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锡盟高考生物第二次质检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苗种并进行扩大培养

B.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

C.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D.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

2、血液中的CO2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与水结合生成碳酸后解离出H,H刺激位于延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进入血液可参与体液调节

B.CO2刺激呼吸运动加深加快的过程依赖完整的反射弧

C.H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器后,可使感受器神经元膜受刺激部分Na内流

D.若某人患病导致呼吸困难,则会引起体内乳酸增加和CO2含量减少

3、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

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

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D.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种物质

4、MICA和MICB是癌细胞表面的两种蛋白,它们可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但癌细胞可以主动使这两种蛋白脱落。现已研发一种抗体可以阻止MICA和MICB从癌细胞表面脱落,进而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及杀伤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识别癌细胞的MICA和MICB属于免疫监视功能

B.癌细胞可通过MICA和MICB脱落来逃避免疫攻击

C.免疫细胞表面都存在MICA和MICB的特异性受体

D.与传统放疗、化疗相比,该抗体药物的副作用更小

5、茶树菇味道鲜美,常生长在油茶树枯朽的树桩上。某林场尝试在树下套种茶树菇,并用桐树、柳树、杨树脱落的枝叶制作培养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茶树枯朽树桩中的能量不属于油茶树的同化量

B.生长在油茶树树桩上的茶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套种措施可以提高树木和茶树菇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

D.该林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6、栖居在我国西双版纳的一群亚洲象有过一段北迁的历程,亚洲象沿途穿越了森林及农田等一系列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象踩踏农田、采食玉米,会破坏农田群落的水平结构

B.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C.亚洲象取食草本植物对其自身有利,对草本植物种群发展不利

D.亚洲象从草本植物中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粪便流向分解者

7、研究发现一类称作“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伴侣”在多肽的折叠、组装等过程中提供物质

B.“分子伴侣”的空间结构的改变是可逆的

C.低温处理后,“分子伴侣”的功能一定会丧失

D.“分子伴侣”的合成途径和血浆蛋白相同

8、体温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脑干、下丘脑

D.下丘脑、脑干

9、2019年中国是世界环境日主办国。2019年的世界环境日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我们作为行动者,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B.将农作物秸秆用于培养食用菌

C.引进外来物种增加山区生物多样性

D.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使垃圾资源化

10、如图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泌细胞分泌物靶细胞

A.靶细胞不可能是分泌细胞

B.内分泌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

C.分泌物在靶细胞中起催化作用

D.分泌物组成靶细胞的结构

11、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特异性免疫研究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提取分离出对X细菌免疫过的小鼠甲和未对X细菌免疫的小鼠乙体内的T细胞和血清,分别注入四组未接触X细菌的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分别注入等量的X细菌,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是(       

A.Ⅲ组、Ⅳ组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由Ⅰ、Ⅱ两组实验结果说明X细菌生活在小鼠的内环境中

C.Ⅱ组与Ⅳ组相比,可知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

D.由该实验结果可得出小鼠对X细菌的免疫为细胞免疫

12、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b)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此家族中,Ⅱ2与Ⅲ1的基因型都是XBXb,Ⅳ1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

B.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

C.一正常男子与一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8

D.不考虑突变等情况,若Ⅳ3患血友病的概率为0,则Ⅲ3不能携带致病基因

13、在某农田中,第一次捕获田鼠52只,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田鼠35只,其中无标记的21只。估算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是(       

A.31只

B.14只

C.130只

D.87只

14、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细胞3、细胞4、细胞5

C.HIV入侵人体后,主要侵染人体的细胞2

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15、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和辅助性T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细胞外液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bc段HIV浓度下降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cd段的初期不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

D.ef段辅助性T细胞数量上升是记忆T细胞快速分裂分化的结果

16、如图表示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示细胞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

B.RNA与DNA的不同点之一是DNA是双链有氢键,RNA是单链都不含氢键

C.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均在DNA分子上

D.过程②③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17、桂海潮是我国首个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这意味着我国的航天器、航天服的保障功能更加完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能在各种条件下维持航天员内环境稳态

