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是( )
A.1368年
B.1405年
C.1433年
D.1561年
2、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灭,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张骞出使西域
B.平定七国之乱
C.卫青大破匈奴
D.陈胜吴广起义
3、农业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是文明的基础。下列哪一现象不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A.农作物种植
B.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C.城市的出现
D.家畜饲养的出现
4、《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表现不包括( )
A.行郡县制
B.徭役繁重
C.强征赋税
D.严刑苛法
5、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蔽布及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号‘蔡侯纸’。材料中的“蔡侯纸”
A.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B.是中国最早的书写材料
C.体现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是西汉宦官蔡伦的发明
6、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忽必烈建立元朝 ②蒙古军队灭金 ③建立大蒙古国 ④蒙古军队灭西夏
A. ③④②①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④②③
7、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A.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B.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
C.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D.南方相对稳定,城市经济繁荣
8、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
①时间都发生在东汉末年
②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
③结局都是以少胜多
④都促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无独有偶,元朝统治者也非常重视对台湾的统治,并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该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驿站
C.腹里
D.北庭都元帅府
10、“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11、霍去病病逝后,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功劳,命令把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这主要是他曾在此
A. 大败匈奴
B. 为牧民治病
C. 植树造林
D. 放羊牧马
12、传说中他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炎帝一起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他”是
A.黄帝 B.蚩尤 C.禹 D.启
13、下列对不同朝代科举制度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朝是最早设置科举考试的朝代
B.隋朝发展了科举制度,设置了武举
C.唐朝科举重视诗赋考核,并开设了进士科
D.明朝八股取士发挥了学者的真才实学
14、《大秦赋》是“大秦帝国”系列连续剧的第四部,作为收官之作,秦以“天下凝一”为最高理想。但秦灭六国以后,“天下凝一”的理想并未真正实现,为此,秦采取的后续行动还有( )
A.修建皇陵 B.统一文字 C.建立县制 D.休养生息
15、下列各项中,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点(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是去国外求真经 ③都有顽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历经艰难险阻后都回到祖国 ⑤都是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
A.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6、有人把“危机”理解为既有危险困难又有机遇机会,下列史实间的内在联系与这种理解相符合的是:
A.商纣暴政乱民,封邦建国 B.战国周礼崩溃,商鞅变法
C.汉初经济凋敝,黄巾起义 D.西晋八王之乱,北民南迁
17、十一假期,动画电影《姜子牙》上映,引起人们热议。姜子牙、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都来自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结合所学指出这部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A.黄帝大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
18、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兵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沉重③秦朝统一文字④秦朝的刑罚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1949年10月1日,某报社论写道:“中国人民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剥削的奴役地位,一跃而成为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在地球上站立起来了!”材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C.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20、课堂上,历史老师展示了下列图片。由此可知,这节课的学习主题是
A.古代商业的发展
B.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C.手工技艺的变迁
D.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
21、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传说中创造文字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
22、春秋霸主:齐桓公、_____、楚庄王、_____________、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注意先后顺序)
_____________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称霸的原因:
①地理上:近海,有渔盐之利,工商业发达;
②任用____________为相,富国强兵: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③政治上:采用______________的口号,号令诸侯
23、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的人物。
(1)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______。
(2)“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______。
(3)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护社会秩序______。
(4)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______。
(5)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______。
24、明代的一部科技巨著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
25、民族大融合是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
(1)316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2)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3)3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________部迅速崛起,建立了北魏
26、
( ) 陈胜、吴广 A、 实行推恩令
( ) 汉武帝 B、 大泽乡起义
( ) 秦始皇 C、 两次出使西域
( ) 张 骞 D、 修建长城
( ) 蔡 伦 E、植物纤维纸
27、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山顶洞人掌握了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8、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9、北京人的特征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_____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_____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30、尧舜禹时期,将贤德之人推举为部落首领的办法称为______;西周武王为巩固疆土,稳定政治形势采取的制度_____。
3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启迪智慧。请将以下人物的序号,填入与之相应的括号中。
①董仲舒 ②王羲之 ③越王勾践 ④孔子 ⑤秦始皇 ⑥诸葛亮
A.卧薪尝胆(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秦王扫六合(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E.三顾茅庐( ) F.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32、列举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个学派。
33、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皇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为适应新的形势,巩固秦朝的统治,秦皇首创什么制度?
(2)秦皇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全国经济交流和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