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州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唐太宗认为人君就是船,百姓就是水

B.唐太宗能吸取隋亡的教训,懂得为君之道

C.唐太宗认为损害百姓利益会要他的命

D.唐太宗认为舟和水不能分离

2、相传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的人物是( 

A.蚩尤 B. C. D.

3、下图是大禹治水像。大禹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尊敬,主要是因为他

A.制定刑法

B.实行禅让制

C.治水有功

D.发展历法

4、下列关于旧石器时代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狩猎

B. 人们用击打成形的方式制造石器

C. 距今约200万至1万多年之间

D. 打制石器技术在不断缓慢进步

5、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是(  )

A.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 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

C.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 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写的诗句。唐朝后期,黄巢带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唐都,建立政权。唐末的农民起义(     

A.给唐朝统治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为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D.拉开三国鼎立序幕

7、某实验初中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七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排练课本剧《商鞅变法》参演。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台词,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小吴: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B. 小沈: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C. 小梁: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D. 小祁: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和田宅

 

8、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下列与成语“退避三舍”“破釜沉舟”分别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城濮之战 巨鹿之战

B.城濮之战 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9、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

B.

C.

D.

 

10、“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汉朝

11、有两人在前往渔阳的路上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认为天下受秦迫害的时间太长了,要反对秦的暴政。这个画面发生在( )

A.陈胜、吴广起义中

B.巨鹿之战中

C.楚汉之争中

D.刘邦建立汉朝后

12、秦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导致这次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 秦朝土地的高度集中、流民太多

B. 内战频繁

C. 秦朝实行残暴政策

D. 民族矛盾的尖锐

13、“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下列事例能够说明这一论点的是(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大一统

C.孝文帝改革

D.“贞观之治”

14、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并试图将他开创的帝业代代相传。但在后人看来,他的统治具有的鲜明特点是

A.好大喜功、爱民

B.勤政爱民、有为

C.短命而亡、开明

D.急于求成、暴虐

15、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些传统节日还有着特别的习俗。下列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  )

A.贴对联,守岁

B.扫墓祭祖、踏青

C.猜灯谜、吃元宵

D.赛龙舟吃棕子

16、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①山顶洞人   ②半坡原始居民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元谋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17、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18、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哪一项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通济渠

C.灵渠

D.大运河

19、你一定去过茅山,右图是句容茅山上一个景观,图中人物是道家哪位代表人物?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0、下图是临潼出土的青铜器利簋,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述了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据此可判断的是(       

利簋及铭文

A.利簋是西周时期最早的青铜器

B.利簋内部铭文为已知最早文字

C.铭文所记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0世纪

D.利簋可作为研究当时历史的原始史料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戚继光抗倭

①倭寇:元末明初,_____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时人称为“_____

②戚继光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称为“_____”。

③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_____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患。

22、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党项族元昊建立的政权是_____

23、________年,清政府派_______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_________在日本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商王___________迁都到___________

25、公元前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与民争利,引发“国人暴动”。

26、中华民族同根同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________;面对滔滔洪水,________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对洪水进行疏导,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27、黄帝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部落确立华夏族的战役是______;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是______

28、1915年我们思想领域迎来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9、约公元前_______年,_______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30、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秦朝时,______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题

从春秋战国到魏晋时期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争,传递出了宝贵的战争思想和智慧。

(1)前207年,巨鹿之战 (1)东晋与前秦进行的战役,是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200年,官渡之战 (2)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208年,赤壁之战 (3)曹操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4)383年,淝水之战 (4)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走向衰亡。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采用禅让制的方式当选的三位部落联盟的首领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弈……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曰甚……其势不得不变。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设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2 周天子分封的对象都有哪些人?这些人对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四,商鞅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