B.通过调控航天服内的温度,可以维持航天员的体温恒定不变

C.通过航天服的调控,航天员体内的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其机体就处于稳态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18、成都市每年都会举行花展,为使植物在特定时间开花,园艺工作者需对植株进行处理。下列措施可能对开花时间没有影响的是(  )

A.控制播种时间

B.控制温度和光照条件

C.优化种植密度

D.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19、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要内环境保持相对的稳定,机体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C.Na+和Cl-在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尿素、尿酸、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抗体都属于内环境的正常成分

20、我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

B.“螟蛉有子,螺赢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寄生的关系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体现群落演替的过程

D.“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1、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能够非特异性地识别靶细胞,并通过其内溶细胞颗粒释放的颗粒酶和穿孔素等溶细胞蛋白迅速杀死靶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杀伤(NK)细胞识别并杀死靶细胞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自然杀伤(NK)细胞可以抗肿瘤、抗病毒感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C.颗粒酶和穿孔素等溶细胞蛋白跟抗体一样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

22、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和鲍森詹森的实验中都有单侧光照射

B.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C.达尔文的实验说明感光部位和弯曲生长部位都在胚芽鞘尖端

D.温特的实验证明了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

23、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体温恒定,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

B.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体液调节只有化学信号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广泛的原因是激素没有特异性

D.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运输需要内环境参与,神经调节过程则不需要

24、打篮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交感神经占据优势,出现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等现象

B.躲避敌方进攻时,大脑皮层可接受躯体运动神经传来的兴奋

C.大脑皮层可对脊髓、小脑进行调控,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运动员传球时,脑部经和脊神经部参与支配机体内脏器官

二、非选择题(共8题,共 40分)

25、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d表示液体,分别表示的结构是:b   ;c   ;d  

(2)请用箭头表示出组织液、血浆、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3)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  

 

26、细胞正常增殖可维持个体稳态,异常分裂可能引发个体患病,一旦癌变并逃过免疫监视,稳态会被打破,甚至危及生命。医疗人员一直致力于抗癌药物的研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部分时期示意图,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据图推测,最终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图甲中①②③细胞所处时期依次位于图乙曲线中的____________段。

(2)一对基因型为XaXa(色盲女性)与XAY的夫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男孩。形成该个体的异常配子可能来源于下图中的________

(3)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脂溶性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假设对照组癌细胞增殖率为100%,给药组癌细胞增殖率(%)=[(给药组各时段癌细胞数-给药组开始癌细胞数)/(对照组各时段癌细胞数-对照组开始癌细胞数)]×100%,下表是通过对照实验研究得到的数据:

培养时间/h

24

48

72

对照组

100

100

100

给药组

(µg/mL)

0.5

78

62

48

1.0

68

26

21

1.5

48

12

5

分析数据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27、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①、②、③、④是构成人体体液的不同成分,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它是由图中________(填序号)构成的。

(2)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除了①与③外,还有________(填序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序号)。

(3)②中的酸碱度能维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这与________有关。

(4)营养不良的病人,因②中________降低,导致水分滞留在________(填序号)中,形成组织水肿现象。

28、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种常用调查法,某研究机构采用此方法对我国北方草原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获布氏田鼠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捕获个体数/只

标记个体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64

64

28

36

重捕

72

8

36

36

 

(1)假定重捕个体中被标记比例与种群个体总数中被标记比例相等,且初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为M,再次捕获的个体数为n,重捕的标记个体数为m,则该区域布氏田鼠种群的个体总数(N)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表中数据计算该区域中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只/hm2。事实上,布氏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被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区域中布氏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

(4)在进行上述调查的同时,该机构研究人员还对该区域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该区域中只有这-种鼠),平均每l00m2有3.6个洞□,则布氏田鼠数与洞口数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_

 

29、通过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在酿制葡萄酒时,发酵液中并不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有___________(写出3种)。

3)发酵完成后,常常进行发酵产物的检测或有害物质的检测。检测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酒精的试剂是___________。测定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___________

