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济源高考生物第一次质检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药物A由于某种原因随着污水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下图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生群落中存在分层,底泥层的生物可以不断清除水体中的动植物残体

B.藻类种群爆发,与鱼类争夺氧气,通过负反馈调节导致鱼类持续大量死亡

C.水体中药物通过光合作用进入水生植物体内,通过细胞呼吸进入鱼类体内

D.若药物A不能降解,只能在湖泊生态系统中不停地循环而导致生物富集

2、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

B.德国化学家毕希纳用丙酮作溶剂从酵母细胞提取液中提取出酶的结晶

C.恩格尔曼证明了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并放出氧气

D.罗伯特森观察到细胞膜的亮—暗—亮结构,提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构成

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与许多吸能反应密切相关

B.1molATP储存的能量多于1mol丙酮酸储存的能量

C.ATP比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多3个磷酸基团

D.剧烈运动状态下,细胞内ATP和ADP的含量仍保持相对稳定

4、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DNA聚合酶、尿素、激素、H2O

C.乳酸、Ca2+、载体蛋白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5、蛋白质的分泌包括经典分泌途径和非经典分泌途径,经典分泌途径是通过内质网一高尔基体进行的,非经典分泌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通过非经典分泌途径分泌的蛋白质也需要加工、修饰

B.非经典分泌途径中的a、b、c过程伴随着生物膜的转化

C.经典分泌和非经典分泌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非经典分泌途径的存在是对经典分泌途径的有益补充

6、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莴苣、菠菜、白菜叶片研究不同pH条件下三种生物材料的酶提取液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制备三种生物材料的酶提取液后,用pH为4、5、6、7、8、9、10的缓冲液分别稀释,然后与6mL体积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检测指标是氧气生成速率

B.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结合后,结构发生改变,为过氧化氢分解提供大量活化能

C.探究菠菜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7~8之间减小梯度差进行实验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提取莴苣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进行实验

7、为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大棚内不同条件对草莓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数值可代表草莓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

B.C、D两点相同时间内草莓植株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

C.B点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保持适当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草莓的产量

8、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①中含有尿素、葡萄糖、蛋白质等物质

C.③中可能含有ATP、血红蛋白、无氧呼吸有关酶

D.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①渗透压升高,②的含量增多

9、人体内环境和细胞内液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渗透压,这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管腔中尿液的含量增多

B.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中的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C.钾离子主要与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有关,钠离子则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有关

D.某些药物通常需要溶解于生理盐水再进行静脉注射,避免血浆渗透压改变影响细胞的功能

10、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X、Y 代表元素,a、b、c 是组成 A、B、C 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 d 或 e 表示。据图分析正确 的是

A.X 为 N、P 元素,a、b 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绿藻细胞内单体结构 d 的种类有 8 种,蓝藻细胞中 d 的种类有 4 种

C.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所有种类的 e,而植物细胞一般可以合成所有种类的 e

D.A、B 的多样性由 d 中的 n 充分体现,C 的多样性由 e 中的 R 充分体现

11、下列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的化合物是(  )

A.胆固醇

B.维生素D

C.磷脂

D.性激素

1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刺激可作为春化信号,调控某些越冬植物开花

B.光信号激活光敏色素,经过信号传导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植物激素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并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D.重力信号可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13、小A同学的血常规检验报告显示血红蛋白含量偏低,这可能是因为她体内缺乏(       

A.Na+

B.Fe2+

C.Mg2+

D.Ca2+

14、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种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要通入5%的CO2刺激细胞呼吸

B.培养液需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

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D.甲、乙细胞在持续传代培养过程中,均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15、为加速我国北方冬春季秸秆原位还田的腐化过程,研究人员以冻牛粪为材料筛选出耐低温(10℃)的纤维素降解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冻牛粪为材料与其富含纤维素及含耐低温微生物有关

