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不断进行的各种氧化反应、辐射和有害物质的入侵均会使细胞产生自由基
B.自由基的攻击对象包括磷脂分子、DNA和蛋白质
C.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
D.端粒存在于染色体的两端,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延长一截
2、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科学家迅速对新冠病毒进行核酸测序并不断深入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外存在一层病毒包膜,该包膜主要来源于病毒最后所在宿主的细胞膜。病毒包膜上存在很多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结构特征符合流动镶嵌模型
B.病毒与人体细胞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D.受体蛋白ACE2的作用体现了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识别功能
3、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植物暴露于不同的光环境,能广泛且显著地调控自身的发育过程,称为光形态发生。植物虽未发育出神经系统,但却进化出植物激素,用作多细胞通讯的内部化学信使,协调植物生长和发育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是通过光敏色素等接受光信号的分子感受光照的
B.植物的种子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萌发的原因是需要光照提供能量
C.激素作为信号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D.为了竞争更多的光照,植物可以提升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合成,来促进茎的生长
4、小鼠受到社交挫败刺激后,通过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改变睡眠时间及激素分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LH区神经元异常兴奋,会导致睡眠时间缩短
B.人为抑制VTA区神经元活性,可能导致小鼠焦虑行为无法得到缓解
C.VTA区神经元通过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激素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D.应对社交挫败刺激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存在效应器
5、如图所示是某一伴性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根据此图你可以推断出( )
A.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B.该病是显性遗传病
C.该病的遗传方式与人类红绿色盲相同
D.根据此图可以确定Ⅱ-3不一定是杂合子
6、下列各项物质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所选试剂及颜色反应都正确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甘蔗汁——斐林试剂——砖红色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花生种子——苏丹 III——橘黄色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鸡蛋清——双缩脲——蓝色
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淀粉——马铃薯——碘液——紫色
7、如图是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①脱掉两个氢
B.每种氨基酸均只有一个①和一个③
C.若④为—CH3,则该氨基酸的分子式为C3H7O2N
D.组成人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有21种
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D.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
9、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H2O2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实验一可以看出,与加Fe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
B.若将实验一中的萝卜提取液换成等量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则O2产生总量明显增多
C.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酶的含量不同
D.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低温、pH为7的条件
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不是蛋白质类物质,因此其合成不受基因控制
B.生长素的功能与其浓度相关,浓度不同时其作用效果不同
C.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种子形成,可用于培育无子果实
D.赤霉素含量升高、脱落酸含量降低,有利于种子萌发
11、鲢鱼、鳙鱼、草鱼和青鱼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家鱼”。鲢鱼生活在水域上层,以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鳙鱼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以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食;草鱼和青鱼都栖息在水域中下层,但草鱼以水草为食,青鱼以螺蛳和蚌等为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大家鱼与其他所有生物在同一水域形成了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该水域中影响植物和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C.在研究该水域植物和动物的生态位时均需研究物种之间关系
D.若在实际养殖时去除鲢鱼,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
12、毛囊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在体内可保持休眠状态,被激活后能分化为毛囊、皮脂腺和表皮细胞,参与毛发再生和皮肤创伤愈合等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脂腺细胞与毛囊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B.毛囊干细胞在休眠时,会停止所有的代谢活动
C.毛囊干细胞分化成毛囊细胞时不进行细胞分裂
D.毛囊干细胞的研究可应用于人体皮肤移植等
13、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TP水解往往与某些放能反应相关联
B.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
D.植物根尖细胞生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14、图示为动物体内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过程示意图,细胞凋亡时,细胞崩溃,分解成多 个凋亡小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的内容物都会释放到内环境中
B.凋亡小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
C.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受环境的影响,不受机体控制
D.细胞凋亡只发生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而细胞坏死在任何时期都能发生
15、关于脂质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②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③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④核糖和脱氧核糖属于二糖
