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 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③ 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④ 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⑤ 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 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2、细叶榕的种子被鸟吃掉,随同粪便一起排出落在了红壳松的树干或枝丫处后,种子就会萌发生根,并从红壳松中吸取养分,之后幼苗长成粗壮的灌木状缠绕在红壳松上,依靠红壳松的支撑爬到雨林高层接受光照,最终将红壳松缠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叶榕借助红壳松争夺更多的光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细叶榕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和红壳松的关系是寄生和种间竞争
C.鸟粪便中的能量不会随分解者的作用再次进入植物体内
D.小杜鹃鸟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是小杜鹃鸟的生态位
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C.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
D.乙烯是在植物体特定部位产生,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4、下列有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B.若昆虫的种群数量超过K值,非密度制约因素作用会增强
C.持续38℃高温可以引起蚜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属于影响人口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5、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模拟夏季一天中的光照强度,测算出苦菊幼苗的总光合速率变化,如图所示:a→b→c→d 表示 6 点至 12 点苦菊幼苗的总光合速率变化情况,d→e→b→a 表示 12 点至 19 点苦菊幼苗的总光合速率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 a 点时叶肉细胞的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则苦菊幼苗干重不变
B.若 b 点时,突然增强光照强度,短时间内苦菊幼苗叶肉细胞 C3 含量增多
C.c 点与 e 点总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光合产物积累抑制了光合作用
D.c 点对应一天中幼苗的总光合速率最大,此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也最大
6、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进行采集
B.装置①中的金属筛网能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C.装置②主要用于采集体型较大的小动物
D.装置②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置于70%的酒精中
7、短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量、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运动强度b时,乳酸含量是氧气消耗量的1/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肌细胞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B.运动强度为b时,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
C.运动强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有氧呼吸的消耗量相等
D.运动强度为c时,无氧呼吸增强,但有氧呼吸仍为主要能量供应途径
8、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下列关于该保护区中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和冷箭竹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同
B.大熊猫的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大熊猫、冷箭竹和其他动植物共同形成一个群落
D.保护区内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的形成、维持与运转都以细胞为基础
9、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如图甲所示)在人工合成DNA体系中,可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形成焦磷酸和双脱氧核苷酸并释放能量,双脱氧核苷酸可使DNA子链延伸终止。在人工合成DNA体系中,加入适量某单链模板、某一种双脱氧核苷三磷酸和四种正常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反应终止时对合成的不同长度子链进行电泳,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dNTP、dNTP和ATP的组成元素相同,都含有2个具有较高转移势能的化学键
B.ddNTP可与模板链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但其3′—C上无—OH,导致子链延伸终止
C.DNA复制时需消耗能量,因此人工合成DNA体系中必须加入ATP以供能
D.根据图乙推测,该人工体系中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3′—ATGATGCGAT—5′
10、一位动物学家正在研究一种狮子的种内关系,一位农学家正在研究水稻的丰产措施。他们研究的对象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层次( )
A.种群和群落
B.物种和种群
C.种群和生态系统
D.群落和生态系统
11、科学研究发现,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后,囊泡膜既能以“完全坍塌’’的方式融入突触前膜,也能以“触一弹”的方式迅速脱离突触前膜回到轴浆,并装载神经递质成为新的突触小泡,这两种方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是生物大分子,只能以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
B.以“触一弹”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后的囊泡可循环利用
C.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神经元兴奋
D.通过检测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变化,不能区分神经递质的两种释放方式
12、下图1为某神经纤维局部示意图,将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当受到刺激后可测量到膜外电位。图2表示神经纤维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电位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要测量静息电位的大小,需将图1中的电流表两极分别置于膜内和膜外
B.图2中从A到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消耗能量
C.受刺激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在机体内,若刺激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时,会发生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之间的转变
13、蝴蝶被誉为“会飞的花朵”,是一类非常美丽的昆虫。蝴蝶的体色有多种,常见的颜色为黑色、黄色、红色、花斑色和白色。科研人员对蝴蝶体色的遗传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蝴蝶的体色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决定
B.蝴蝶种群中能够得到F2实验结果的亲本组合一共有6种
C.F2黑色个体中共有基因型18种,其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有6种
D.若F2中纯合红色和花斑色蝴蝶杂交,子代再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黄色占9/16
14、在真菌及其他高等动植物中存在一种“跳跃基因”,对生物进化有较大影响。该基因能够从染色体原位点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插入同一条染色体或不同染色体的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跳跃基因的存在可增加遗传多样性
B.跳跃基因的存在不能改变种群基因库大小
C.跳跃基因的存在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D.跳跃基因的存在为物种骤变提供了有力证据
15、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可恢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肝移植排斥反应导致大鼠的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为探讨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具有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肝脏移植的必要条件是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完全相同
B.受者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对移植肝脏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C.实验结果表明,S蛋白能够抑制大鼠的肝移植中发生的免疫排斥
D.进行肝脏移植术后要注意需要补食增加免疫力的中成药
1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作物的中耕松土、黏土的掺沙等,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B.在贮藏苹果等果实时,外界氧气浓度越低越好
C.番茄装箱时罩以塑料膜,补充氮气可以延长贮藏时间
D.种子贮藏容易发霉腐烂与种子上附有的微生物迅速增殖有关
17、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白菜叶细胞分别制成装片,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果是
A.前者吸水破裂,后者发生质壁分离
B.前者失水皱缩,后者发生质壁分离
C.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也发生质壁分离
D.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复原
18、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中,不会发生( )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少量的[H]
B.丙酮酸在线粒体中分解为酒精和CO2
C.有机物氧化分解
D.生成ATP
19、某学生利用菠菜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并在滤纸条上得到如图所示的4条色素带。下列与该实验原理及结果相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研磨充分
B.可用蒸馏水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D.叶绿素a的颜色是黄绿色
