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制定专门法律表明( )
A.我国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实行良法之治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法律反映了所有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D.我国开始运用法治方式来解决教育问题
2、下边漫画表明,我国( )
①杜绝了就业领域的不平等现象 ②保障每个公民不会失业
③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④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经济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既包括获得他人的尊重,也包括自我尊重。下列做法能满足上述需要的有( )
①小婉不愿与家庭困难的同学交往
②小唯制止同学偷看班长的日记
③小原真诚夸赞取得好成绩的同桌
④小闯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和想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可操作性极强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子不教,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观念上升为了法律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D.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5、“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的乐趣,”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尽量少承诺,少担责任实
B.责任既意味付出,又意味着收获
C.承担责任是痛苦的事,不要承担责任
D.要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6、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责任”是什么?千百种人有千百种答案。关于责任,你的认识是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②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③责任都是由法律规定
④责任都是由道德规定的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7、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实抓好主题教育,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这体现的是(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思想自信
D.文化自信
8、进入七年级后,姗姗对自己的一些表现感到莫名奇妙,情绪容易激动,有时心花怒放,有时愁眉苦脸,甚至暴跳如雷,她感到很苦恼。你认为姗姗这种情绪表现( )
A.反映了青春期情绪特点,是成长中需要经历的
B.是由她所处的生活氛围和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
C.都是负面的,会严重地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D.表明情绪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任意发泄
9、2023年是我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全国文明城市凝聚东台百万人民的努力,承载东台百万人民的期待。作为市民,我们应该( )
①尊重他人,做文明有礼的市民 ②加强宣传,运用道德强制手段
③制定法律,严惩违反交规行为 ④关心家乡发展,做好志愿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列古语中体现了“尊重”内涵的是( )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尊人有分,敬人有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为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扬州不少学校带领学生进行运河研学,将课堂搬到了大自然、博物馆等更有趣味性的地方。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去参观春江花月夜艺术馆②沉迷手机游戏,茶饭不思
③到江都乡镇体验农田耕作④尝试抖音直播,争当网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福州市新时代好少年肖博睿,她是义务讲解员;充分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在省博物馆里面穿梭,为参观游客们答疑解惑;她是热心公益人,坚持每年将压岁钱捐给“叙利亚”家庭救助行动,并带动身边伙伴共同参与各种助学帮困公益行动;她是敬老好少年,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伴他们聊天谈心……肖博睿给我们传递的正能量有( )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②滋养精神,充盈生命
③诚实守信,信守承诺④开朗豁达,以礼待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小福乘坐京张高铁,感受到它十足的科技范:刷脸就能进站,车内温度、灯光、车窗颜色自动调节,上网不卡顿,原来3小时的车程现在只要47分钟……这体现了( )
A.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B.高铁成为人们首选出行方式
C.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D.我国交通技术跃居世界第一
14、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是____( )
A.中央军事委员会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5、在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同学们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公民无法参与其中
③该法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④该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以下“微行为”、“点评”都正确的是( )
序号 | 微行为 | 点评 |
1 | 小晶对餐饮服务员说:“辛苦您了!" | 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
2 | 小芳见客人来访,未打招呼而避让到书房 | 举止稳重,诚信待人 |
3 | 小军主动担任舞蹈队队长,牺牲休息时间编排舞蹈 | 不言代价,勇担责任 |
4 | 小桑把自己的废书和破旧玩具捐献给贫困因山区孩子 | 心怀善意,关爱他人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5G技术、空间研究等许多科技领域正走在世界前列……这表明改革开放( )
A.让中国人民实现了同步富裕
B.让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决定力量
C.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科技强国
D.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8、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探索科学奥秘、践行生态理念、热心公益活动、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貌。他们身上共同的品质是( )
A.专注民族团结
B.爱科学敢创新
C.坚持保护环境
D.勇担社会责任
19、我国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指出,要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经验交流,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和网络欺凌,保护未成年人网上隐私,培育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形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因为( )
①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防范意识②网络侵害对未成年人成长危害很大
③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④保护未成年人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女儿:“爸爸,这里有警示,不能停车。”
爸爸:“没关系,没有交警在场,先停一会儿。”
以上是一对父女在市人民广场的对话,这段对话告诉我们( )
A.只有规则才能保障秩序的实现
B.维护公共场所秩序主要依靠他人的监督和提醒
C.维护社会规则既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
D.人民广场禁止停放社会车辆
21、判断说理
(1)中国经济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判断:
理由:
(2)班委会选举投票时,小泉不参加,他认为谁当选都和他没关系。
判断:
理由:
22、2020年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中国。面对疫情,我们不应回避,而是应当把疫情当成教材,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下面是同学们在居家学习期间搜集到的素材:
素材一:李洁从早上7点左右开始要开一整天的车,她的乘客也有点特殊,都是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李洁和她的小伙伴都有了同一个名字—— “医护专车”志愿者司机。
素材二:居家隔离的市民表现各自不同,有人忧心焦虑、烦闷不堪,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有人则通过阅读、健身等方式疏解焦虑。
素材三:少数市民将在网络上看到的不实消息不加辨别、随意传播、转发,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部分影响恶劣者被公安机关进行了相应处罚。
素材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了“停课不停学”的行动。不少同学在此期间保持正常的学习状态,但也有部分同学放任自己,学习质量很差。
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并简要分析上述素材。
23、一天,中学生小刘在学校门口发现一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勒索、殴打自己的好朋友小强。于是,他奋不顾身冲上去,与那个年轻人打起来。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议论纷纷,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4、阅读材料,实践探究。
《坚持宪法至上》这个单元的知识学习结束后。八年级二班的同学对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请你参与其中,完成问题。
(1)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3)坚持这一方略首先要坚持什么?
(4)坚持宪法至上,我国的宪法原则是什么?
(5)同学们准备进行宪法相关知识宣传活动,请你列举两种宣传的活动方式。
(6)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增强宪法意识,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做?
(7)写出一句宪法宣传语。
25、如何学会学习?
26、 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北斗系统是党中央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全球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北斗项目是中国创新的全面突破与赶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创新驱动发展”有关知识回答:
(1)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我因北斗系统全面建成的原因。
(2)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仍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3)为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将如何去努力?
27、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10分)
28、有人说,家是一生都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这真情就是家人之间的情感:有温暖的牵挂、真切的关怀,也有爱的碰撞和不愉快的……
(1)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什么来解决?
(2)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至少回答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