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位。组成这些生物的化学元素,在地球的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归根结底是因为细胞中所需的物质是( )
A.从消化的食物中获取
B.生物体自身合成而来
C.从其他细胞运输而来
D.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
2、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漏斗内外均为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高度为h。图2是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图3中P1、P2是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所示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A室内为2mol/L的蔗糖溶液,B室和C室内均为1.5mol/L的蔗糖溶液。蔗糖分子均无法通过上述半透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在最初以及渗透平衡时均为漏斗内>漏斗外
B.图2中的①②⑥组成的结构为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
C.图2细胞此时浸润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外界溶液浓度一定大于细胞液浓度
D.图3中的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P1向右移,P2不移动
3、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包含4条食物链,食物网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群落
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植物都是生产者
C.若丙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则丁的数量在短期内可能不变
D.戊在该食物网中只属于第五营养级,是四级消费者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生存机会属于易地保护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间接价值
5、能将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的试剂是( )
A.碘液
B.双缩脲试剂
C.苏丹Ⅲ染液
D.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6、脱水常伴有血钠和渗透压的变化,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失钠多于失水,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也称为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低渗性脱水
B.呕吐等导致低渗性脱水时,应及时输注等渗葡萄糖溶液
C.促进肾小管对Na+重吸收的药物定会引起低渗性脱水
D.低渗性脱水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渴感,该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
7、CD47是一种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可与巨噬细胞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功能。为验证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能减弱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D47与巨噬细胞结合后会抑制后者的抗原处理、呈递功能
B.通常向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加入血清,可提供某些营养物质
C.融合、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
D.预期实验结果为实验组的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高于对照组的
8、RNA疫苗是以病原体抗原蛋白对应的mRNA为基础,借助脂质载体包裹进入人体细胞,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疫苗产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RNA疫苗中的mRNA包含了病原体的全部基因
B.RNA疫苗进入细胞后会整合到人体细胞染色体上
C.包裹疫苗的脂质载体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为抗原
D.注射特定RNA疫苗仅能对相应疾病起到预防作用
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B.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高温、低温都可使酶活性降低,但二者的作用实质不同
D.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10、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如图所示。I~IV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人皮肤过敏,可能会导致丙的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B.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肝脏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9层生物膜
C.甲、乙、丙分别表示淋巴液、组织液、血浆,II为呼吸系统
D.甲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呼吸酶、水、无机盐等
11、在生物学上,许多生理或生态过程的因果关系是循环性的,也就是说,一定的事件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下列生态过程的因果关系不具有循环性的是( )
A.具有捕食关系的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
B.寒流次数与某些昆虫个体的死亡数量的关系
C.松鼠种群数量与红松种子的数量关系
D.森林自然火灾的可能性与森林面貌的关系
12、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凡频度在1% ~20%的植物种归为A级,21%~40%者为B级,41%~60%者为C级,61%~80%者为D级,81%~100%者为E级。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如柱形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与优势种密切相关
B.频度为E级内的所有植物都是该群落中的优势物种
C.调查不同时期物种的频度可帮助了解群落演替的方向
D.若C频度的植物有15种,则该植物类群的丰富度约为167种
13、新鲜生姜根基中的凝乳酶能够水解牛奶中的亲水性蛋白质,使牛奶中其他蛋白质暴露出来,并形成凝胶体,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甜品姜汁撞奶。为探索制作姜汁撞奶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凝乳酶的活性
B.该实验的pH应调整为凝乳酶的最适pH
C.用85℃处理凝乳酶后再降低温度,该酶活性会升高
D.将实验温度降低到40℃时凝乳酶失活,其活性会变为0
14、一项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见下图。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B.前体mRNA是通过RNA聚合酶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的
C.miRNA表达量升高可影响细胞凋亡