30、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神经系统对特异性免疫的调控通路

脾脏是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启动特异性免疫的关键器官,受到交感神经支配。研究人员通过手术去除小鼠的脾神经后,给小鼠注射病原体,发现对照组小鼠产生了大量针对该病原体的浆细胞,而实验组小鼠体内的相应浆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研究表明,B 细胞能接受乙酰胆碱的刺激,但脾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而脾脏内的一类辅助性 T 细胞则可以接受抗原刺激,并在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下分泌乙酰胆碱。利用特殊的荧光追踪剂对神经信号进行逆行追踪,发现脾神经与下丘脑的两个区域——室旁核(PVN)、中央杏仁核(CeA)有连接。

PVN 和 CeA 与机体的应激状态有关,两个区域中都有一类能够分泌 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神经元。应激状态是由病原体感染、创伤等生理性压力或社交冲突等社会性压力引发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生理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皮质醇分泌增加和心率加快等, 心理反应包括紧张、焦虑等。在传统神经内分泌学观点中,CRH 神经元在应激状态下产生兴奋, 使肾上腺释放皮质醇的量增加,抑制免疫系统活动,这不能解释研究人员发现的免疫增强现象。研究人员推测 CRH 神经元可以直接通过脾神经支配脾脏,促进浆细胞的形成,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通过如图所示高台站立装置,可以控制小鼠站立时间,使其处于不同程度的应激状态。研究人员在接种灭活抗原后的两周内,每天重复两次让小鼠产生轻度应激,发现小鼠 PVN 和 CeA 的 CRH 神经元同时激活,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比对照组增加约 70%。而如果应激过于强烈,会导致 PVN 区的 CRH 神经元被激活,CeA 区的 CRH 神经元受到抑制,使机体持续产生高水平的皮质醇,对免疫应答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超过了通过脾神经实现的免疫增强作用。

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条中枢神经系统对特异性免疫应答进行调控的通路,该通路的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它的发现为神经免疫学研究拓展出了新的方向,也使我们增进了对情绪与免疫之间关系的理解。

(1)脾脏是免疫器官中免疫细胞____的场所,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借助于____与其他免疫器官相互联系。

(2)从文中可知,B 细胞激活的过程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请据此补充完成下图中 B 细胞激活的流程。

____________

(3)本文中研究人员推测 PVN、CeA 的 CRH 神经元通过脾神经调控特异性免疫。欲为此推测提供证据,合理的实验组处理方案包括____,并检测脾神经的电信号和相应浆细胞水平。

A.注射灭活抗原并电刺激 PVN、CeA 的 CRH 神经元

B.注射病原体并去除 PVN、CeA 的 CRH 神经元

C.注射灭活抗原并化学抑制 PVN、CeA 的 CRH 神经元

D.注射病原体并化学激活 PVN、CeA 的 CRH 神经元

(4)本文拓展了高中教材中关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调节的内容,请从病原体感染后三者相互调节以维持机体稳态与平衡的角度加以概括说明____

31、苦荞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在降血糖、降血脂等方面功效显著。查尔酮合成酶(CHS)是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下图为将CHS基因导入苦荞,培育高产黄酮苦荞品系示意图。

(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

(2)过程①中切开质粒的酶是______。它能在质粒特定的部位切割的原因是______

(3)过程②、③分别是_________。苦荞细胞能培养成植株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4)为培育转基因苦荞植物,还可将该植物幼叶消毒后,用________酶混合液处理,获得了原生质体。酶混合液中含有适宜浓度的甘露醇,其作用是_________

32、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中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可以 从____________中分离获取。

(2) 过程I将胚胎干细胞置于y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 血清、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______,加入抗生素是为了______。该过程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3) 过程II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襄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 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 ______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____________

(4) 过程III是培育转基因小鼠,将获得的目的基因导人胚胎干细胞之前需构建基因表达 载体,目的是______。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5) 过程IV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人类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去除小鼠的胸腺,使其存在免疫缺陷,其目的是______,该过 程 研 究 的 意义在于解决____________问题。

(6) 该研究中,包含的生物技术有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