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南昌高考地理第三次质检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德克塔火洞是由美洲原住民发明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热量集中、极具隐蔽性的火灶,德克塔火洞由燃烧室和进气道两部分构成,进气道呈倾斜状,底部与燃烧室连接,洞口朝向来风的方向。下图示意德克塔火洞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德克塔火洞燃烧效率高的原因是(     

A.燃料的易燃性较好

B.洞口来风带来氧气

C.铁架热传导效率高

D.洞内燃烧空间充足

【2】德克塔火洞燃烧室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洞内的气流运动方向为(     

①白天由甲到乙②白天由乙到甲③夜晚由甲到乙④夜晚由乙到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洋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②两洋流均为中低纬度的洋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会加剧海洋污染

B.洋流会阻碍海洋交通

C.暖流会使沿岸地区的气候变得温和、湿润

D.著名的大渔场都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域

3、下图为某次台风的卫星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得主要是运用了(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通过对这次台风前后的多幅卫星云图分析可以获得台风的(     

①中心位置②强度变化③降水范围④移动方向⑤登陆地区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川西高山灌丛草甸土壤氮、磷含量大体呈现出高海拔高于低海拔的特点。土壤中的氮主要由植被对空气中的氮进行固定,随后在土壤中分解累积而来。在川西高寒山地,阳坡的氮含量高于阴坡;土壤中磷的分布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磷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生态系统从一开始就有固定的磷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阴坡相比,川西高寒山地阳坡土壤氮含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高

B.降水较少

C.风速较大

D.坡度较小

【2】下列关于川西高寒山地土壤磷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海拔升高,土壤中磷含量降低

B.低海拔地区植被对土壤中磷的消耗小

C.高海拔地区土壤中磷的损失较小

D.土壤水分增加,土壤中磷含量增加

5、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乡之间气温的差异。下图为秋季某市城区和郊区气象站平均气温日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时间点中,热岛强度最大的是(     

A.6:00

B.9:00

C.15:00

D.20:00

【2】关于16-17点城郊气温差异及其原因匹配正确的是(     

A.城区气温较高地面反射强

B.郊区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弱

C.城区气温较低大气削弱作用强

D.郊区气温较高大气保温作用弱

6、土壤密度是土壤紧实度的指标,在同一气候条件下土壤密度除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外,还受植被、耕作、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小区域内不同植被下土壤密度随深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地表层土壤密度影响较小的因素主要是(     

A.成土母质

B.植被类型

C.耕作条件

D.有机质含量

【2】农田土壤密度大于自然植被土壤密度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多次翻耕

B.大量使用化肥

C.枯枝落叶较多

D.植物根系发达

7、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下图示意“南半球四地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图中,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8、“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图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人口地理分界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高海拔地区人口多

B.东部沿海人口多

C.高纬度地区人口多

D.西部内陆人口多

【2】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矿产

C.政策和交通

D.家庭和婚姻

9、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了数次大冰期(指地质时期中的寒冷期,通常表现为全球平均气温偏低,冰川覆盖面积巨大)。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四纪相比,“爬行动物的时代”全球气候的总体特点是(     

A.暖干

B.冷干

C.冷湿

D.暖湿

【2】新生代第四纪发生的重大地理事件是(     

A.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B.冰川范围扩大

C.海平面上升较快

D.许多生物向高纬度迁移

10、近年来,特别是自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启动以来,古生物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在藏北伦坡拉、尼玛等盆地丁青组地层中发现距今约2600万年的似浮萍鱼类和昆虫等物种的化石超过50种。图为长梗似浮萍叶及伴生动物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层化石最可能形成于(     

A.古近纪——新近纪

B.侏罗纪——白垩纪

C.二叠纪——三叠纪

D.前寒武纪

【2】由材料可知,距今约2600万年的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寒冷湿润

C.温暖湿润

D.寒冷干燥

11、巨型鱼龙化石(下图)在英国被发现,整体长达十几米,骨头就有1吨重。鱼龙生活在距今2亿多年,从外形看与海豚十分相近,可以同时在陆地和海洋生活,属于陆栖爬行动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巨型鱼龙属于(     

A.原始鱼类

B.无脊椎动物

C.哺乳动物

D.有脊椎动物

【2】鱼龙主要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

D.新生代

12、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11月08日12时52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海域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k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人认为此次地震震源可能位于地幔,其推测依据是(     

A.洋壳厚度比陆壳薄

B.此次地震级别较高

C.该国地震频次较高

D.低纬地区地壳较薄

【2】地质学家能测算出地壳的厚度,其主要依据是(     

A.地震波性质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B.地震波传播介质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C.地震波性质不同,传播范围不同

D.地震波传播介质不同,传播范围不同

13、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海平面水平气压(单位:hPa)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丙处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长江下游地区

