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A. 陈胜   B. 项羽

C. 吴广   D. 刘邦

 

2、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A. 杂剧

B. 戏曲

C. 小说

D.

3、图文说史: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定下“三分天下”策略。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为了加强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A.蕃坊

B.市舶司

C.都护府

D.榷场

5、商鞅变法对秦国最大的影响是(   )

A.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B.军队时期战斗力大大提高

C.封建制度得以建立 D.修建了两大水利工程

6、与下面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A.统一南北,创立科举

B.版图最大,管理西藏

C.黄袍加身,政权并立

D.创立殿试,安史之乱

7、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突出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8、历史课上,李老师提问小明“你知道南宋和金对峙的分界线是从哪里到大散关一线吗?”,结果小明答错了,你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黄河

B.大江

C.南海

D.淮水

9、下列不是西域传入中原的物种有

A.葡萄

B.石榴

C.核桃

D.漆器

10、《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 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11、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从渔猎采集文明过渡到农耕文明最重要的标志是(     

A.原始农业的兴起

B.家畜饲养的普及

C.人工取火的普及

D.磨制工具的使用

12、北宋时期商业贸易频繁,货币需求剧增,直接促使(     

A.铸造五铢钱

B.岁币的增加

C.白银的外流

D.交子的产生

13、“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白虎通》中所说的“神农”是(  )

A.炎帝 B.黄帝 C. D.

14、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兴起于北宋,后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瓷都的是(     

A.开封

B.景德镇

C.广州

D.成都

15、如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

B.隋灭陈,统一全国

C.隋炀帝即位

D.大运河浚工

16、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的史实有   (  )

①商汤灭夏 ②文景之治 ③商鞅变法 ④刘秀称帝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7、据宋初《太平寰宇记》记载,五代十国时全国新置59县,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南方。至北宋统一南北,从后周、北汉治下的北方得户百万,而从南方诸国原辖区得户230余万,这表明五代十国时期(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B.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C.战乱的影响未波及南方

D.北方经济已全面走向衰败

18、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时大多年幼,以致大权旁落,造成严重的政局混乱。其突出表现是

A.地方反叛中央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迁都频繁

D.少数民族入侵

19、秦朝统一后的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行政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20、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子主张“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由此可见,他们都主张(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关注民生

D.尊崇儒术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___

22、____(战役名称)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9年,____在建业称帝,建立吴国,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

23、唐太宗时期,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24、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________也发展起来,这两股势力导致________混乱。

25、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

(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多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轰动了洛阳城,大家纷纷传抄,以致出现了“洛阳纸贵”的局面。纸得以成为物美价廉的书写材料,主要有赖于谁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

(5)《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内容。

(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2)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且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____

(3)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它是____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是____

(5)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医药学著作_________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7、_____主要从事食盐典当、___木材、粮食布丝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28、西周建立于公元前______ ;西汉建立于公元前______ 年。

29、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称为“_________”;东汉时期的盛世局面称为“_________”。

30、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2)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3)唐朝著名诗人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4)唐朝著名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5)《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题(将前后搭配正确的项连在一起)

第一组:

毛泽东                      A、发动文化大革命

抗美援朝                  B、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二组:

毛泽东                              A、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联合国军”总司令          C、麦克阿瑟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回眸事件,追寻历史。

(1)战国初年,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________

(2)秦朝灭亡后,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了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

(3)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4)晋惠帝在位时,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特定的目的而制定。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材料二: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等。

材料三: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设县,万户以上大县设“令”;不足万户小县设“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的是西周的哪一制度?诸侯要对周王尽哪些义务?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何作用?

(2)据材料三,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