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和“乙”的表型不同
B.图中“丙”是“9:3:3:1”
C.图中F2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占1/9
D.图中“甲”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代出现2种基因型
2、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季节性繁殖的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
B.人体内的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C.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接受温度下降信号刺激的是下丘脑
D.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碘的需要量增加
3、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也称糖酵解,其部分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酵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B.无氧呼吸不具有糖酵解过程
C.糖酵解过程将还原型辅酶I转化成氧化型辅酶I
D.细胞呼吸过程中既有ATP合成也有ATP水解
4、无人机搭载摄像仪和不同传感器能用于生态学中物种识别、野生动植物种群个体数量和分布、群落调查等方面研究。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技术可用于某自然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度的调查
B.该技术可以解决人力不能到达、对野生动植物生活干扰等问题
C.调查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价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
D.调查研究结果可用于某种大型乔木未来种群数量变化预测及性别比例的确定
5、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陆生植物的种群密度
C.春运期间北京市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迁出率增大
D.处于波动状态的种群,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6、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A~C 代表某些生物成分,其中B1为全部食草动物,①~⑩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图2 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A~F 代表能量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A 代表生产者,该生态系统共有2条食物链
B.除①②外,图1中其它环节的碳元素均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C.图2中,A 代表松毛虫的同化量,C代表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D.引入灰喜鹊来控制松毛虫危害属于生物防治
7、某二倍体植物的红花对白花为完全显性,这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B、b控制。现一纯合红花植株和一白花植株杂交,F₁中偶然发现一株基因型为 Bbb的三体红花植株(等位基因B、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多了一条)。该三体红花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的三条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产生的配子均可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三体红花植株的产生可能与亲本白花植株的减数分裂Ⅰ过程有关,也可能与减数分裂Ⅱ过程有关
B.该三体红花植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四种
C.取该三体红花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可得到开红花的纯合体
D.该三体红花植株与 F₁中其他红花植株杂交,后代中出现红花植株的概率为1/2
8、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沿海滩涂上两种水鸟在三种主要觅食环境中的出现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翅鸭和青脚鹬在生存空间和食物种类方面竞争较小
B.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对青脚鹬与绿翅鸭的生态位造成影响
C.两种水鸟的生态位差异较大不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D.两种水鸟的生态位差异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9、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生物种类 | 鱼甲 | 河虾 | 鱼乙 | 水蚤 |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 鱼乙、河虾 | 水蚤、小球藻 | 水蚤、河虾 | 小球藻 |
A.鱼甲与鱼乙二者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B.该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河虾、鱼甲、鱼乙
C.若湖泊中的水蚤数量忽然减少,则短期内鱼乙和河虾数量也会减少
D.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10、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热映,故事将镜头对准陕西榆林缺水少雨的荒漠地带——毛乌素沙地。经过多年治理,该区域生态状况得到整体改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沙漠演替为森林阶段的过程中,物种组成越来越多
B.在沙漠演替为森林阶段的过程中,先出现初生演替,后出现次生演替
C.荒漠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呈现镶嵌分布的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人类活动改变了毛乌素荒漠生态系统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1、给脑桥(脑干的一部分)注射了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M后,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下列相关推理正确的是( )
A.γ-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
B.注射物质M使脑桥的兴奋性降低
C.小鼠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
D.排尿后,小鼠细胞的γ-氨基丁酸受体将减少
12、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结构一般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B.图中各横柱的面积一定表示该年龄组的个体总数,c中老年个体最多
C.b类型属于稳定型的种群年龄结构,但未来种群密度可能会下降
D.若某哺乳动物的种群年龄结构呈a型,可预测其种群密度一定会逐渐增大
13、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大肠杆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是由于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引起的疾病
D.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遗传信息,染色体结构变异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
14、海南莲花山在经历数十年的矿石开采后,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自2007年开始,当地政府和人民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生态修复,现在该矿区已经建设成为海南火莲花地质景区。16年来,该废弃矿区的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矿区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初生演替
B.该矿区生态恢复的过程中群落的结构可能会越来越复杂
C.该矿区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各物种的生态位保持不变
D.该矿区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均不断增多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O2的消耗
②叶绿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O2的产生
③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④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细胞代谢耗能越多
⑤夜间,叶绿体中C3的还原所需的ATP可以来自线粒体
⑥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⑦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更多使之具有高效性
⑧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A.4项
B.5项
C.6项
D.7项
16、为研究鸡(ZW型性别决定)的性反转是否与D基因相关,研究人员分别检测了公鸡胚、母鸡胚和实验组(添加雄激素合成酶抑制剂的母鸡胚)孵化过程中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此过程中实验组最终发育成公鸡,部分研究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基因在公鸡胚中的高表达与雄性性别决定相关
B.实验组最终发育成的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C.实验结果可以说明D基因的遗传遵循伴性遗传规律
D.实验表明鸡的性别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7、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能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蝉、螳螂、黄雀、鹰和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18、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三者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c依次代表植物激素、基因表达调控和环境因素
B.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C.在不同种植物的相同生长发育阶段所含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都相同
D.植物体内的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沿重力方向沉降,引起信号改变,发生弯曲生长
19、下列有关氨基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B.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C.每种蛋白质都由 21 种氨基酸组成
D.氨基酸分子一定含有 C、H、O、N 四种元素
20、人体感染多种微生物会出现多种疾病。如感染伤寒杆菌引起伤寒,感染肺炎支原体引起肺炎,感染A16型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皮肤属于组织层次的描述,伤寒杆菌细胞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肺炎支原体是独立的生命系统,该细胞最外部结构是细胞壁
C.A16型肠道病毒合成蛋白质和核酸所需原料由宿主细胞提供
D.A16型肠道病毒与肺炎支原体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核膜
