等中缺乏其他杂菌繁殖所需的碳源
B.泡菜制作的温度条件不适合其他杂菌生长
C.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不利于其他杂菌的生长
D.加入的蔬菜中的乳酸菌数量远多于其他杂菌
25、已知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水稻幼苗第二叶的叶鞘生长,且外加浓度为1mg/L~100mg/L时,叶鞘生长量与外加赤霉素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现以水稻幼苗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通过建立标准曲线(直线形式),测定某一待测赤霉素溶液的浓度,请完成实验思路。
材料与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只有第一叶的水稻幼苗若干,水稻幼苗培养液、1g/L赤霉素溶液、待测赤霉素溶液、蒸馏水、烧杯、培养皿、直尺等。
(要求与说明:培养过程中条件适宜,溶液配制及指标测量的具体操作不做要求。)
(1)实验思路
①用蒸馏水和1g/L的赤霉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加入到不同烧杯,并标号;
③在上述不同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水稻幼苗培养液、5株水稻幼苗,放置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并保持培养液中赤霉素浓度基本稳定;
④培养适宜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统计数据后绘制标准曲线,再通过标准曲线确定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建一个坐标系,绘制预测标准曲线):______________。
(3)实验分析
若待测溶液组水稻第二叶的叶鞘长度大于标准曲线中叶鞘长度的最大值,应预估并_________,再重新实验。
26、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 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产生这些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的改变。
(4)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 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
(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 多样性。
27、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性状(红花、粉红花和白花)由色素体现,而色素的合成与多对等位基因有关。这些基因只有显性基因才能编码有活性的基因产物,其中有的基因编码色素合成酶,有的基因编码色素合成酶的抑制因子(称为抑制基因,编码的抑制因子可使相应色素合成酶的活性完全丧失)。编码色素合成酶的基因依次用符号 A/a、B/b……表示,抑制基因用符号 H/h 表示。已知色素合成代谢途径为直链状结构,不存在分支,且每步反应只由一种酶催化。现有三个纯合品系,甲为红色,乙为粉红色,丙为白色,将甲和乙、甲和丙分别进行杂交得 F1 ,F1 自交产生 F2,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表:(注:已知红色色素的颜色可以完全覆盖粉红色色素的颜色。)
序号 | 杂交组合 | F1 表现型 | F2 表现型 |
实验 1 | 甲×乙 | 全为粉红色 | 红色:粉红色=3:13 |
实验 2 | 甲×丙 | 全为红色 | 红色:粉红色:白色=9:3:4 |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该植物的花色受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定律。实验 2 中F2 出现 3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涉及的遗传机制中,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据实验可推出基因型甲为__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___、丙为_____________。
(4)将实验 1 的 F2 中红色个体与实验 2 的 F2 的红色个体随机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
28、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鲍文奎通过普通小麦(6n=42)和黑麦(2n=14)培育新的高产黑麦品系。
(1)普通小麦染色体组成可以用AABBDD表示,黑麦的染色体组成可以用EE表示,其中一个大写字母表示________,E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2)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子代为_________倍体,因其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法___________,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导致不育。
(3)用秋水仙素处理(2)中子代幼苗的尖端,可以诱导___________,从而获得高产黑麦品系。
(4)推测高产黑麦品系与普通小麦不是同一个物种,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9、如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
(1)当体内缺乏_____元素时,(填“铁”或“碘”或“镁”),将导致激素d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为_____。
(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_____(激素名称)和垂体分泌的_____(激素名称)就会减少,这是一种_____调节机制。
30、鱼糜类产品是以鱼糜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制成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结构合理、安全健康的海洋食品。科研人员为了提高鱼糜产品的保质期,会添加一定量的海藻糖。
(1)海藻糖是由葡萄糖形成的二糖,食物中的海藻糖需经过______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可用______鉴定其是否为还原糖。
(2)鱼糜中富含的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______方式聚合而成。加热可以改变鱼糜中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______结构,形成的纤维状大分子肽链相互缠绕。形成网格结构,将自由水封闭其中。经过这样的凝胶化过程,提高了鱼糜的口感。
(3)为了提高鱼糜产品的保质期,一般需要冷冻保存,但长时间冷冻会影响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导致口感变差。科研人员将添加了不同浓度海藻糖的鱼糜放在℃下冷冻,检测其凝胶强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不同氨基酸之间形成的二硫键含量有所上升,破坏原有的网格结构。推测海藻糖能维持鱼糜制品口感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1、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有三种。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 与M、m 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 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 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 无 F 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 个体为两性植株。
(1)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全为雄株,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得到的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
(2)有些情况下,环境影响会导致生物的表现型与某种基因型的表现型相似,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研究发现,基因型为 mm 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 mm 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该雌性植株是否为表型模拟,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_____,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若_____,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32、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偶然出现的XXY个体为雌性可育。黑腹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现有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实验①与实验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翅型性状与性别无关,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论上预期实验①的F2基因型共有_______种,其中雌性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__,雄性个体中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②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白眼雌蝇,请
Ⅰ.若该果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Ⅱ.若该果蝇是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变异所导致,则该果蝇产生的配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检验该蝇产生的原因可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与其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