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史》记载:上曰“……,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材料中的“上”指的是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
2、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
3、“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它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4、一个英俊的少年骑着白马沿辽河东行,来到上游的木叶山,遇见一个乘青牛的美丽少女。两人互相爱慕,结为夫妻。传说他们就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契丹族的祖先。公元10世纪初,统一了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
A.成吉思汗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5、小明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
唐朝中外交流:两位高僧:玄奘、鉴真 两种方式:对外输出,对内引进 两种作用: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 三种原因: |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②唐朝发达的对外交通 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⑤唐朝三省六部制创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6、美国学者杜威曾这样评价过20世纪早期中国的一位校长:“把全世界各国大学校长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的校长之中,他们有的是在某一学科确有成就,但是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个大学,并对那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恐怕还找不出第二个。”这位中国校长是
A.鲁迅
B.蔡元培
C.陈独秀
D.李大钊
7、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未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部落联盟的出现 B.医药学的出现
C.农耕文明的出现 D.原始文化的出现
8、秦朝的时候,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A.蚁鼻钱
B.刀币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半两钱
9、宋太祖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在地方宋太祖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力;后来又增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这主要体现了北宋( )
A.重文轻武
B.强化中央集权
C.藩镇割据
D.官僚机构臃肿
10、与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A.签订《辛丑条约》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1、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历程。观察下面汉字“马”的演变图,指出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
A.简体
B.隶书
C.大篆
D.甲骨文
12、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以下列举不属于“明智”的是:
A. 站在现在,以自己好恶评价历史人物
B. 善于从遗迹文献和传说中学习历史
C. 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问题
D. 以历史名人为榜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13、乾隆年间,只准许一个港口对外开放,这个港口是哪个( )
A. 泉州 B. 宁波 C. 广州 D. 松江
14、黄巢在起义后,宣布“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将贪污犯罪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领导的这次起义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15、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对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B.各学派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C.各学派著书立说,希望统治者统一思想
D.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
16、历史学习要关注目录和单元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请根据下表目录为该单元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第1课三国鼎立 第2课西晋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3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4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5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7、成语中蕴含一定的历史信息。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和典故反映了我国春秋时期的主题是( )
A.和平稳定
B.诸侯争霸
C.经济发展
D.文化繁荣
18、王安石变法数年间,仅河东路9州26县就治淤1.8万顷,使大量荒地变成良田;全国水利田面积大大增加,得益的灌溉民田达到3600多万亩。这表明王安石变法
A.促进了北宋农业的发展
B.改变了北宋积弱的局面
C.扭转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D.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19、唐玄宗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0、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书是
A. 《论语》
B. 《史记》
C. 《汉书》
D. 《资治通鉴》
21、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国的变法,这场变法的主持者是________。
22、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他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一书 ______;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 ______。
23、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
24、明朝中期,民族英雄 组建军队抗击倭寇入侵,曾在台州取得了九战九捷的胜利;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入侵我国,清朝 皇帝命令清军两次攻打雅克萨,迫使俄军投降。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尊天子,攘四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_____。
(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起用_____进行变法。
(3)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
26、明朝设置的___,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清朝设置的___,标志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7、“医圣是指________
28、填空题:宋朝出现的专门娱乐场所叫_________,宋朝出现的插秧农具叫_________。
29、___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______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30、提出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的是_______学派;体现孔子“教育公平”理念的思想是_______。
31、配伍填空:请将内容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阿骨打 ( )陈桥兵变
B李春 ( )赵州桥
C李白 ( )画圣
D吴道子 ( )诗圣
E杜甫 ( )诗仙
F赵匡胤 ( )戏剧家
G寇准 ( )郾城大战
H岳飞 ( )金太祖
I元昊 ( )大夏皇帝
J汤显祖 ( )澶州之战
32、列举明朝的科技名著。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 具体举措 | 共同作用 |
“稍夺其权” | 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设置①以分知州的权力 | 加强了中 央集权 |
“制其钱谷” |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地方设置②,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
“收其精兵” | 派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
材料二: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把表格中的序号①②处填写完整。
(2)材料二反映北宋时期推行的什么国策?材料中“边防大帅,文士也”会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