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香港高考生物第一次质检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铜代谢异常症患者无法吸收或利用铜离子,严重影响正常发育。血浆中的铜95%存在于铜蓝蛋白中,该蛋白会影响铜和铁的代谢,同时还具有抑制膜脂质氧化的作用。若铜蓝蛋白减少,会使铜离子在体内蓄积,从而导致中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量元素铜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人体缺铜可能会导致血红蛋白的合成量减少

C.通过大量摄取含铜高的食物可以避免患铜代谢异常症

D.若人体内铜蓝蛋白含量减少,可能会导致细胞膜功能异常

2、北方某城市的最低气温约为零下16 ℃,园林绿化部门对大叶黄杨、法国冬青、金叶女贞三种备选绿化树木进行了低温试验(相对电导率越高,细胞受低温损伤程度越严重)。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植物中,大叶黄杨更适合做该市的绿化植物

B.低温会使膜结构受损,细胞膜的通透性下降

C.三种植物抗低温能力不同是由其遗传特性决定

D.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降低,三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均增加

3、科学家切断某动物脊髓与脑的联系,一段时间后,由大脑控制的躯体随意运动不能进行,而屈肌反射增强,伸肌反射减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屈肌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

B.脑和脊髓中,存在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中枢

C.该动物不能发生膝跳反射,针刺足部无感觉

D.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存在分级调节

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细胞质中有ATP分布而细胞核中没有

C.所有活细胞中都存在ATP与ADP的转化

D.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使载体蛋白磷酸化

5、自然选择有三种类型,①稳定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保留中间类型;②分裂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按照不同方向保留,淘汰中间个体;③单向选择:在种群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三种自然选择类型建模分别对应图1~3。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B.②中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可能形成两个物种

C.三种自然选择类型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③中种群发生的不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6、下列哪一项不是种群的特征(       

A.种群密度

B.年龄结构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性别

7、阿米巴痢疾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病因是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自身分泌的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引发阿米巴痢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痢疾内变形虫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分泌蛋白分解酶

B.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

C.痢疾内变形虫最终“吃掉”肠壁组织细胞, 与溶酶体作用有关

D.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减少摄食不洁食物,可以预防阿米巴痢疾

8、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某一营养级生物在一段时间内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未被利用

a.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b.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c.流向分解者

A.若该营养级代表绿色植物,b+c+d为这一段时间内的净光合产量

B.c包括本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及下一营养级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

C.d代表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若该营养级代表圈养的肉牛,圈养使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增加

9、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CO2大约在6时含量最高,18时含量最低

B.甲植株在18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植株乙bc段因午休现象,使得光合速率降低,小于呼吸速率

D.若生活在热带地区,则甲植株生长的更好

10、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1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1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42

B.a,21

C.大于a,21

D.小于a,21

11、多酶片属于口服助消化类药物,它是由肠溶衣包裹的胰酶与糖衣包裹的胃蛋白酶制成的双层包衣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包衣片内层为胰酶,外层为胃蛋白酶

B.建议用温水送服

C.多酶片起作用时不消耗ATP

D.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酶活性不会发生改变

12、ATP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细胞中,且在一定生理时期内含量较为稳定,因此利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能快速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细菌数量,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荧光素被氧化的过程是吸能反应

B.荧光检测仪测得的荧光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细菌数量的多少

C.ATP不是细胞内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D.在代谢更旺盛的细胞中,其ATP的含量往往更多

13、抑郁症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认知功能迟缓等症状。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功能亢进的生理变化,血浆中的糖皮质激素浓度明显增高,突触前膜上的5-羟色胺(5-HT)转运体数量增多。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作为抗抑郁药;氟氧苯丙胺和单胺氧化酶MAO(催化5-羟色胺氧化为5-羟色醛)抑制剂也是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

B.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可参与调节机体有机物的代谢

C.患者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突出间隙的5-HT的浓度升高

D.氟氧苯丙胺和MAO抑制剂都是通过增加突触间隙的5-HT浓度治疗抑郁症

14、霉变的花生种子中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核糖体从内质网上脱落,这一结果不会直接影响人体细胞中合成(       

A.血清中的抗体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C.染色体中的蛋白质

D.溶酶体中的水解酶

15、反馈调节对于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过程中尿道的尿液可刺激后尿道感受器产生兴奋,加强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活动

B.草原上狼和野兔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C.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的增加促进性激素的释放

D.当血管受损时,受伤的组织会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刺激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从而使受伤的组织释放更多的血小板激活因子,形成血栓

16、尿崩症是指中枢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缺乏)和肾源性尿崩症(肾脏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缺乏)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出现障碍而引起疾病的统称。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源性尿崩症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要高

B.抗利尿激素与Р蛋白结合后,Р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激活G蛋白

C.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功能

D.持续静脉注射质量浓度为20%的葡萄糖溶液,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减少

17、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时,原苔藓阶段的植被全部消失

B.火山岩、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气候和环境条件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会发生变化

18、嫩肉粉中的酶能够对瘦肉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使瘦肉口感鲜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嫩肉粉在炒肉过程中加入能使瘦肉口感鲜嫩

B.嫩肉粉中的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嫩肉粉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酶是淀粉酶

D.嫩肉粉中的酶水解有机物时提供的能量有利于瘦肉变熟

19、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白色箭头可表示能量流动过程

B.②表示热能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一般需要通过①过程从外界获得能量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借助生物之间的捕食过程相伴进行

