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株洲高考生物第二次质检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在我国西北地区,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瓜果往往特别甜。这是因为(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糖类物质积累多

B.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糖类物质积累少

C.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糖类物质积累多

D.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糖类物质积累少

2、人体细胞中,由 A、G、T、C、U 五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A.4 种

B.5 种

C.6 种

D.8 种

3、下列不能体现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是(       

A.性激素具有调节作用

B.血红蛋白具有运输的功能

C.胰岛素可以调节生命活动

D.头发中的蛋白质纤维能组成细胞的结构成分

4、下列为达成实验目的而进行的相应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将解离后的根尖放入甲紫染液染色

B

除去粗提DNA中的蛋白质杂质

在DNA溶液中加入等体积预冷的酒精

C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

用苏丹Ⅲ染色后,再用酒精洗去浮色

D

诱导外植体脱分化为愈伤组织

在MS培养基中添加所需植物激素

A.A

B.B

C.C

D.D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洋葱根尖细胞和蛙的受精卵细胞明显的区别是(       

A.洋葱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出现了赤道板

B.蛙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C.洋葱根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了核膜和核仁周期性消失和出现的现象

D.蛙的受精卵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6、据图所示,在“■”处插入电极,两个相邻神经元上安放电表I、II,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Q点,电表I的指针向右偏转

B.刺激P点,电表I的指针发生向左偏转

C.刺激Q点,电表I和电表II的指针偏转方向不同

D.刺激R点,电表II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求偶,这是一种行为信息

B.对动物生长有调节作用的生长激素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

D.生物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可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8、图乙表示图甲所示反应过程(发生在生物体中)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也可以是乳糖

B.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化学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C.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温度①>②>③

D.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底物浓度一定时,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酶浓度①>②>③

9、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

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

C.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均产生CO2可观察并比较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时间长短

D.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10、关于细胞膜分子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分布在细胞膜表层的蛋白质不是均匀对称的

C.细胞膜上的所有蛋白质、磷脂分子都不可以运动

D.细胞膜上一些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可以和多糖结合

11、甲岛上某种昆虫(性别决定为XY型)的体色是由基因B/b决定的,雌雄个体数基本相等,且可以自由交配。下图表示甲岛上该种昆虫迁到乙、丙两岛若干年后,调查到的相关体色基因的种类及其频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B1、B2均是B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B.乙、丙岛上该昆虫的基因库一定发生了改变

C.若体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甲岛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16%

D.引起乙、丙两岛上昆虫进化的因素可能涉及自然选择、突变、迁入和迁出等

12、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个体数量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变动调节恢复至平均密度以适应密度限制。以下不种群针对密度效应进行变动调节的是 (       

A.池塘内的锥体螺在密度过大时产卵少,繁殖率低

B.蝌蚪在密度过高时产生一种毒素,能限制蝌蚪的生长

C.玉米种植密度过大会降低单株产量

D.针对密度效应,种间关系,尤其是捕食关系使种群变动过程中趋向恢复至平 均密度

13、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B.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

C.乙酰胆碱和激素可存在于C中

D.D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和糖原等物质

14、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了外来物种入侵现象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属于行为信息

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描述的是互利共生关系

15、向稀释的鸡蛋清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颜色变化为(  )

A.蓝色

B.紫色

C.砖红色

D.橘黄色

16、水稻叶肉细胞中,下列生理活动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CO2的产生

B.ATP的合成

C.NADPH的消耗

D.O2的消耗

17、生物科学发现史上有很多以狗为实验材料的经典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巴浦洛夫发现每次给狗喂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属于条件反射

B.斯他林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另一只狗的血液中,结果引起了胰液的分泌,命名提取液中的化学物质为促胰液素,进而发现体液调节

C.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液管结扎至胰脏萎缩后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结果狗不出现糖尿病症状,发现了胰岛素通过胰管分泌释放

D.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

18、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出现让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与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C.精子和卵细胞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识别和结合,不需要信号分子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实现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19、生物的体细胞能够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衰老死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为研究决定细胞衰老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方案应是(       

A.去掉细胞核,观察单独的细胞核细胞质的存活情况

B.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观察发育长大的动物生活年限

C.交换年幼和年老细胞的细胞核,观察交换后细胞的衰老情况

D.将完整的年幼和年老的细胞融合,观察重组细胞衰老的情况

20、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野生狼是该地野生马鹿的主要捕食者,马鹿的取食则会影响区域内三角叶杨的生长。在1998~2001年期间,研究者在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左列图)和被捕食风险高(右列图)的地方,分别测定了被啃食的三角叶杨所占比例(上排图)与三角叶杨平均植株高度(下排图)。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马鹿被捕食风险高区域中的三角叶杨的生长比在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区域更困难