B.初筛菌种前,要利用固体培养基在37℃条件下扩大培养目标菌种

C.用于筛选的培养基是加入刚果红染料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应选择菌落直径与周围透明圈直径比值大的菌落进行纯化

16、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

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17、复制泡是DNA进行同一起点双向复制时形成的。图1为真核细胞核DNA复制的电镜照片,其中泡状结构为复制泡。复制启动时,尚未解开螺旋的亲代双链DNA同新合成的两条子代双链DNA的交界处形成的Y型结构,称为复制叉。图2为DNA复制时形成的复制泡和复制叉的示意图,其中a~h代表相应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显示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同时双向复制的特点

B.图2中,根据子链的延伸方向,可以判断a处是模板链的3'端

C.f位置子链延伸不连续的原因是解旋酶与D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不同

D.e、f位置对应的子链中(A+T)/(C+G)的比值不同

18、为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

水浴温度

底物和试剂

1小时后蛋白块体积

1

35℃

1cm3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

消失

2

37℃

1cm3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

消失

3

39℃

1cm3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

消失

A.实验中应将各组的pH设为7

B.反应结束可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C.该实验中三个温度的组别都为实验组形成相互对照

D.各组结果相同说明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35~39℃

19、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部分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细胞核、叶绿体和核糖体清晰可见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可代替半透膜探究细胞膜的透性

C.白萝卜匀浆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溶液即呈砖红色

D.撕取藓类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可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20、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采用完全归纳法提出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D.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21、某自花传粉植物体内有三种物质(甲、乙、丙),其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三种酶均由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合成。为培育生产乙物质的优良品种,科学家利用野生型植株和两种突变植株(T1、T2)进行自交,结果如表所示(多或少指三种物质含量的多或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亲本(表型)

自交F1代株数(表型)

野生型(甲少、乙少、丙多)

180(甲少、乙少、丙多)

T1(甲少、乙少、丙多)

90(甲少、乙多、丙少)、271(甲少、乙少、丙多)、120(甲少、乙少、丙少)

T2(甲少、乙少、丙多)

91(甲少、乙多、丙少)、270(甲少、乙少、丙多)、122(甲多、乙少、丙少)

A.野生型、T1、T2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AaBbDD

B.T1、T2自交F1代中(甲少、乙少、丙多)个体的基因型各有2种

C.T1、T2自交F1代中(甲少、乙多、丙少)个体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D.理论上T1自交F1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植株比T2自交F1代中多

22、下列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空间结构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C.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其物种组成就不再变化

23、研究发现,端粒DNA通常由富含鸟嘌呤的短重复序列构成。因细胞分裂而损伤的端粒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修复,进而稳定染色体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端粒酶复制端粒时既提供模板也起到催化作用

B.端粒酶中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

C.端粒酶中核酸链的碱基之间不存在氢键

D.该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向RNA传递

24、生态学家在1960年选择了某个没有封闭的荒地,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具体数值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食物链环节

未被取食

被取食后未消化

GP

NP

R

能量输入

植物

206×109

309×106

248×109

211×109

36×109

 

田鼠

50×106

11×106

736×106

25×106

711×106

56×105

 

 

233×105

5×105

227×105

 

注:GP为总同化量,NP为净同化量,R为呼吸消耗量,GP=NP+R,单位:J/hm2·a

A.植物固定的能量中除呼吸散失外,还有1×109J/hm2·a流出该荒地

B.鼬放臭气自卫,最能体现信息传递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

C.鼬的NP只占GP的较少部分,因为大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2.74%

二、非选择题(共8题,共 40分)

25、黄芪多糖(APS)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为了探究黄芪多糖的降糖机理,科研人员先用高热量饲料饲喂小鼠8周后,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小鼠,2周后测定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含量,筛选获得II型糖尿病模型鼠。利用II型糖尿病模型鼠进行APS降糖实验,主要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GLUT4为葡萄糖转运蛋白)。请回答:

组别

实验动物

处理

5周后实验结果

血糖浓度/mmol·L-1

胰岛素浓度/pmol·L-1

GLUT4相对表达量

1

正常小鼠

灌喂生理盐水

73

84

66

2

糖尿病模型鼠

灌喂生理盐水

162

87

34

3

正常小鼠

灌喂APS溶液

72

86

64

4

糖尿病模型鼠

灌喂APS溶液

103

85

66

 

1)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从而实现降血糖功能。

2)在培育II型糖尿病模型鼠的过程中,长时间饲喂高热量饲料,可引起胰岛B细胞代偿性增殖,________增加,最终导致小鼠产生胰岛素抵抗。再给胰岛素抵抗小鼠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以杀死部分_________,快速获得II型糖尿病模型鼠。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的坐标图中绘制出模型鼠培育过程中小鼠空腹血糖的含量变化。________

3)本实验中,比较第13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比较第124组实验结果可知,APS降血糖的机理是________

4)本研究中制造II型糖尿病模型鼠的过程给我们健康生活上的启示是________

26、人的色盲基因(b)和血友病基因(h)都在X染色体上,下图给出的是某个系谱的一部分。黑色表示患血友病,叉号表示患色盲症。请问:

(1)这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II-2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III-1的致病基因来自___________(填“I-1”或“I-2”或II-1)。

(3)III-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

27、大肠杆菌的拟核外,存在呈环状闭合的双链DNA分子——质粒。如图是大肠杆菌质粒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一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为___________,①②③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

(2)质粒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一个质粒分子中所含游离磷酸基团的个数为___________

(3)将某种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中,其蛋白质成分将___________;该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中,其内部的DNA分子(包括质粒)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这体现了DNA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性。

28、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由____个氨基酸构成,含有____个氨基和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由____种氨基酸构成,决定氨基酸不同的基团编号是____

(3)该化合物是氨基酸之间脱去____分子水形成的,形成的化合物叫____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早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阐述。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呈现出昼夜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生物体适应这种周期性变化,形成了生物节律。

生物体内调节生物节律的机制称为生物钟。从简单的细菌到植物、动物都有生物钟。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

生物钟调控着一些关键机能,如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以及新陈代谢。例如,到了夜晚,人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增多,可以帮助人安然入睡,但在白天褪黑素分泌减少,又让人以饱满的精神去工作。而且,褪黑素也能调整时差、缓解压力、解决情绪失调,并且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能中和并清除自由基。所以褪黑素也被视为一种生物钟。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其晚上分泌得多,白天分泌得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

下图所示为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

 

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褪黑素的分泌是由反射活动产生的结果,此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___________,调节生物钟的中枢是_________________

2)褪黑素由松果体分泌后,经_______运输到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褪黑素会反过来影响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这种___________调节方式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3)有人喜欢长期熬夜玩手机或电脑,试结合上文提出对工作和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_______

30、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假若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该出现的是[4]和[______](填序号)。

(2)如果具有图2结构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则逐渐消失的结构为______(填序号)

(3)硝化细菌细胞中具有图2细胞的哪种细胞器?______(填序号)。

(4)若这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人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会感到酸痛,这是由于图2细胞中的______(填序号)产生了乳酸,其反应式为:______

(5)图1细胞能否用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______。原因是______

31、12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 ]_____________供给。

2)与图1相比,图2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

3)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图2中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放射性出现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编号和箭头表示)

4)图2细胞中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 ]_____________

5)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维持图2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2、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对比研究了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甲图),图乙表示复合种植园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丙表示能量流经 F 营养级的示意图(abc 表示能量)。请据图回答:

1)据图甲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降低了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2)图乙中缺少的箭头是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 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3)图甲复合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对应图乙的__________成分(填字母)。

4)图丙中能量b 用于__________。若被 F 摄入的能量为 m kJ,其粪便量中能量为n kJc1 中的能量为 e kJb 的能量为 f kJ,则最终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是__________

5)假设图中的 D 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