21、山西省关于土壤污染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地更净山更绿,新动力更充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人为种植灌木乔木并加以保护,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将提前
B.矿山从山底到山顶的物种组成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C.生态修复过程中随时间推移,群落的种间关系将越来越复杂
D.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物种组成
22、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
B.赤霉素与生长素作用机理相同,可以互相代替
C.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
D.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
23、关于玉米叶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B.细胞膜在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中起决定性作用
C.细胞中广阔的膜面积为所有酶提供了附着位点
D.细胞中氧气的产生和消耗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24、“莲虾共作”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通过莲田改造和水位管理等技术措施,在莲田中养殖小龙虾,形成种养一体化的立体生态农业系统。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单一水田相比,“莲虾共作”立体生态农业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且防治病虫害效果佳
B.莲田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立体农业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莲虾共作”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既经济又环保
25、(注:[ ]内填①~④中有关的数字)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过程①进行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
(2)图中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首先与其结合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
(3)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过程[ ]__________。
(4)在有氧呼吸产生ATP最多的是过程[ ]__________。
(5)若将该植物从CO2浓度为0.03%环境转移到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其他环境条件一致,叶绿体中[H]含量将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26、某生态研究小组对某淡水河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査,获取下列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淡水河中鲫鱼在调查期间出生率(Ⅰ)和死亡率(Ⅱ)的变化曲线,其中鲫鱼的种群个体数达到生活环境最大负荷量的时间点是_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为淡水湖中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物成分。则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按照图示中的能量传递效率,该生态系统中,若C的同化量为l×l010KJ/(hm2•a),则D的同化量为_______×l010KJ/(hm2•a)(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该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的粪便量属于________(填“生产者”或“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若调查一个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
(4)研究小组在调査时发现,河水中螺蛳常附着在跨河的桥墩上(等距排列)生活,研究小组调査桥墩上螺蛳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法进行调查,取样方法为__________。
27、图表示玉米光合作用的过程(曱、乙表示物质,I、II表示过程)。
(1)图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该物质除来自于外界,还可以来源于___________(生理过程)。
(2)在测定光合速率时可通过测定C02吸收量来计算。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 中CO2实际消耗量。
为选择更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科研人员选择了 “丹玉”和“掖单”两个品种,研究不 同干旱程度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上述两个玉米品种,分别在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中度干旱(M )和重度干旱(S )条件下培养,7天后恢复正常供水。两个玉米品种的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3)据图分析可知,处理前两个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为___________单位;上述两个玉米品种中的叶绿素含量和干旱程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表示上述干旱条件下两个玉米品种的光合速率。 依据实验结果,分析干旱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
A.干旱导致植物气孔关闭,影响图示过程II
B.干旱导致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图示过程I
C.水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干旱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
D.干旱导致叶绿体渗透失水,类囊体被破坏
(5)综合上述研究可知,两个玉米品种中,___________(品种)更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①选取长势一致的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 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 )、保水剂(60kg • hm-2) +氮肥 (255kg •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②从每组选取相同数 量的叶片,进行C0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号 | C02吸收量/μmol·m-2·s-1 | 叶绿素含量/mg·g-1 |
A | 10.66 | 3.07 |
B | 13.04 | 3.02 |
C | 15.92 | 3.05 |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玉米光合作用强度。
(6)请指出上述实验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所示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物质F的元素组成是C,H,O,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产生水较少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2)C的结构通式是______。现有一免疫球蛋白,共由764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方式形成四条肽链,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______个。
(3)树袋熊肝细胞中,物质E主要是______。
(4)艾滋病病毒中组成H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29、 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Ⅰ是细胞膜的____(选填“内”或“外”)侧,判断依据[ ]________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 ]填图中数字)。
(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__。
(3)细胞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可以依靠______(填图中数字)来实现。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②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
(5)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制备细胞膜一般选用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0、海带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大型食用藻类,营养丰富,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海洋食品。海带细胞内和海水中部分离子浓度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Na+从海水进入海带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影响Na+从海水进入海带细胞运输速率的因素有___(答出两点)。
(2)据图分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海带细胞的离子是___和Ca2+,判断的依据是___。
(3)海带细胞膜中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该载体蛋白将Ca2+运输至细胞内时,发生的变化是___。
31、独脚金内酯是一种由植物根系产生的类胡萝卜素衍生物,被认为是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其对植物的顶端优势有一定的影响。
(1)顶端优势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植物顶芽产生的____________向下运输,在侧芽积累后____________侧芽生长,导致顶芽生长比侧芽快,该现象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
(2)某科研团队提出“独脚金内酯可以通过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来调控顶端优势”。现有若干胚芽鞘、独脚金内酯类似物、琼脂块等实验材料,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机制,如下图所示:生长素的输出需要输出载体(PIN),该载体均位于细胞膜上,据图可知PIN蛋白基因表达后,需要经____________的加工和运输才能到达正确部位。请结合图文资料从细胞或分子水平提出一种独脚金内酯抑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可能机制____________。
32、下图1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为该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Ⅲ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
(2)在图2中的ab段数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
(3)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发生在图1中的细胞_____。
(4)请画出图1 中Ⅰ细胞分裂最终形成的成熟的生殖细胞示意图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