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时,老师展现了如下材料。材料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A.经济繁荣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民族交往与交融
D.多彩的文学艺术
2、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
A. 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 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 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 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3、为了纪念祖冲之对我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余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是
A. 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B. 发明了地动仪
C. 发现了日食和月食
D. 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4、下列关于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B.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C.赤壁之战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
D.淝水之战后,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5、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
A.善于谋略,助皇帝处理朝政
B.敢于决断,提高行政效率
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D.提议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6、1945年10月,《大公报》发表了题为《团结会谈的初步成就》的社评,其中写道:“我们检读《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一遍,思绪起落,虽百感交集,却一时难以一言说出满意或失望。”下列内容属于《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是( )
①坚决避免内战 ②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③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 ④承认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7、《马可·波罗行记》在介绍中国时说: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这一记载佐证了
A.宋朝南方商业的繁荣
B.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
D.元朝海外贸易的发达
8、观察下面图示,请你判断①和②两处所应填写的内容是( )
A.分封制、桀 B.禅让制、纣 C.禅让制、启 D.郡县制、启
9、“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出自《韩非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哪点最符合材料中的主张
A.确立县制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按军功授爵赐田
D.统一货币、度量衡
10、“和而不同”是和谐哲学的精髓,是处理民族关系所遵循的一条重要准则。下列史实有利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有(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③唐与新罗关系友好,来往密切④唐太宗被周边各族首领尊奉“天可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如图设计,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12、表:秦朝和汉初赋税和徭役的变化
时期 | 秦朝 | 汉高祖时期 | 文景时期 |
赋税 | 约三分之二 | 十五税一 | 三十税一 |
徭役 | 一年数次 | 一年一次 | 三年一次 |
由表可知,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政策是( )
A.重农抑商
B.休养生息
C.减免刑罚
D.大兴文治
13、下表中的信息反映了( )
A.早期国家的变革 B.中央官制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走向统一的趋势
14、《后汉书》记载:公元88年汉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以上材料反映东汉中期后
A.外戚专权 B.丞相权力膨胀 C.宦官专权 D.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15、清朝初年的某一天,有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当时实行( )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文字狱
16、我校某班同学就上的某一课正排演历史情景剧,剧中有“鸿门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剧段。据此可知该情景剧的主题是( )
A.春秋争霸
B.战国兼并
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
17、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8、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受此影响,大批台湾旅行团准备来大陆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大禹陵
B.秦始皇陵
C.黄帝陵
D.中山陵
19、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诸侯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卓有成效 B.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
20、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物是( )
A.老子
B.庄子
C.孟子
D.孔子
21、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22、图三中的文字是___________首次发现它的是清朝人____________。
23、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__________。
2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__(地名)史称西汉;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达______(地名)(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25、如图是《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图中空白处的官职是________,负责掌管行政事务。根据如图可知,秦朝在地方上实行________。
26、在约__________年,汤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27、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双方在_______进行决战,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_______打下基础。
28、东汉时期,宦官_______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29、__________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_____________ 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30、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地点在___________。
31、
王羲之 医圣
张仲景 书圣
汉文帝、汉景帝 光武中兴
刘秀 文景之治
32、列举由夏至秦出现的暴君四例。
33、今天我们一起出发,依据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经典歌曲及新闻,用不同的方式来走进中国近代史。
步骤一:读史料——明了悲愤的心情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主张以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件?
(3)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步骤二: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材料二
(4)情写出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5)请你说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