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不属于秦实现统一的原因的是

A.统一成为趋势,人民渴望和平

B.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最强

C.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抗秦

D.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2、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也有关于早期社会的很多传说。相传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舜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3、中国历史上能成功立国百年以上的朝代,其开国君主与末代帝王各自有着共同的特征,其创业者的成功与守业者的失败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下列“守业者”失败的共同原因是夏桀、商纣、周厉王、秦二世

A.年少夭折 B.实施暴政 C.大权旁落 D.外族入侵

4、炎帝和黄帝对远古传说时代的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

A.人文初祖 B.算学之首 C.千古一帝 D.书圣

5、看图说话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之一。对以下两幅图画解读错误的是(     

A.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B.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

C.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D.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

6、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是

A.邓世昌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

7、文成公主入藏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歌舞等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这次和亲,促进了哪一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A.突厥

B.回纥

C.靺鞨

D.吐蕃

8、假如你想了解北魏时期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果树嫁接等生产技术,首选的书籍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

9、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秦、隋两朝的这一举措都

A.实现了民族的团结交融

B.抵御了外族的侵扰

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推动了对外文化的交流

10、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这一情景出现在(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大泽乡起义

11、七年级一班的张宁 要和家人一同进行一次重温大运河之路的复古之旅,请你帮她们设计一下从北到南所经过的路线。下列正确的方案应是 ( )

A. 涿郡—洛阳—余杭   B. 洛阳—余杭—涿郡

C. 余杭—洛阳—涿郡   D. 涿郡—余杭—洛阳

 

1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A.渔阳

B.巨鹿

C.咸阳

D.大泽乡

13、下面表格《鲜卑姓改为汉姓》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鲜卑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贺兰

独孤

达奚

勿忸于

汉姓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商鞅变法

C.张骞出西域

D.江南地区开发

14、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的共同点包括( )

都创立于东汉末年 都以治病的方式进行传道 对贫苦人民有吸引力 都认为人们生来是受苦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5、《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反映了

A. 周朝分封制土崩瓦解

B. 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C.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 诸侯国之间和平共处

16、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 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科举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重文轻武的政策

D.开明的民族政策

1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的盛世局面,作者杜甫在诗中常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故其诗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     

A.诗仙

B.诗鬼

C.诗圣

D.诗佛

18、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战争是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楚汉之争

D. 垓下之围

19、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宋代的棉花和茶叶成为重要经济作物

D.宋代手工业进步

20、三国时期,“夷洲”指的是

A.山东半岛

B.海南岛

C.吴国

D.台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重大工程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1)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铸造出的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秦始皇派人开凿的__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3)在我国西南地区化水害为水利,迄今还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

22、据他的口述,记录成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他是____

23、916年契丹首领 ________在上京建立了契丹国。

24、著有《兰亭集序》,被称为“书圣”的是--_________

25、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史称“______”;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起义军受到重挫,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______最后被镇压下去。

26、内容:政治上,确立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____制度,加强对人民管理;严明____,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____,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7、科举考试的变化:

命题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答卷格式: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

影响: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_____,禁铜_____。应试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_____

28、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__为中心。

29、(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中国历史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种植水稻的农耕文化遗址

B.种植粟的农耕文化遗址

(2)据图指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分布特点。

30、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叫“________”。龙山文化出土的_______最具代表性。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作品的代号填入相应作者后的括号内。

A《农书》     王祯(     

B《窦娥冤》     司马光(     

C《资治通鉴》     关汉卿(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信息。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3)战国时期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

——孙中山

材料二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孟子

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赞誉尧舜统治的原因。尧舜时期通过哪一制度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2)孔子和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请概括材料二中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3)据材料三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