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春化作用可能与赤霉素有关
B.环境中的红光、蓝光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非常关键的
C.光敏色素在植物的成熟组织细胞内含量丰富
D.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以下对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在制造有机物时,所利用的能量类型可能不同
B.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来分解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
C.动物的食性越杂,其种群数量波动幅度越大
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
4、“NDM-1” 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超级细菌,该细菌具有极强的抵抗抗生素的能力。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
B.“IDW-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一样都有染色体
D.“NDN-1 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5、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不具有生物膜系统,小肠黏膜属于生物膜系统
B.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很相似,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C.高尔基体膜与核膜、细胞膜直接相连,使生物膜在结构上紧密联系
D.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如叶绿体内膜凹陷形成嵴
6、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一段时间后水疱会自行消失。下列有关水疱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B.水疱成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C.自行消失是因水疱中的液体可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疱形成和自行消失可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7、甲、乙两图均为连续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图示,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甲中的a、乙中的B→A时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甲中的b、乙中的A→B时细胞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C.图乙中细胞周期可以是A到B再到A
D.图甲中a是分裂间期,b是分裂期
8、下图为DNA分子结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磷酸
B.②是核糖
C.③是碱基
D.④是氢键
9、关于细胞衰老的机制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假说,其中“端粒学说”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假说之一。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在正常体细胞中,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当缩短至一定程度时细胞停止分裂而走向衰亡。然而在某些细胞中发现了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在端粒受损时端粒酶能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端粒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
B.恶性肿瘤细胞中可能存在较高活性的端粒酶
C.大肠杆菌中的端粒会随其增殖代数的增多而缩短
D.通过激活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有望延缓细胞衰老
10、下表是某兴趣小组对某公园中柏木密度的调查结果(单位:株/100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第5组 | 第6组 | 第7组 |
样方1 | 21 | 23 | 16 | 15 | 17 | 16 | 18 |
样方2 | 18 | 16 | 12 | 13 | 24 | 16 | 31 |
样方3 | 17 | 19 | 17 | 19 | 22 | 23 | 15 |
A.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中的物种丰富度剧烈波动
B.第7组结果偏差大,可能是计数时计数方法不对
C.取样时要在柏木密集区并用等距取样法取样
D.样方面积越大,则样方数越多、种群密度越大
11、下列不属于荒漠生物群落的特征的是( )
A.仙人掌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开放
B.动物表皮外有角质鳞片、减少水分蒸发
C.爬行动物以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D.某些植株矮小但根系发达
12、如图为pH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胆碱酯酶的活性最强
B.必须在37.5℃条件下测定酶活性
C.测定酶活性时,必须保证反应底物足够
D.降解蛋白质可同时加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
13、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 )
A.肌肉
B.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C.腺体
D.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14、电鳐一次放电电压可达300-500V,足以把附近的鱼电死。据计算,1万条电鳐的电能聚集在一起,足够使1列电力机车运行几分钟。电鳐的发电需要消耗体内的ATP。如图是ATP的结构及合成与水解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2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特殊化学键断裂释放出能量和磷酸
B.电鳐细胞中图2反应向左进行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迅速,细胞中储存少量ATP
D.图2反应向右进行时是放能反应,与其它放能反应相关联
15、CLAC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钙超载的保护机制,该通道依赖的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浓度并形成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主动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当内质网中的钙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四聚体解聚,钙通道活性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MCO1蛋白缺陷的细胞可能出现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上升,影响其功能
B.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过程,有利于维持内质网中的钙浓度相对稳定
C.钙离子与相应蛋白质结合后,导致肌肉收缩,表明钙离子具有能量转换作用
D.钙离子通过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时,不需要与四聚体结合
16、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据此,对Mn2+的作用正确的推测是( )
A.调节细胞的渗透压,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B.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对硝酸还原酶发挥功能有重要作用
C.Mn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Mn2+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
D.硝酸还原酶发挥作用需要被激活,Mn2+是该酶的活化剂
17、下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产物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可能会导致①过程减慢
B.光合作用产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进行转运
C.④过程受阻会使叶绿体中NADPH的量减少
D.Pi转运蛋白可介导磷酸和丙糖磷酸的反向转运
18、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递质的降解酶,其抑制剂(MAOID)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AOID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兴奋在患者体内的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B.单胺类递质与蛋白M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兴奋,最终膜内Na+多于膜外
C.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使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量增大
D.可选用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回收或分解过程的药物来治疗抑郁症
19、对于真核生物来说,有丝分裂是其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和马蛔虫受精卵都可以用来观察有丝分裂现象。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都可以观察到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中期都可以观察到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C.在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一般比分裂间期的细胞多
D.在视野中找到中期细胞后,可持续观察有丝分裂后续过程
20、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 )
A.数学模型
B.概念模型
C.物理模型