C.西北地区

D.云贵高原地区

【2】图中标注有三种山地地貌,按照其形成顺序依次是(     

A.峰丛→孤峰→峰林

B.峰丛→峰林→孤峰

C.孤峰→峰丛→峰林

D.峰林→孤峰→峰丛

【3】该地貌类型的地下景观主要有(     

①溶沟②洼地③石钟乳④石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受太阳冕洞高速太阳风和太阳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共同影响,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日17时至12月2日8时,地球出现不同程度的地磁爆,受其影响,我国漠河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和漠河地区极光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属于(     

A.星云

B.行星

C.卫星

D.恒星

【2】造成漠河地区极光现象的太阳活动发生在(     

A.A层

B.B层

C.C层

D.D层

【3】受本次太阳活动影响,漠河地区还可能出现(     

A.山洪暴发

B.通信中断

C.气温骤降

D.沙尘肆虐

16、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2】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K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3】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A.A

B.B

C.C

D.D

17、下图为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生态功能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低山丘陵区

B.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C.都位于省区交界处

D.三级地势阶梯上均有分布

【2】图中序号代表的生态功能区所属的省级行政区是(     

A.①地位于青、藏之间

B.②地跨陕、甘、宁、晋地区

C.③地主体位于川、渝地区

D.④地跨粤、桂、黔地区

【3】国家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共同目的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D.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18、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2020年,大陆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9%,相较于2010年“六人普”时的49.7%,上升了14.2个百分点。人口迁移流动是城镇化率从2010年“六人普”到2020年“七人普”相继冲上50%和60%大关的主推进力,广东省也由此继续成为人口数量第一大的省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面积约为云南的一半,人口合理容量确远远大于云南,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地区开放程度高

C.矿产资源丰富

D.生活消费水平高

【2】现今,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广东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改革开放政策

C.生态环境好

D.医疗教育条件好

【3】近年来,广东人口一直以净迁入为主,给广东带来的影响是(     

①加大了教育、医疗、交通等压力②缓解了人地矛盾,减轻环境压力③减缓了老龄化的速度④导致劳动力和人才流失,不利于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酒店、主题公园等。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利用了海洋(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空间资源

20、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国信1号"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下表为“国信1号"相关资料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信1号”:移动的海洋牧场

●全球第一艘深海封闭养殖工船,将养殖区域由近岸推向深远海。

●养殖对象:以大黄鱼为主。

●船载舱养:有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年产优质鱼类3700吨。

●移动养殖:根据不同季节随大黄鱼适合生长的水温和环境,在黄海、东海开展游弋式作业。

●智能集控:通过多次换水及模拟海洋洋流,实现养殖舱内水、氧、光、饲、鱼的智能控制与实时监测;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可缩短1/4以上。

【1】深海养殖利用的主要是(     

A.海洋矿产资源

B.海洋空间资源

C.海洋化学资源

D.海洋动力资源

【2】“国信1号”海洋牧场的建设可以(     

①体现海洋主权②增加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③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④减少海洋国土争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北京市2023年连续两天的天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     

A.①为太阳辐射

B.②为大气吸收

C.③为大气逆辐射

D.④为地面辐射

【2】右图中25日比24日温差小,是因为左图中的(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22、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谷口向西敞开。这里的牧民们一年中要搬四次家,冬季搬迁到避风山谷或河谷居住,俗称“冬窝子”。下图示意伊犁河谷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伊犁河谷冬季多逆温现象的原因是()

A.河谷向西开口,冷空气深入聚集

B.冬季多晴天,谷底散热快

C.冬季高山冷空气下沉,聚集谷底

D.冬季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

【2】牧民们1月越冬的“冬窝子”最理想的位置是()

A.海拔1000m附近的谷地南坡

B.海拔1000m附近的谷地北坡

C.海拔500m附近的谷地南坡

D.海拔500m附近的谷地北坡

23、2020228日下午,在快手APP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海南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拉开帷幕。五个产区“政府代表+网红”连线直播,带观众走进田头看好货。乐东县副县长林振康带着快手主播走到瓜棚里,说瓜、挑瓜、切瓜,非常熟练。东方市副市长黄永红在镜头前卖力推介,说起东方芒果的优点滔滔不绝,不输专业主播。乐东蜜瓜、昌江圣女果、东方芒果、三亚芒果、万宁菠萝先后登场,吸引了一大波粉丝关注,纷纷发弹幕点赞。

【1】海南众多优质水果的生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据此推断海南省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植被的生长离不来土壤,下列对海南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土壤有机质累积少

B.土壤有机质累积大

C.土壤的黏粒比重低

D.土壤的形成速度慢

24、二叠纪末期盘古超级大陆形成,世界范围内陆续形成了一系列山系,海洋水汽难以深入内陆。此期间大规模的火山喷发造成大气中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快速增加,地球上95%的生物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原因有(     

①构造运动②恐龙出现③岩浆活动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二叠纪末期,地球陆地的气候变得更为(     

A.冷干

B.暖干

C.冷湿

D.暖湿

【3】科学家推断一个物种灭绝,主要是依据(     

A.古生物化石

B.矿产分布

C.地层顺序

D.岩石类型

二、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25、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2)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____________,B层出现____________,其中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

(3)太阳大气层中用肉眼看得到的是______层(填字母)

