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题:
【1】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养老设施
C.气候条件
D.婚姻家庭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第三产业发展
C.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
D.资源消耗降低
2、读我国渤海、黄海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海域最不易结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⑤海域风浪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下图为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城市建设前相比,城市建设后( )
A.下渗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地下水水位上升
D.地表径流量增加
【2】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B.排水系统日趋完善
C.地表硬化面积增大
D.城市绿化面积扩大
4、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2】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波浪侵蚀
5、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下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右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分别是( )
A.升高,④增强
B.升高,③增强
C.降低,①增强
D.降低,②增强
【2】鸟粪影响北极地区气温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
A.昼夜温差变大
B.海冰加速融化
C.海水蒸发变弱
D.风力减弱
6、下图示意某化石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化石动物最可能存活于(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该化石最可能发现于( )
A.岩石圈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7、读东亚地形剖面图,下图表示输往②所在国M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关联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甲—铁矿石输往路线
B.乙—石油输往路线
C.丙—林产品输往路线
D.丁—畜产品输往路线
8、读我国某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
导致图中①②差值明显大于③④差值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植被
C.光热
D.土壤
9、2001年7月18日、19日黎明,东方天空上演了一幕“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依次由高到低排列.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了眼福.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象。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10、太阳对地球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也不断地探索着太阳。左图是太阳大气层局部结构示意图,右图为2023年4月21日~24日地球地磁活动水平(Kp指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能间接为我们提供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②大气运动、水循环、生命活动、地壳运动也离不开太阳能
③太阳辐射直接为我们提供了清洁的光、热资源
④太阳辐射是产生美丽极光的主要原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图3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气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
A.甲层是光球层,Q代表耀斑
B.乙层是色球层,N代表耀斑
C.乙层是色球层,M代表黑子
D.丙层是日冕层,P代表日珥
【3】此次特大地磁暴发生时( )
①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②全球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③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④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1年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人竹万竿斜。
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人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无线电短波通信带来影响
②太阳风变得强劲,使全球可见极光
③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
④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提供能量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3】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12、大气的组成物质及表现是( )
A.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CO2只吸收太阳辐射
C.水汽和固体尘埃可成云致雨
D.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作用
13、2023年11月1日上午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本次考察最突出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下图为上海至罗斯海新站模拟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至罗斯海新站沿线海域表层水温变化(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2】一般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盐度呈负相关,下列地区吃水最浅的是( )
A.上海沿海
B.澳大利亚东北海域
C.新西兰沿海
D.罗斯海新站沿海
14、图为伦敦市某月近地面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伦敦市区内外近地面最大温差及主要风向为( )
A.大于2°C,由市区吹向郊区
B.大于2°C,由郊区吹向市区
C.小于2°C,由市区吹向郊区
D.小于2°C,由郊区吹向市区
【2】甲地气温较周边低,甲可能是( )
A.绿地公园
B.人工河道
C.交通枢纽
D.工业中心
【3】缓解图示现象的合理措施是( )
A.降低城市中心的建筑高度
B.在郊区大幅增加水体面积
C.在城市中心布局工业企业
D.在城郊之间建设通风廊道
15、2022年5月6日,科考人员完成了珠峰地区大气垂直探空实验,探空气球最高飞升至距离珠峰大本营地面39.1km处。下左图为科考人员释放探空气球,下右图为四条气温垂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能正确反映当日该地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
A.气球不断膨胀变大
B.测定的气压越来越大
C.测定的紫外线变弱
D.测定的水汽含量增多
16、通常地温变化的幅度以地表为最大,随着深度加大而减小,至某一深度,其值等于零,这个深度称为地温年变化深度。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可分为两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称活动层;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称永冻层。如图为某地多年冻土区地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图中a、b、c、d曲线表示该地四季的地温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冻土的活动层厚度为h2
B.该地冻土永冻层的厚度为h4
C.P点以下地温主要受地热影响
D.若植被覆盖率提高,h1增大
17、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与大气向下的长波逆辐射之差)表示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其值越大,地面损失的热量越多。通常情况下,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地面有效辐射为正值。下图为一科研小组利用设备记录的某地夏、冬季节某日晴天两种不同下垫面的地面有效辐射日变化情况图,a、b代表沙漠或绿洲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1表示冬季,a线代表绿洲
B.图2表示冬季,a线代表绿洲
C.图1表示夏季,b线代表绿洲
D.图2表示夏季,b线代表绿洲
【2】图1中该日8时( )
A.沙漠区大气热量收支平衡
B.沙漠区大气对流运动最旺盛
C.绿洲区大气热量收支平衡
D.绿洲区大气对流运动最旺盛
18、地球上各种水体在四大圈层中连续转化,形成自然界水循环。下图是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体由液态向气态转化的环节是( )
A.①⑦
B.②⑧
C.③④
D.⑤⑥
【2】⑦、⑧环节直接联系的圈层是( )
A.水圈,岩石圈
B.岩石圈,生物圈
C.生物圈,大气圈
D.大气圈,水圈
19、2023年11月28日,沪渝高速公路荆州、潜江段出现大雾天气(如下图),能见度不足50米,近乎“寸步难行”。高速公路大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引起的浓雾。完成下面小题。
【1】深秋季节,利于大雾发生的条件是高速公路地区( )
A.车流量大,排放的废热多
B.降水量多,空气中水汽足
C.比热容小,夜晚降温较快
D.尘埃较多,水汽凝结核多
【2】发生大雾时,高速公路地区( )
A.太阳辐射增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逆辐射减弱
D.昼夜温差缩小
【3】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大雾最浓厚的时段为( )
A.日出前后
B.正午前后
C.午后两点
D.日落前后
20、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地域差异明显。据图判断下列四地中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1、下图所示区域风向随季节发生变化,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斜线区域为季节性渔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渔场的原因主要得益于( )
A.寒暖流交汇
B.水温高,浮游生物丰富
C.底层海水上泛
D.靠近陆地,营养物质丰富