D.circRNA中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15、“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之一,秸秆和菜籽饼可作为肥料还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菜花通过物理、化学信息吸引蜂蝶
B.油菜与蜂蝶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
C.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导致土壤物种丰富度降低
16、我国学者以新型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以阻断该病毒对人体的感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保留着T淋巴细胞的部分特性
B.制备杂交瘤细胞时产生特定抗体的淋巴细胞不需要传代培养
C.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特性
D.筛选前杂交瘤细胞产生单一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遗传性斑秃又称早秃,是一种以头顶为中心向周围扩展的进行性脱发。一般从35岁左右开始。早秃和非早秃是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男性带有1个或2个早秃基因(T)就会发生早秃,而女性需要有2个早秃基因才会出现早秃。
【1】分析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早秃与非早秃仅由等位基因T/t控制
B.早秃与非早秃的显性现象表现形式为不完全显性
C.早秃为显性基因,故人群中早秃的比例高于非早秃
D.人群中男性早秃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
【2】现有一对夫妻已育有1个非早秃女儿。下列关于该家庭成员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女儿为纯合子,则父亲为非早秃
B.若女儿为纯合子,则母亲可能为早秃
C.若女儿为杂合子,则母亲可能为早秃
D.若女儿为杂合子,则父亲为非早秃
18、育种专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AABBDD)与其近缘属簇毛麦(2n═24,VV)进行相关的育种实验,(注: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染色体组)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品系1、2和3在培育过程中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品系1和品系3均为单倍体,因而均不可育
C.技术Ⅰ可为低温处理,品系2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D.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其过程需添加生长素等物质
19、如图1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图2为该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实线代表细胞内核DNA数量变化,DF代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B.图2对应图1的DE段,①⑤所含的DNA一般相同
C.CD段含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D.D、F点对应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着丝粒分裂、子细胞形成
20、下列有关实验方法与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B.探究细胞核的功能——核移植技术
C.人鼠细胞膜融合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D.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吸水涨破法
21、让宠物狗不再随“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是创建良好卫生环境的基本要求。宠物狗的主人可在宠物狗将要排便的时候,对其排便的地点进行固定,在其排便前后进行语言或动作刺激,并可饲喂食物进行“鼓励”,使其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建立上述反射的过程前,语言、动作都属于条件刺激
B.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
D.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22、2023年7月28日,成都大运会顺利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在此欢聚一堂,奋力拼搏、勇创佳绩。I赛场上,某位运动员听到发令枪信号后,相关神经产生兴奋,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使他能够快速起步奔跑。如该名运动员体内某个反射弧的局部示意图,其中A、B、C、D、E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兴奋传导至Y处时,该处会有大量的Na+内流
B.C表示突触小泡,其中的物质释放到D处需消耗能量
C.兴奋传递至E处时会经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运动员听到发令枪信号后开始奔跑属于非条件反射
23、细胞分裂时,线粒体通常依赖微丝(细胞骨架的组分之一)而均匀分配,但一些特定的乳腺干细胞分裂时线粒体不均等分配,形成一个子干细胞和一个分化细胞,后者形成乳腺组织细胞。与乳腺干细胞相比,成熟的乳腺组织细胞代谢需要更多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乳腺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可同时发生,细胞可调控线粒体的分配
B.乳腺干细胞分裂时接受较多线粒体的子细胞可保持干细胞的特征
C.微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在动物细胞中的微丝的合成场所在中心体
D.乳腺组织细胞代谢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线粒体氧化分解葡萄糖
24、科研人员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多环芳烃(PAHs,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微生物,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过程①的选择培养过程中需加入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
B.用过程②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所估算的数值比实际值偏低
C.配置好的培养基应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进行灭菌
D.在降解PAHs方面,微生物L的能力更强
25、下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Ⅰ、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中的Ⅰ、Ⅱ分别表示________ 和________。③表示 。
(2)图中的A、B、 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
(3)上图表明该细胞只能进行________,不能进行________,由此推断该细胞可能是棉花的________部位细胞。
(4)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 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________mol葡萄糖。
26、先天性运动性眼球震颤(CMN)是婴儿眼球震颤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眼球不自主摆动,但不伴有视觉缺陷。科研人员在我国广东省调查了 CMN 的诸多家系,鉴别出了两类不同的致病机理。其中一种类型(甲类型)的患者多为男性,女性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表型正常。此类型的一个典型系谱如图(甲家族):
【1】甲家族致病基因的位置可表示为 。(图中“ ”表示致病基因所在位置)
A.
B.
C.
D.
