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时期现状的是( )
A.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
B.周天子地位不断加强
C.出现了大规模民族交融
D.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多
2、观察下图,我们不难发现,北宋初期到南宋中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寒冷期,南宋中后期正值温暖期。据此可知,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南方自然气候条件优越
C.北方战乱南方安定
D.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是
A.
B.
C.
D.
4、如下图便签记录的信息,反映的内容是( )
时间:1115年 民族:? 首领:阿骨打 都城:会宁 国号:金 |
A.契丹建国
B.党项族的勃兴
C.女真族的崛起
D.蒙古族的兴起
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那时诗人辈出,其中被誉为“诗仙”、 “诗圣”的伟大诗人是( )
①李白
②杜甫
③白居易
④苏轼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6、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秦国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和鼓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 )
A.西周分封制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7、“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国远古人类中,最早使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古猿
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结束了割据,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C.统治期间出现了“文景之治”局面
D.稳固了大一统局面
9、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值得我们利用和借鉴的是
①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等教育思想②老子的辩证思想③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④韩非子的改革意识和法制思想⑤庄子的消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有学者认为,蒙古(元)统一中国的战争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灾难,但它仍然具有历史进步性,其主要依据是( )
A.统一蒙古,与宋结盟
B.政策开明,民族平等
C.讨伐暴政,深得民心
D.结束分裂,顺应潮流
11、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下列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札
B.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
C.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
D.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12、对比学习法是学习历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同学在对比秦始皇、汉武帝与唐太宗的相同点时总结了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他们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中央集权
B.他们都结束分裂状态实现了全国统一
C.他们的重大举措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他们的某些举措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13、下列戏曲及其作者,搭配错误的项是( )
A. 关汉卿﹣﹣《窦娥冤》 B. 汤显祖﹣﹣《牡丹亭》
C. 孔尚任﹣﹣《桃花扇》 D. 程长庚﹣﹣《长生殿》
14、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的是( )
A.奴隶的劳动
B.青铜器用于农业生产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磨制石器的出现
15、当你去购买商品时,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A.会子
B.银票
C.瓦子
D.交子
16、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劳作方式从千耦其耘(集体耕作)转变为个体农耕的主要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B.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改善了生产条件
C.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
D.各国竞相变法,改革的推动
17、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统一蒙古草原的人物是
A.阿骨打
B.元昊
C.忽必烈
D.成吉思汗
18、李克强总理“改革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红利”的讲话,启发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深入推进改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极大地打击了保守派贵族利益的是
A.编制户口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
19、有关下图古人类的陈述,符合考古发现的是( )
A.开始培植农作物
B.开始使用磨制石器
C.有审美观念
D.已经学会使用火
20、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开创了道家学派。以下言论最有可能出自老子的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1、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____时期,牛耕的进一步推广,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帝王。
(1)建立西汉
(2)建立东汉
(3)“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
(4)建立西晋
23、墨家:代表人物是______,主张“______”“非攻”。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24、《____》是元末明初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25、明君与昏君
(1) 建立商朝,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
(2) 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3)公元前841年, 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26、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是________;夏商西周社会以________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27、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同时,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在各州府设置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28、辽宋议和后签订的盟约名称是_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制度。
(1)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______。
(2)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______。
(3)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模式——______。
30、20世纪70年代,标志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是________。
31、将下列人物和相关称谓及成果连接起来:
史学家 李时珍 《资治通鉴》
科学家 司马光 《本草纲目》
工匠 宋应星 活字印刷
发明家 李春 赵州桥
医学家 毕昇 《天工开物》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松赞干布迎娶的唐朝公主是——
(2)被宋神宗任用主持变法的是——
(3)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的是——
(4)被“黄袍加身”的是——
(5)率领起义军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是——
33、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生活习惯的变化
B.君主权力的加强
C.封建制度的完善
D.社会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