【2】该渔场最适宜捕捞的时间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22、2022年11月17日,世界杯开赛前夕,首对中国赴卡塔尔大熊猫“京京”与“四海”正式与当地民众见面。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下图为地质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熊猫在地球上出现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宙
【2】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 )
A.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B.爬行动物大量发展
C.是重要的成铁时期
D.蕨类植物极度兴盛
23、读“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2】图示区域沼泽土广布与水循环环节相关的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4、位于山东半岛的成山头自古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成山头有很多典型的地质自然遗迹,下图所示的地貌形态属于( )
A.流水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风成地貌
D.海岸地貌
25、下图是冷暖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实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分析回答。
⑴ A、B、C三地中温度较高的是 地,较低的是 。
⑵ 高空中①、②、③点气压较高的是 ,较低的是 。
⑶ 从图示可知,近地面空气的 ,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_____________气压产生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⑷如下图,在城市与郊区之间也存在这样的空气环流,原因为 。
⑸如上图所表示的城市和郊区位于南半球,则甲地的风向为(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⑹ 若在郊区甲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有大量大气污染物排出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26、读极地为中心的地球光照图,阴影(斜线)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以 极为中心的日照图,北半球节气是 。
(2)图中弧线BE表示 (晨或昏)线,图示日期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
(3)A、B、C、D四处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昼长最长的是 。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27、读图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面写出图中八大行星名称:(距太阳位置由近到远顺序)
。
(2)著名的小行星带位于 和 之间。(填名称)
(3)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 。
(4)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
(5)类地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是 。
(6)请补充填写以下天体系统的四个层次。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31日16时29分,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7.7°N,102.08°E)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9km。
材料二 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
(1)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材料二乙图中A为______波,B为______波,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此界面为________,西昌地震发生时,最先到达地表的是________(A或B)波。
(2)甲图所示区域主要位于______板块,沿A、B、C、D方向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是_______,推断西昌市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29、读下面“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此时,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还是远日点附近?______。
(2)地球公转至A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乙中的______(填写数码)处,正午太阳直射______(纬度)。此时,地球上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全年白昼达到最长地区的范围是______。
(3)地球由B向C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向______;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是缩小还是扩大?______。
(4)地球在C位置时,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5)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点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6)地球由C向D运动时,北半球所有地区昼渐______(长或短),夜渐______(长或短)。
(7)当太阳直射点由图中③处移向④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______(变快、变慢)。
(8)一年中西安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乙中的______(填写数码)处。
30、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高或低),近地面A比B的气压____(高或低)。
(2)近地面A、B两地受热的是____地,空气做____(上升或下沉)运动,A的天气是____。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风(海或陆)。
31、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
(2)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___________。
(3)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2、读水循环的分类(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分)图填空。
水循环的类型 | 主要环节 | 意义 |
海陆间循环 | ①蒸发,②____,③ ____,④____径流,⑤____,⑥____径流, | 通过这种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
陆地内循环 | ⑧____,⑨蒸发,和③环节。 | 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
海上内循环 | ①蒸发,⑦降水 | 循环水量最大 |
33、下图为地球日照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空白部分为昼半球,虚线分别表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北半球节气为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2)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甲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
(3)此时,乙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时。
34、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如图为美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的皑皑雪峰,由于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推断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其气候特征为______。
(2)城市D属于______地貌,每年夏秋季节易受到______带来的狂风、暴雨。
(3)根据文图材料一、二,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两侧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岩。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角度,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成因。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枣庄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22年,利用暑假对该建筑进行研究。下图为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大量资料和进行实地研究后,绘制的香格里拉房屋模型图。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研究小组的同学们解决下列问题。
(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
(2)分析与内室相比,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
(3)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在图中线段处标注箭头来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并阐述内室增温的过程。
(4)为了增强该房屋的保温效果,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在暖棚的底部铺设一层厚厚的鹅卵石,请说明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36、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貌名称:⑥____。
(2)图中AB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____。
(3)估算甲村和乙村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4)若①处为一个小湖泊,则a的数值为____米。
(5)某同学从丙、丁两处登山,较为轻松的是____处,并简述原因____。
37、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______(北/南)极上空俯视的光照图。该日是北半球的_____节气。
(2)图中AB线是______(晨线/昏线)。
(3)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是____。
(4)此时,C点地方时为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_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