(4)光球表面常出现一些黑斑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___________

26、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八大行星中共同的运动特征是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

(2)八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远日行星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代码)

(3)离3号行星近的天体是________

(4)图中小行星带处于________________之间。(填行星名称)

27、读“人口增长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计算方法是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增长“低-低-低”模式阶段的是____ (填字母)。

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____ (填字母)。

(4)目前世界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大多处于图中____(填字母)阶段。

(5)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____,属于____型人口增长模式。

(6)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____(填字母)阶段,为此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延缓____现象。

28、沿海地区的气候往往受到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据图表可以推断,新瀉的气候类型属于 气候,旧金山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2)新瀉与旧金山纬度相近,但夏季气温和降水明显不同,其主要原因是新渴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   风和流经的   影响,气温偏高,降水较多;而旧金山夏季受   带控制,加之受流经的   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偏少。

(3)比较两个城市冬季气温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9、______________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30、读“地球三圈环流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2)甲风即是图左侧的________(1、2、3、4、5、6)。

31、下图为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城市下列分区与相应字母配对,以示合理的区址选择。商业区______;工业区______;居住区_________;绿地_________

(2)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________区。

 

32、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地貌及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是 _____ ,其地貌类型是_____  

(2)乙地河口附近往往形成_____ 地貌。

(3)形成该区域地质构造的地质作用是 _____,其能量来源是_____

三、综合题(共5题,共 25分)

33、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坡。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述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用心实践是提升高中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年周末北京四中师生前往北京房山上方山—云水洞地质公园进行野外实践活动,这里地上有“似峰丛”地貌、地下有洞穴笋柱地貌,共同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下图是几位同学在上方山一云水洞考察时拍摄的不同地貌景观。

(1)“骆驼峰”地貌景观是上方山一景,由山峰自然形成,宛若一匹巨驼,四蹄没于苍林翠壑,双驼摩云,仿佛神物,观看驼峰每每令人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下列“桥”与“骆驼峰”景观同属喀斯特地貌的有________

(2)“老汉看瓜”地貌景观是云水洞中一景。洞内遍布石钟乳、石笋、石幔、石柱等奇景120多处,千姿百态,引人入胜。“老汉看瓜”地貌景观类似于洞穴中的石笋地貌,请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骆驼峰”地貌景观、“老汉看瓜”地貌景观是学者们借助形态来进行命名的,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材料二: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北京周边喀斯特溶洞非常多。除了上方山云水洞外,还有石花洞、银狐洞、京东大溶洞、仙栖洞等。其中,石花洞有8层溶洞,上下高差130多米,是北京地区层数最多的溶洞。为了更好的认识溶洞形成的过程。该同学查阅资料了解石花洞与地层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4)形成石花洞的岩石为________,其形成于________纪,该地质时期被誉为________   

A.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B.爬行动物时代   C.被子植物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5)石花洞有8层溶洞,依据所学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推测石花洞8层溶洞形成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

材料三: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周口店,被誉为“北京人”之家。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周末某同学与家长一同参观了周口店北京人考古遗址公园和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下左图为周口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该同学在参观中拍摄的猿人洞复原场景照片(下)和猿人洞介绍牌照片(上)。

(6)该同学对于猿人洞特别感兴趣,猿人洞穴对猿人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   

A.风力堆积       B.海浪侵蚀       C.冰川堆积       D.流水溶蚀

(7)周口河对猿人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在周口店猿人遗址公园周边该同学还可以探寻________   

A.海岸地貌       B. 冰川地貌       C.河流地貌       D.风沙地貌

(8)依据地球演化历史推测,该同学在参观猿人洞遗址公园和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过程中见到大量生物雕塑和化石,最有可能是________(生物)塑像和化石。   

A.蕨类植物

B.哺乳动物

C.三叶虫

D.蓝细菌

35、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做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请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中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该地貌是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

(2)乙同学考察回来说道,“这次我站在温度高达65℃的地面拍摄了这张照片,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图(填数字),这种地貌地貌是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景观形态上,迎风坡地带比较____(陡、缓),该地植被具有____特点。

(3)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丙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____图(填数字),该地较景现处的主要岩石类型是____。该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均有表现,在地表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常形成____等景观,往往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4)丁同学是在海南三亚进行研学旅行,研学期间该地多吹____(海风或陆风)。擎天一柱是____作用形成的。

(5)材料一中,植被从A到C再到D发生变化,该变化的产生主要是受____自然要素的影响。

36、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读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线表示____,②线表示____。在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____

(2)按照人口增长模式,左图中Ⅰ阶段是____型。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____阶段,此阶段表现出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是____,Ⅲ阶段主要出现在____国家(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是____

(3)右图中可看出,人口分布在地区上的特点是____

(4)____洲人口最多。1950年到2005年期间____洲和____洲的人口增长快。原因是政治上的独立,________,人口死亡率下降。

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日左右。图中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自转角速度的关系是____

(2)A点的时刻为____,D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

(3)A、B、C、D四点中,位于昼夜分界线的是____。一年中昼长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

(4)A、B、C、D四点中,此时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