【2】在图中,II-1 和 II-2 再生一个孩子,患眼球震颤的概率是_____,这个孩子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
【3】在一次体检中发现 II-1 和 II-2 的血型分别为 A 型和 B 型,据此判断 III-1 的血型可能为
A.A 型
B.B 型
C.O 型
D.AB 型
【4】若 II-1 和 II-2 想要生一个正常的孩子,那么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对 II-2 进行基因检测
B.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C.借助 B 超检查胎儿性别
D.对胎儿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查
科研人员进一步对另一种类型(乙类型)的家庭成员进行测序,结果发现患者均在 1号染色体上缺失 0.9 Mb 的片断,该片断包含六个具有调控功能的 RNA 的编码基因。
【5】该类型的遗传病最可能为 。
A.单基因遗传病
B.伴性遗传病
C.多基因遗传病
D.染色体遗传病
【6】根据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解释上述两种类型的 CMN,尽管所涉及的 DNA 区域不同,却导致同一症状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7、薰衣草为唇形科薰衣草属植物。熏衣草精油取自熏衣草茎、叶,化学性质稳定,挥发性较强,具有怡神、助睡眠、舒缓压力的作用,此外它还具有降压、止痛、促进细胞再生的功能,可以用于治疗烫伤和蚊虫叮咬、预防和改善脱发。
(1)从熏衣草茎、叶中提取熏衣草精油,宜采用____________法,该方法也是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常用方法,它的原理是 ____。
(2)与提取熏衣草精油不同,实验室中胡萝卜素的提取常采用 __________法,该过程要特别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其提取效率主要取决于___,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
(3)熏衣草精油中大肠杆菌的含量超标会严重影响精油的品质,可采用__________(填接种方法)检测熏衣草精油中大肠杆菌的活菌数量。将样品接种到含_______ 的固体培养基上,可以根据最终培养基上________的数目,计算出熏衣草精油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28、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向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请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肽。
(3)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不同。
(4)在细胞中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同。
(5)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9、拟柱胞藻是一种水华蓝藻,能优先利用水体中的CO2,也能利用水体中的HCO3-(胞外碳酸酐酶催化HCO3-分解为CO2)。科研人员用三种浓度的CO2驯化培养拟柱胞藻,20天后在三种浓度下获得藻种1、2、3。测定藻种1、2、3胞外碳酸酐酶活力(图1)并探究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对藻种1、2、3生长的影响(图2)。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拟柱胞藻细胞捕获光能的物质为_________。
(2)经过20天的驯化培养,藻种1、2、3中种群数量最大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不同藻种的胞外碳酸酐酶的活性不同,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导致A点与B点、C点、D点净光合不同的原因是否相同_________。(从光合作用过程角度考虑)
30、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选择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以尿素作为______,只有能合成______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在该种培养基中加入______指示剂,如果指示剂变红,就可以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2)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和______,单克隆抗体和血清抗体相比较优点主要有______。
(3)基因工程又称重组____________技术,基因工程操作的核心步骤是____,目的基因主要是指_____的基因。
31、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支流之一,在其上游黑龙江段生活着许多珍贵的鱼类,例如史氏鲟鱼。长江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江,长江的中华鲟鱼野生型已经很是稀少。回答有关进化的问题:
(1)自然条件下,长江的中华鲟和黑龙江的史氏鲟不会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二者在空间上存在_______________。
(2)对长江的中华鲟和黑龙江的史氏鲟两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这些差异属于_________多样性层次,这种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____________结果。
(3)在对史氏鲟的某一理想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史氏鲟这种鱼进化的实质是种群__________的定向改变,进化的方向由_________________决定。
32、如下是生产番茄果汁的工艺流程:选料→去籽→预热→打浆→配料→脱气→均质→装罐→杀菌→冷却→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将破碎去籽的番茄迅速加热到85℃以上,并维持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厂批量生产的番茄果汁与自制果汁相比相对澄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汁上市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微生物筛查以确保食品安全,现怀疑果汁可能被甲、乙、丙三种细菌中的某种细菌污染,他们可利用的糖类和分解产物见下表:
细菌种类 | 可利用的糖类 | 产生有机酸 | 产生气体 |
甲 | 葡萄糖、乳糖 | ﹢ | ﹢ |
乙 | 葡萄糖 | ﹢ | ﹣ |
丙 | 葡萄糖 | ﹢ | ﹢ |
注:“﹢”表示“能产生”,“﹣”表示“不能产生”
若要鉴别是否被甲细菌污染,对培养基的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则被细菌甲污染。
(3)为了检测该细菌污染的程度,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估算该细菌的数量。用该方法统计菌落数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