⑤脂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可大量转化为糖类
⑥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⑦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的运输
A.②⑥⑦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⑦
16、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表示胰岛A细胞,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
B.激素②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为协同作用
C.寒冷条件下,激素⑤⑥分泌减少导致激素⑦分泌逐渐增多
D.图中下丘脑有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的功能
17、21-三体综合征又称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是由于21号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染色体病,是人类最早发现、最为常见的染色体畸变。下列关于21-三体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适龄生育可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B.遗传咨询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C.产前诊断有助于及时发现该遗传病
D.男患者体内有24种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
18、下图为细胞的信息分子调节机理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细胞内的信号分子是甲状腺激素,则寒冷环境下能够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B.若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是细胞因子,则能使B细胞内DNA聚合酶基因的表达活跃
C.若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是胰高血糖素,则在饥饿状态下能够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
D.若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则会使突触后膜的Na+通道开放而产生兴奋
19、由许多氨基酸缩合而成的肽链,经过盘曲折叠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的方式不同
B.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20、天竺葵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生物学兴趣小组在5月的白天中,对天竺葵植株不同部位的成熟叶片(不做遮光处理)进行检测,一般不能直接测得的是( )
A.氧气释放量
B.呼吸速率
C.二氧化碳吸收量
D.净光合速率
21、如图为胰腺某细胞(可分泌胰岛素,本质为一种分泌蛋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的合成是在②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的
B.使用3H标记的氨基酸可探究胰岛素形成的过程
C.①可以将核膜与③联系起来构成生物膜系统
D.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④的膜面积基本不变
22、病毒的理化特性鉴定是病毒鉴定的重要依据,包括核酸类型鉴定等。常用同位素标记碱基来鉴定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物质中可用于鉴定病毒核酸类型的是( )
A.①⑤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2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RNA
B.黑藻和乳酸菌的细胞壁组成成分和功能都相同
C.硝化细菌因不具有线粒体而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D.草履虫和颤蓝细菌都含有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
24、下列对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不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C.核苷酸由含氮碱基、六碳糖和磷酸组成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25、某昆虫的红眼与白眼、正常翅与裂翅分别由基因D(d)、T(t)控制、两对基因都不位于Y染色体,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
| 红眼裂翅 | 红眼正常翅 | 白眼裂翅 | 白眼正常翅 |
雌性个体(只) | 179 | 0 | 60 | 0 |
雄性个体(只) | 31 | 29 | 32 | 31 |
回答下列问题:
(1)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F1红眼裂翅雌性个体中有______种基因型。亲代产生的_____基因型配子致死。
(3)让F1中所有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子代中纯合红眼裂翅雌性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
(4)若要验证F1红眼裂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
26、近年来,由袁隆平率领的“海水稻”科研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县拼茶方凌垦区进行试产,“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公斤,专家表示这创下了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海水稻因为其耐盐碱的神奇特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海水稻(海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具有抗盐碱、抗病虫害、耐脊、耐淹等优势。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海水稻最先由农学家陈日胜发现并选育,但最初海水稻单株产量低。在陈日胜研究的基础上,袁隆平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海水稻的产量。该育种方法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2)通过对生长在正常和高盐条件下的海稻86和常规水稻品种基因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有大量的基因在两个品种间的表达有显著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多样性。海水稻使“沧海(沿海滩涂)变良田”,从而改善土壤条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
(3)种植海水稻后该地区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演替,请简述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稻和普通水稻属于同一物种。请推测由普通水稻到海水稻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 A_Bb | A bb | A BB或aa |
植物花颜色 | 粉色 | 红色 | 白色 |
(1)A基因和a基因中碱基的数目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定律。
(2)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粉色花植株进行自交实验。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补充画出下表中其他两种类型(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类型编号 | 甲 | 乙 | 丙 |
