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4月5日,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参加仪式。下列有关黄帝传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 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 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和陶器
D.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2、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牧野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3、如下图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
A. 魏、吴、蜀
B. 魏、蜀、吴
C. 吴、蜀、魏
D. 蜀、吴、魏
4、在今天的成语词典中,有许多成语故事来自从春秋到三国这段时间。下列成语故事与三国中的人物有关的是
A. 卧薪尝胆
B. 三顾茅庐
C. 围魏救赵
D.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5、今年寒假,小明打算到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去参观、探究,请问他要去哪里才能实现他的愿望?(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6、西汉时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 洛阳
B. 成都
C. 长安
D. 北京
7、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白鹿原的“江村大墓”,确定为汉文帝刘恒的陵墓——霸陵。下列关于汉文帝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 ②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③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④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如图是甲骨文,第一个是“鱼”,第二个是“水”,第三个是
A.人 B.休 C.从 D.体
9、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C.朝中大将夺位 D.外戚宦官交替考权
10、毛泽东曾称赞“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下面关于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变法发生在春秋时期②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③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④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掌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介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C.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D.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2、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革除武将专权的积弊,主要吸取的教训来自于
A. 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B. 五代的频繁更替
C. 唐末农民起义
D. 陈桥驿兵变
13、铁制农具和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是在( )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4、(题文)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 )
A. 山东 B. 东京 C. 杭州 D. 四川
15、你一定还记得2009年7月22日,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全日食横扫我国长江流域等地的情景吧,但你知道我国有可靠日食、月食记载最早是在(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6、下列关于五代十国说法错误是( )
A.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开国君主都是武将
C.北方政局动荡,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
D.是唐末农民起义的延续
17、《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该史料所载事件可能发生在
A.公元前10世纪 B.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16世纪 D.公元前20世纪
18、下表反映了1966-1976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村民生活状况。这一局面的最终改变依靠( )
| 好年景 | 差年景 | 备注:全村有20户人家,常年外出讨饭的有19户 |
人均口粮 | 9两/天 | 2.8两/天 | |
人均收入 | 0.11元/天 | 0.04元/天 |
A.自然条件的改善
B.土地经营方式改革
C.各地的有力支援
D.国家的大力扶持
19、从“神仙方术”“注重现实人生”“太上老君”,你能联想到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20、我们现在食用的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何时从外国引进的(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1、朝代接龙: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正确填入空格内
A.三国 B.夏 C.南北朝 D.秦E.东汉F.商
22、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____的局面。
23、玄奘西行: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到________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经历被编成了________。
24、230年,孙权派将军_______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蜀汉在_______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25、图二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被后人称作__________,黄帝时期发明有________.
26、___年,隋炀帝在___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27、(1)请在下图方框内填入秦长城东西起止点的英文字母代号
A:辽东
B:临洮
(2)请写出下图水利工程的名称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_________使秦国国力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在周朝灭亡商朝的军事行动中,关键一役是_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___。
29、唐朝时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_______发展而来的。
31、
(1)( )颜真卿 A.《送子天王图》
(2)( )柳公权 B.《步辇图》
(3)( )阎立本 C.《玄秘塔碑》
(4)( )吴道子 D.《颜氏家庙碑》
32、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朝代是: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有的企图谋反,汉武帝采纳“推恩”的建议,使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小。
材料二 西汉初,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人四处游说,依附诸王,对抗朝廷。汉武帝接受某思想家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材料三 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新钱币,还把地方一些权利收归国有。
(1)材料一中“推恩”的建议是谁提出的?
(2)材料二中“某思想家”指的是谁?
(3)材料三中除“铸币权”外,汉武帝还把哪些权利收归国有?(两例即可)
(4)汉武帝采取以上措施有何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