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古代中国,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朝代更替的是(   )

A. 启继禹位   B. 盘庚迁殷   C. 武王伐纣   D. 国人暴动

 

2、西汉《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与这一思想相似的西汉统治措施为(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   D. 推恩令

3、西汉是继秦朝之后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历经211年,西汉建立于

A.公元202年 B.公元前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

4、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     

A.西北地区与中原地区交流完全中断

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5、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甲骨文首次被发现是在哪一年( )

A. 1899   B. 1900   C. 1878   D. 1999

 

7、《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吴起变法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李悝改革

8、假如你生活在秦朝,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①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使用五铢钱买了些点心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

A. 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 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 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D. 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10、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夏→商→□→□→秦→汉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11、一块雕好的木板,涂上油墨,附上宣纸,揭开一看,素白的宣纸上已有淡雅山水,空灵诗句……人们看到的这种印刷品是 (  )

A.抄写   B.电脑打印

C.雕版印刷   D.活字印刷

 

12、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在元朝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     

A.蒙古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壮族

13、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是

A刘邦、项羽  

B.廉颇、赵括  

C.项梁、项羽

D.陈胜、吴广

 

14、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如,接受__①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__②___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思想大一统。按顺序,两空格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①晁错、②主父偃

B.①主父偃、②董仲舒

C.①董仲舒、②主父偃

D.①晁错、②董仲舒

15、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A.手工业生产工具

B.便捷的交通工具

C.农业灌溉工具

D.实用的生活用具

16、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秦统治者的暴政 B.戍边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

C.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D.民族矛盾尖锐

17、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人家纷纷让已婚的儿子独立门户,分家而过,这是为了(  

A.逃避农田水利法的义务

B.逃避方田均税法的义务

C.逃避募役法的义务

D.逃避保甲法的义务

18、如图是唐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它反映了唐代初年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件历史事件是(     

A.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

B.唐太宗接见吐蕃族派来的求婚使者

C.高僧玄奘西行求法拜别唐太宗

D.日本遣唐使来华

19、南宋诗人陆游《书愤》中有传世名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大散关”位于秦岭西端。下列事件中,划定大散关至淮水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A.宋金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20、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原始人类由此被命名为“元谋人”。请依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科学家判定元谋人为人类的最重要证据是 (  )

A. 大量的炭屑   B. 门齿化石

C. 粗糙石器   D. 小块烧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史记是西汉时期史学家 编撰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农学家 撰写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投入治水的是________

(2)商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

(3)楚汉之争最终的胜利者是________

23、《战国形势图》中①处的诸侯国是 《三国鼎立形势图》中②处的国家是

24、________是曹军和孙刘联军之间的战役,此战为北方统一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383年,________爆发,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

25、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_______进行变法。

26、唐太宗时,________善于谋略,________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7、元朝时期,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物并统辖吐蕃地区军政事物的机构是_______

28、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9、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这种造字方法是_______.

30、唐朝是__________年建立的,元朝是__________年建立的。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朝代(或政权)与它的都城连接起来。(只填写相应的数字,每空1分,共4分)

朝代(或政权)       都城

A.西夏            ①大都

B.契丹            ②兴庆

C.元朝            ③临安

D.南宋            ④上京

答:A—(     B—(      C—(     D—(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贞观时期两位著名宰相。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千古一帝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开创了古代中国大一统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的统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与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比以前更为密切,正如《荀子》所说,当时已经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各国的变法虽然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打击旧势力,扶植新势力,这种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国的商鞅变法,比其他六国的变法更为彻底,取得国富民强的后果,而且社会体制也显得更为先进,由它来完成统一是水到渠成的事。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毁坏;崩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西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四: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明]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全国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有何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分别概括贾谊、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简要评述秦始皇的功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