基因分布位置 |
|
|
②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果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_____,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8、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贮藏的淀粉逐渐减少,香蕉逐渐变甜。右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成熟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制成提取液。在a试管中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b试管中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进行如右图B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a管出现_________,与b管相比a管的颜色更_________,图A中与该显色反应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趋势曲线是_________。
(2)若要鉴定香蕉果肉中是否存在蛋白质,常用的试剂为_________。从以下各项中选择合适的步骤序号并排序:________。
①向试管中注入2mL香蕉果实组织样液
②将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混合,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③加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④加0.1g/mL的NaOH溶液1mL,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⑤30℃水浴
⑥50-65℃水浴
29、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
(3)如表所示为部分体液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单位略):
成分 | 血浆 | 组织液 | 细胞内液 | |
阳离子 | Na+ | 142 | 145 | 12 |
K+ | 4.3 | 4.4 | 139 | |
Ca2+ | 2.5 | 2.4 | <0.001(游离的) | |
Mg2+ | 1.1 | 1.1 | 1.6(游离的) | |
总计 | 149.9 | 152.9 | 约152.6 | |
阴离子 | Cl- | 104 | 117 | 4 |
HCO3- | 24 | 27 | 12 | |
HPO42-、H2P O4- | 2 | 2.3 | 29 | |
总计 | 130 | 146.3 | 45 | |
蛋白质 | 14 | 0.4 | 54 | |
其他 | 5.9 | 6.2 | 53.6 | |
总计 | 299.8 | 305.8 | 305.2 |
由表中数据可知,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______(填“基本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在代谢过程中,当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在____________等离子的作用下,血浆的pH保持相对稳定。
30、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epG2细胞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1)HepG2细胞是一种肝癌细胞,具有_________的特点,该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免疫发挥免疫监控和清除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癌细胞表面抗原表达量_________,无法被识别,从而实现免疫逃逸。
(2)来那度胺对HepG2细胞毒性的研究
将HepG2细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DMSO溶解的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溶液,24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实验结果如下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μmol·L-3 | 0 | 1 | 5 | 10 | 15 | 20 |
细胞存活率/% | 100.0 | 98.21 | 97.85 | 97.12 | 96.87 | 96.24 |
(3)研究来那度胺的免疫调节作用
将HepG2细胞与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凋亡率。对照组的设置应为_________。
①单独培养的HepG2细胞 ②单独培养的淋巴细胞 ③混合培养的HepG2细胞与淋巴细胞 ④加入等量的DMSO ⑤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凋亡率统计结果如下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μmol·L-3 | 凋亡率/% |
对照组 | 3 |
1 | 13.4 |
10 | 29.3 |
15 | 55.3 |
(4)探究来那度胺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
①已知IL-2、TNF-α是T细胞产生的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研究人员利用模型鼠进行实验,测定了小鼠IL-2、TNF-α的表达量,结果如下表。
来那度胺剂量/mg·kg-1 | IL-2 | TNF-α |
0 | 14.12 | 11.25 |
5 | 18.31 | 16.54 |
10 | 24.32 | 20.23 |
15 | 31.54 | 27.50 |
②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研究者分别测定了①实验中两种细胞表面的PD-1/PD-L1表达量,结果如下图。
综合上述实验,推测来那度胺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研究以及对PD-1/PD-L1信号通路的了解,请你为治行癌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31、已知果蝇红眼与白眼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刚毛与截毛形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用纯合的刚毛红眼雄果蝇与截毛白眼雌果蝇为亲本杂交得F1,F1的性状表现及比例是刚毛红眼雌果蝇:截毛白眼雄果蝇=1:1;F1相互交配的F2,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是刚毛红眼雌果蝇:截毛白眼雌果蝇:刚毛红眼雄果蝇:截毛白眼雄果蝇=1:1:1:1(均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导致红眼的物质并不是一种蛋白质,那么红眼基因是怎样控制红眼性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原因是2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__________(填“X”或“常”)染色体。
(3)F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体细胞内最多可出现__________条Y染色体。
(4)将F2中截毛白眼雄果蝇与F2中雌果蝇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2、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完全营养液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
(2)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CD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___(填“较快”或“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
(5)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_____。
(6)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