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曾称其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部著作是( )
A.《春秋》
B.《左传》
C.《论语》
D.《史记》
2、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哪一项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通济渠
C.灵渠
D.大运河
3、不同时代的语言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下列语句产生的时代顺序是( )
①“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④“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此会议召开于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80年
5、唐代诗人胡曾有诗云:“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与诗句描绘相关的中国古代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黄河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
A.禹
B.启
C.桀
D.汤
7、“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文明、礼仪制度)一新……”《申报》,这篇元旦《新祝词》应发表于
A.1911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19年
8、为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天府之国”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蚩尤
B.仓颉
C.李冰
D.蒙恬
9、《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了
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确立 C.禅让制的传说 D.行省制度的确立
10、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乡,你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吗?
A.陕西西安
B.浙江河姆渡
C.北京周口店
D.云南元谋县
11、下列关于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夏—西周—商—东周
B.商—夏—西周—春秋
C.夏—商—西周—春秋
D.夏—商—战国—春秋
12、(2016·山东青岛)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A. 城濮之战 B. 马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巨鹿之战
1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中①处所代表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汉武帝
B.晋武帝
C.隋炀帝
D.隋文帝
14、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该工程建于
A. 春秋晋国
B. 春秋楚国
C. 战国秦国
D. 战国齐国
15、阅读图书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主旨。如图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
A.强盛统一的秦汉帝国
B.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C.民族交融的宋元时期
D.日趋没落的明清王朝
16、清代有一名状元不热衷于做官,而是辞官回乡办实业。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这位状元指出,“轻纺工业,不要忘记 ”。横线处应填写的是
A.李鸿章
B.张之洞
C.张謇
D.詹天佑
17、穿越时空隧道,如果你应邀到半坡原始聚落做客的话,你吃到的粮食作物应该是( )
A.粟
B.水稻
C.小麦
D.玉米
18、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棉纺织品
B.小篆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圆形方孔钱
19、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D. 增强周王室实力
20、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公元前221年天下“统于秦”,这一年是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3世纪
21、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江陵 B.赤壁
22、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将领是__,他领导的“岳家军”英勇善战,在__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23、_____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后来武则天首创殿试和_____,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24、舜在位时,派_____治水,解除水患,并且在年老时让位于他。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____,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
25、三、三国鼎立
1.形成:220年,____废掉汉献帝,在____称帝,国号____。____年,刘备在____称帝,国号____,史称蜀汉。____年,____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
2.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孙吴开发江东,并加强了大陆与____的联系,蜀汉加速了____地区的开发。
26、________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明朝宋应星编写的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7、图一是____________时期的社会制度叫做__________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的层层关系。
28、请写出下图朝代更迭示意图中4个数字所代表的历史朝代或历史时期
①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9、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农业工具以_______最为典型,家畜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姆渡人的会制作陶器和_______,还有简单的乐器_______。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_______,还懂得使用_______。
30、《牡丹亭》的作者是______。
31、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公元前2070年 巨鹿之战 秦孝公
公元前356年 秦统一六国 陈胜、吴广
公元前209年 夏朝的建立 项羽
公元前207年 商鞅变法 嬴政
公元前221年 大泽乡起义 禹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北宋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3)明代昆曲的代表作——
33、工具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统治者的英明决策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材料二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材料三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材料四 秦始皇下令,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还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区域哪个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他变法的经济方面的措施(至少写出两点)
(4)写出材料四中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
(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