D.若图中物质循环表示碳循环,则碳在③④⑤过程的传递形式主要为含碳有机物

20、细胞膜的功能由它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人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B.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C.分布在膜两侧的糖被与信息传递有关

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蛋白质的运动有关

21、2022年1月,科学家宣布在脂肪组织中发现了胰岛素之外的第二种快速降糖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本质为蛋白质)。该激素和胰岛素一样都能通过抑制脂肪分解来调节血糖,但具体作用途径不同。此外,FGF1还具有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效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GFI可通过与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抑制脂肪分解,进而降低血糖

B.FGF1可能是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的量来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C.FGF1的发现可为胰岛素抵抗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D.可通过定期注射适量的FGF1来治疗糖尿病

22、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

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

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

23、下列关于免疫失调及免疫学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有(  )

①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免疫缺陷病

②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使用免疫抑制疗法

③肥大细胞可直接识别过敏原并释放组胺引起过敏反应

④免疫缺陷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或缺陷导致

⑤白细胞识别异体器官细胞表面的HLA可能导致移植失败

⑥利用免疫学原理检测肿瘤标志物属于免疫治疗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24、下图表示细胞中某结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是DNA的合成场所

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物质组成是相同的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二、非选择题(共8题,共 40分)

25、科研工作者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35S、18O、和14C对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成分做了如下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噬菌体成分

35S标记

未标记

14C标记

大肠杆菌成分

32P标记

18O标记

未标记

(1)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是_______。一般的说,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_______(填“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或“不一定含有”)14C。

(2)假设在第一组实验中,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______

(3)第二组与第三组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填“沉淀物”“上清液”或“沉淀物和上清液”)

(4)若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噬菌体标签脱落,无法辨别,请设计实验进行鉴别,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含量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图丁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_______(能/不能)利用图甲②区细胞为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b段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b至a的生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丙图中______所示的情况。

(4)图丁所示细胞的上一个时期细胞中含有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______个DNA分子。

27、如图为绵羊“多利”的克隆过程。

(1)写出图中①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________

(2)实施细胞工程①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多利”面部的毛色是________________,请根据遗传学原理说明判断根据:________________

(4)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培育成功,证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________________

 

28、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引起腹泻,其进入人体细胞后RNA能直接进行复制。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细胞、_____________和免疫器官组成,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胰腺中,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_____________ 。婴幼儿通过食物感染RV时,胃酸和小肠粘膜对病毒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

2RV进入人体后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______。从而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原抗体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_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真核细胞中,阶段的场所是 ,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Ο2来自于Α   的分解。

(2)光合作用过程包括   两个阶段,其中阶段为阶段提供的物质是 B C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包括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 2点)。

 

30、为探究水和氮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小麦植株随机均分成三组,在限制水肥的条件下做如下处理:①对照组;②施氮组,补充尿素;③水+氮组,补充尿素的同时补水。检测小麦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生理指标

气孔导度/(m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RuBP羧化酶活性/(μmol·h-1·g-1

光合速率/(μmol·m-2·s-1

对照组

85

9.8

316

6.5

施氮组

65

11.8

640

8.5

水+氮组

196

12.6

716

11.4

(1)为了检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以用____________提取小麦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提取光合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__法分离出叶绿素。

(2)小麦吸收的氮可用于合成光合作用所需要的____________(写出2种)。实验中,相比对照组,施氮组光合速率更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施氦肥的同时补充水分,小麦的光合速率会更大,试从水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31、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填序号)。图2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段变化相同。

(2) 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__。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__

(3) 3细胞中有__对同源染色体,__个染色体组,在前一时期是______

 

32、(一)苹果树腐烂病由真菌感染引起,为了寻找生物防治该病的途径,研究者拟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的芽孢杆菌,实验流程如下图。请回答:

(1)配制培养基时,培养基的灭菌应该在倒平板_______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

(2)图中①过程取5g土壤加入45mL无菌水中充分振荡得到10-1的土壤稀释液,进行系列稀释后,用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到培养基上。在接种过程中,下列选项无需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玻璃刮刀                    ③显微镜                    ④接种环                    ⑤移液器

(3)接种后在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根据菌落特征鉴别出芽孢杆菌并进一步纯化。目的菌筛选时,应将芽孢杆菌接种于________________(填“A”或“B”)处,培养3~5天,筛选出抑菌率最高的菌株。

(4)与化学防治相比,该生物防治方法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只需答出一点)

(二)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其血清中存在多种抗体,其中以SSB抗体特异性最强。科研人员为生产SSB抗体的检测试剂,利用基因工程获得重组SSB蛋白,流程如下,请回答:

(5)利用RNA通过①过程获得cDNA需要______________酶。通过PCR技术扩增SSB基因的前提是要有_________________,以便合成引物。为与PET41a质粒连接,获得的目的基因A两端要含有______________,酶切位点。

(6)获得含SSB基因的重组质粒后,进行如下实验切割原质粒和重组质粒,获得片段大小如表(1kb=1000碱基对),分析数据,计算可得SSB基因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与人基因组文库中的SSB基因相比,通过①过程获得的SSB基因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限制酶

EcoRI

BamHI和XhoI

原质粒

8.1kb

2.7kb、5.4kb

重组质粒

3.4kb、5.0kb

未做该处理

(7)②过程目的是将重组质粒转染到处于_________________的大肠杆菌内,并接种于添加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收集菌落进行鉴定,将阳性菌落进一步纯化后将菌体破碎处理,筛选得到重组SSB蛋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