20、用新鲜菠菜叶片开展“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B.研磨时加入CaO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C.研磨时添加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
D.分离色素时不能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21、香木莲属濒危树种,其原产地温凉湿润。为更好地引种保护,检测了香木莲幼苗在引种地夏季晴朗的白天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还可利用氧气的释放速率作为本实验的检测指标
B.香木莲在8:00时积累有机物最多
C.12:00时Pn低可能与气孔关闭有关
D.在夏季中午对幼苗适度遮光,可提高引种保护的有效性
22、下列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时需用高倍镜
B.跟踪观察一个精原细胞可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C.实验材料通常选择分裂旺盛的精巢
D.视野中能观察到联会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23、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一夜间捕获了60只灰仓鼠,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过一段时间,在同一地点捕获了60只灰仓鼠,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5只,则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
A.120只
B.240只
C.135只
D.300只
24、下图是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通过一系列代谢为人体提供营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
B.人体内脂肪和糖类之间的转化程度有明显的差异
C.人成熟的红细胞能完成图中“”内的全部过程
D.细胞呼吸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是物质代谢的枢纽
25、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籽粒颜色与甜度由常染色体上基因决定。用两种纯合植物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间杂交得F2,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请回答下列问题。
(1)籽粒颜色与甜度性状的遗传由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决定,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亲本性状的表现型组合可能有__________种,若F2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彼此间随机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__________。
(3)若一株紫色籽粒的雌性植株的叶型表现为异形叶,该异形叶植株与双亲及周围其他个体的叶形都不同,若该叶形由核内显性基因控制,让该异形叶植株与正常植株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植株,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为异形叶雄:正常叶雄:异形叶雌:正常叶雌=1:1:1:1,此结果说明该异形叶植株为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__________(填“可以确定”或“不可以确定”)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6、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为某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该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项)。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___________。燃烧沼气为鸡舍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这属于___________信息的传递。
(2)图二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该恢复工程中,①②分别指通过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和人工制造表土措施。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生物多样性非常高,珊瑚虫和藻类组成了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因此珊瑚礁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此生态系统体现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三孢布拉氏霉为单细胞的霉菌,能产生β-胡萝卜素,可用于工业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生产中发酵罐内的培养基属于______ (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有利于营养物质与三孢布拉氏霉充分接触,菌丝体生长迅速。培养三孢布拉氏霉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在接入菌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______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2)三孢布拉氏霉含有β-胡萝卜素合成的关键酶——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可根据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等特性的差异将PSY与其他蛋白质分离。再采用_________(答出两种方法)固定化PSY,应用于工业生产。
(3)提取到的胡萝卜素粗品,在实验室中通常需通过______法进行鉴定。若观察到____则说明β-胡萝卜素提取成功。
28、某种多年生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白色两种。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该植物的纯种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亲本 | F1 | F2 |
紫花×白花 | 全为紫花 | 紫花∶白花=63∶1 |
对此实验结果,生物小组内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对该植物的花色遗传最后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A、a,B、b,C、c……),并且这些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假设二: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雄配子(花粉)部分不育。
(1)若假设一成立,该性状应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上述假设,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最直观的杂交实验,请补充完整。从题干所给材料中选取F1紫花作父本,选取F2白花作母本,进行杂交,若子代____________,则假设一成立;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二成立。
29、科研人员对“肥胖与雄性动物生殖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请回答问题:
(1)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对雄性动物生殖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图中①②③过程体现了雄激素分泌的______调节机制。睾丸酮是一种重要的雄激素,其本质为___________,它可通过______运输,到达______细胞,启动减数分裂,促进精子的形成。
(2)研究发现瘦素可调节“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瘦素(Lep)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下丘脑Kp神经元可分泌吻素(Kp),并可表达丰富的瘦素受体(LepR);下丘脑GnRH神经元不表达LepR,却表达丰富的Kp受体(KpR)。请在上图中完成瘦素调节“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的过程图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发现肥胖雄性大鼠体内瘦素含量并未下降,为进一步探究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选取若干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分别测量两组大鼠体内有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下表:
LepR | Kp | KpR | GnRH | |
对照组 | 1.14 | 0.82 | 0.78 | 0.65 |
实验组 | 0.76 | 0.48 | 0.76 | 0.23 |
据表可知,实验组的________________含量均显著下降,综合(2)(3)信息可知,肥胖通过抑制___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对“下丘脑-垂体-睾丸”的分泌产生影响,最终降低生殖功能。
30、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为_______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
(2)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_。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_________________。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
(3)(本小题请用图3中字母回答)图1所示过程为图3中的___________过程。在图3的各生理过程中,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3中a过程DNA分子在在解旋时,由于某种原因,一条链上的一个A变成了T,则该DNA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DNA总数的___________。图3中a过程在绿色植物幼叶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1个用32P充分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应含碱基________个。
3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32、下面是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①②是操作步骤),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母本是________。在此实验中用作亲本的两株豌豆必须是__种。
(2)操作①叫__,此处理必须在豌豆________________之前进行。
(3)操作②叫__,此处理必须用纸袋对母本进行_________。
(4)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合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___色。
(5)若(4)题中P皆为纯种,则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让F1代进行自交,F2代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