B.马鹿被捕食高风险高区域内被啃食的三角叶杨所占的比例的变化趋势与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区域内相同

C.若在2001年向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地区引入狼,可以使该地区马鹿对三角叶杨的啃食强度逐渐下降

D.如果从该生态系统中移除狼,则三角叶杨的生长将明显加快

21、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级消费者包括狐狸、吃虫的鸟和肉食昆虫

B.狐狸在该食物网中占据第四和第五营养级

C.若草食昆虫突然减少,则兔的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D.吃虫的鸟与肉食昆虫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22、如图表示B细胞和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过程。BCR和TCR是分别表达于B细胞和T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B细胞通过BCR识别抗原,T细胞通过TCR识别抗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细胞和T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B.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

C.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

D.若BCR基因发生突变,B细胞可能无法识别抗原

23、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1快数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成熟红细胞膜上无SGLT1载体蛋白

B.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消耗能量

C.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可以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

24、mRNA疫苗在新冠病毒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为该疫苗作用机理的局部模式图,其中①②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浆细胞识别抗原后合成和分泌抗体

B.②过程中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将其清除

C.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和监控功能

D.抗原肽经呈递可引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二、非选择题(共8题,共 40分)

25、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在农村,泡菜的制作方法是:先对新鲜的蔬菜进行整理、清洁,然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过的泡菜坛中,再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适宜环境温度为28~30 ℃。请回答: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

(2)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A.乳酸菌+假丝酵母 B.乳酸菌+醋化醋杆菌 C.酵母菌+霉菌 D.酵母菌+醋化醋杆菌),这些微生物利用蔬菜中的糖类和其他物质进行发酵,产物有____________等,其中也包括亚硝酸。

(3)某同学想测定制作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需要先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绘制______________,再通过测定泡菜匀浆的______________进行计算。

(4)若要获得优良乳酸菌菌种,纯化菌种时,更易分离得到单菌落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培养时还需提供________条件。

(二)干扰素是抗病毒的特效药,干扰素基因缺失的个体,免疫力严重下降。科学家设计了以下流程,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的患者进行基因治疗。请回答:

(1)上图中进行的是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基因治疗,①过程中利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手段称为________。若导入的干扰素基因序列为已知,则可通过________获取。

(2)ES细胞是由囊胚中的____________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具有____________性,可以将其培养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在培养过程中常被用作饲养层细胞的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上述操作中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②操作体现了上皮细胞具有全能性

B.③过程可以用农杆菌转化法进行基因导入

C.完成基因导入的细胞就具有了合成并分泌干扰素的能力

D.基因治疗依据的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

 

26、(六)回答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问题。

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组神经遗传病,病情严重者可见小腿和大腿下1/3肌萎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CMT的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现对甲、乙两个家系的CMT遗传进行了诊断。

1. 甲家系中,共有12名成员有症状且均为男性,该家系无男传男现象,女性携带者没有症状,则初步考虑甲家系的CMT遗传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甲家系的致病基因分析得知,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患者CX32蛋白中第205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由此造成蛋白功能异常。则造成这种异常的基因突变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A. 基因中插入一个碱基   B. 基因中替换了一个碱基

C. 基因中缺失一个碱基   D. 基因中替换了一个密码子

18是乙家系的CMT(G/g)遗传图谱,其中Ⅱ-3是纯合子。

3. 分析甲、乙两个家系遗传特点,乙家系遗传特点与甲家系遗传特点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

A. 男女均有发病   B.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C. 儿子的致病基因只来自母亲   D. 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4. Ⅱ-5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Ⅱ-5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_____个致病基因。

5. Ⅱ-10和Ⅱ-11欲再生育一个孩子,可先进行____________,从而估计CMT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

 

27、PCR技术是模拟体内DNA复制的方式在体外选择性地将DNA某个特殊区域进行扩增的技术。DNA扩增过程的产物有长产物片段和短产物片段两种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具有方向性,通常将其羟基末端称为3端磷酸基团末端称为5端。DNA复制时子链延伸的方向是__________(填“5′→3′”或“3′→5′”)。由于DNA聚合酶不能直接催化两个单核苷酸之间反应,因此DNA复制需要一段单链DNARNA作为___________