D.以上都不是
21、生物个体发育与有性生殖的过程如图1,其中①∼③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利用图2所示的小桶和小球可模拟生物有性生殖中基因的遗传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四个小桶中的小球数量需要相同,以控制无关变量
B.每次取出的小球需放回原小桶且混匀后再开始抓取
C.从Ⅰ和Ⅱ中抓取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②过程
D.从Ⅱ和Ⅲ中抓取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③过程
22、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研究小组对某自然保护区某林窗内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类型 | 植物物种种类/种 | |||
0~10年 | 10~20年 | 20~30年 | 30~40年 | |
藤本植物 | 3 | 0 | 0 | 0 |
灌木 | 22 | 1 | 1 | 0 |
乔木 | 23 | 26 | 20 | 10 |
A.研究的0~40年,林窗内物种的发展变化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B.林窗内藤本植物和灌木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在与乔木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窗内栖息的动物种类会逐渐增加,食物网会越来越复杂
D.当林窗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定期适量采伐可能会有利于提高物种丰富度
23、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植物细胞都不具有结构A
B.结构C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相同
C.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是因为有结构I
D.图的下半部分可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24、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保证严谨性,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需要重复实验
B.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农田中植株上蚜虫和跳蝻的密度
C.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先滴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D.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弱,因此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5、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 1.4 g |
Na2HPO4 | 2.1 g |
MgSO4·7H 2O | 0.2 g |
FeCl2 | 0.1 g |
X | 1 g |
维生素 | 微量 |
琼脂 | 15 g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 100 mL |
(1)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此培养基中的成分 X 除了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__________和_______,该培养基从功能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调节 pH 在__________步骤后;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
(2)图1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 B 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运用 A 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__。
(3)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已知每个计数室由 25×16 =400 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 0.4 mm3,观察到图 2 中该计数室所示 a、b、c、d、e 5 个中格共有酵母菌 80 个, 则 1 ml 样液中约有酵母菌__________个。
26、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l:2:1,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后,该种群______(是/否)进化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
2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利用水中蒸馏法可从薄荷的新鲜茎叶中提取薄荷油。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法、压榨法和___________等。提取薄荷油可以用水蒸气蒸馏法,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蒸馏时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品质,例如_________(写出两点)。
(2)提取薄荷油的过程中,水蒸气蒸馏后得到的乳浊液是_____________。若想得到纯净的薄荷精油,需向乳浊液中加入NaCl,目的是____________。向分离的油层中加入_________可以除去其中的水分。
(3)从橘皮中提取橘皮精油时不宜采用水中蒸馏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8、拟南芥由于植株小、结实多、生命周期短、遗传操作简便,近四十年来由田野里不起眼的小草成为植物研究领域最耀眼的明星。如图甲、乙是拟南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H2O、CO2消耗的场所分别是 、 。乙图中CO2产生于第 阶段(填图中序号)。
(2)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乙图特有的步骤是 (填序号),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产物是 。
(3)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
①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集中在0.2~0.6μmol·m-2·s-1范围内,在300s时CO2 量达到2.2 μ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大约是 μmol·m-2·s-1。
②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 技术进行探究。
29、蚯蚓是良好的蛋白质饲料,可促进畜禽生长,也可作药用,蚯蚓还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增加作物产量。某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如图所示,其中N1~N7表示能量值。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人们将蚓粪作为有机肥施用到农田、果园中,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
(3)已知净同化量指的是用于营养级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则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的值是_________。农作物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效率_________(填“是”或“不是”)(N7/N1)×100%。原因是____________。
30、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2)体液②与①比较,明显减少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
(4)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与箭头表示)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图中_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____。
31、(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能使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属于同一种酶
B.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和抗生素
C.动物细胞培养时一定都需要添加血清
D.作为运载体必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相同的限制酶切割位点
(2)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 ,具体过程是在______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条件,诱导其组织经过 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化学试剂一般是 。
(3)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 后,再经过 产生后代的过程。
(4)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请写出与沼气工程结合的生态农业遵循的主要基本原理(至少答两项): 。
32、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如图所示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 ,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 。
(2)在正常情况下,抗体主要分布在【 】 ,而发生过敏反应时,【 】通透性会增强。
(3)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此病主要是影响人体的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4)若图示是肝脏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制取相当于图中【 】 液体,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 。
(5)胰腺组织细胞可以分泌胰液、 和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