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州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唐太宗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曾向他建议200多次,被称为一面镜子的人是

A.王玄龄

B.魏征

C.杜如晦

D.长孙无忌

2、某班同学在制作优秀历史人物展板时将戚继光和郑成功的事迹放在了同一版面,这是因为他们都

A.抗击了外国侵略

B.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

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其中加强中央集权,并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为深远的措施是

A. 奖励生产   B. 推行县制

C. 承认土地私有   D. 奖励军功

4、某同学在复习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专题后做了下面的历史时间轴。关于①②③处内容,表述确切的一项为(     

A.①奠定基础②开始南移③北宋

B.①奠定基础②开始南移③南宋

C.①开始南移②均衡发展③北宋

D.①奠定基础②均衡发展③北宋

5、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发现于中国,你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良渚文化遗址

6、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 )

A. 中央集权制   B. 九品中正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7、跟传说人物黄帝相关的是( )

A.种五谷蔬菜

B.制陶

C.纺织

D.制作衣裳

8、元昊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他建立政权后采取的统治措施包括

①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③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④创制西夏文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至今,已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10、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民族,这个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1、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当时双方的分界线是(     

A.长城一线

B.黄河

C.长江

D.淮水至大散关

12、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感觉不足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主张或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变法维新

D.民主科学

13、下列事件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是

①兴办私学  ②秦朝统一文字  ③秦始皇焚书坑儒  ④秦朝统一货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状况。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盛唐经济繁荣的是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B.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二首》)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5、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发展的时期,下列示意图符合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

B.

C.

D.

16、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的水利工程

A.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郑国渠

17、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18、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为某同学整理的知识要点,其内容能共同说明的是(     

时间             事件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97年     清军打败噶尔丹叛军

1727年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758年     清军打败大小和卓叛军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C.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被打败

D.清初西北边疆得到巩固

19、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假期是外出旅游的日子。假如国庆节时你要去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那么你要去的地方是

A. 北京周口店

B. 浙江余姚

C. 云南元谋

D. 陕西半坡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夏朝最后一个暴君是________________

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___世纪

东周的建立者是_________

西周的统治阶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商西周的奴隶主要来源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_,诗圣的是_________

23、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

 

24、制度的不断创新。

(1)禹的儿子启凭借家族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建立夏朝,标志着________制的产生。

(2)西周初期,为了巩固疆土,周王将土地分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史称________制。

(3)为加强中央集权,商鞅变法规定建立________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5、_____________(事件)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_____________(事件)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6、诸侯争霸影响:

①积极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实现局部兼并统一);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_

②消极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27、明朝末年, __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28、《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中①处是______;《清朝疆域图(1820年)》中②处是______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清朝疆域图(1820年)

29、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________ 上,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___

30、中国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之一是7000年前长江流域的 ______遗址;一是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 ______遗址。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题

河姆渡居民        A.半地穴式房屋

墨子                    B.纸上谈兵

韩非                    C.以法治国

半坡居民            D.干栏式房屋

赵括                    E.兼爱非攻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辽,北宋,西夏,的建立者及民族分别是什么?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被起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继续其父未竟的事业。禹受命治水,他发奋治好水患。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他走遍天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撵(撵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不是用人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

请回答:

(1)通过材料的介绍,请你说一说他是用什么办法治水成功的。

(2)通过材料,你总结一下他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直至今天,水旱灾害仍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作为青少年,应如何保护大自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