2)如果扩增序列为下图所示的两段序列之间的DNA片段请从下表列出的引物中选出一对合适的引物___________

5′- GACCTGTGGAAGC…… CATACGGGATTG-3′

3′- CTGGACACCTTCG…… GTATGCCCTAAC-5′

引物Ⅰ

引物Ⅱ

5′-GACCTGTGGAAGC

A

5′-CATACGGGATTG

5′-CTGGACACCTTCG

B

5′-GTATGCCCTAAC

5′-CGAAGGTGTCCAG

C

5′-GTTAGGGCTTAC

5′-GCTTCCACAGGTC

D

5′-CAATCCCGTATG

 

3)下面为某同学利用PCR仪进行PCR的操作步骤请完善相关步骤内容。

a.按配方准备好各组分。

b.用微量移液器向微量离心管中依次加人各组分:模板DNA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_______、引物、缓冲液等。

c__________使反应液集中在微量离心管底部。

d.将微量离心管放入PCR仪设计好PCR仪的循环程序。

e.进行PCR反应。

4PCR的产物片段中,只有______________才是符合要求的目标产物。若将一个源DNA进行PCR反应,从理论上推测第30轮循环产物中不符合要求的DNA片段有___________个。

28、生长素是植物体的激素,可调节植物多项生命活动,结合生长素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是在细胞内由___________ 合成的,植物茎、根、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提供暗室中萌发的马铃薯嫩茎、生长素类似物如α萘乙酸、琼脂块、砂盘、小刀等器材。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并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方法:马铃薯带芽茎段扦插在砂盘上,上端安放含生长素类似物的琼脂块。

实验操作:

a .配制能抑制(1000×10—6)和促进(50100×10—6)马铃薯嫩茎生长的α~萘乙酸溶液,制作成A(高浓度)和B(低浓度)以及C只含清水三种(组)琼脂块。

b .切取3根(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铃薯嫩茎段,将3根(组)嫩茎段扦插在同一砂盘中(固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实验的检测结果)(2分)

 

29、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B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每隔一定时间,______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__激素。

30、如图所示为植株繁殖的四种人工育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单倍体植株通常的获取方式是 。若图中单倍体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A有4个染色体组,则过程所用化学试剂的作用是

2若想在C过程中获得突变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植株,应用物理诱变或化学诱变的方法处理 。若要获得水稻的人工种子,则应选用图中的   结构,该结构与正常受精卵形成的   有类似的结构和发育过程。

3若D为胡萝卜一羊角芹,过程最常用的诱导剂是 ,融合依据的原理是   。在融合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成分通常包括琼脂、无机营养、有机营养和 等。

 

31、某二倍体小豆是一种自花传粉植物,其粒色由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研究人员用不同粒色的纯合小豆做了以下两组杂交实验。

甲组:淡褐色×白色→F1全为淡褐色→F2淡褐色:红色:白色=9:3:4;

乙组:淡褐色×红色→F1全为淡褐色→F2淡褐色:红色=3: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控制小豆粒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甲组F2代白粒小豆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若让这些植株全部进行自交,F3代白粒小豆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3)若将乙组F2代红粒小豆植株自交,F3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原因是____________

32、苹果干腐病是一种名为茶藤子葡萄座腔菌真菌引起的疾病。病菌通常由枝条伤口入侵感染,在伤口处形成溃疡。某中学的科研小组计划分离出该真菌,并进行药物防治实验,为苹果干腐病的防治提供合理的建议。经过查阅资料,确定了分离时所用的PDA培养基配方,如下表所示:

物质

马铃薯

葡萄糖

自来水

氯霉素

含量

200g

20g

1000mL

0.3g

 

该真菌在上述PDA培养基上生长时有特定的形态特征:辐射状白色匍匐菌丝,绒毛状。

(1)要获得菌落,则上表中还应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氯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化、_____________、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__________,以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2)用剪刀从染病枝条溃疡处剪取1×1cm2的患病组织,并用0.1%的升汞进行消毒,置于培养基中心,在合适条件下进行培养,共培养五组。待菌落形态特征稳定后,用___________法将该致病菌分别转移至含有等量0.5%苦水碱剂、40%福美砷、清水的上述PDA培养基中进行抗药性实验,并每隔24h记录一次最后划线区域的菌落数目:

①选取____________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的菌落数目。

②记录结果如下:

小组

0.5%苦水碱剂

40%福美砷

清水

菌落数目

2

8

17

 

从结杲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能很好的抑制该真菌的生长,适合防治苹果干腐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