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古史传说中,教民农耕,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被誉为中华原始农业创始人的英雄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2、涿鹿之战是我国上古传说中一次著名的战役,如下图所示是小红同学画的关于这次战役的四个示意图,其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B.

C.

D.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短暂统一全国的王朝是( )

A.东晋 B.西晋 C.东魏 D.西魏

4、汉朝的建立者是(  )

A、项羽 B、刘邦

C、刘秀   D、刘彻

 

5、历史上把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称为

A.巨鹿之战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6、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阿保机--契丹

B.赵匡胤——北宋

C.阿骨打--后金

D.忽必烈—元

7、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时代,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B.宋代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C.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D.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8、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A. 强干弱枝

B. 分散军权

C. 重文轻武

D. 守内虚外

9、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与三国鼎立有关的是

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纸上谈兵

D.草船借箭

10、毛泽东主席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编写《资治通鉴》的是( )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贾思勰   D. 郦道元

 

11、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B.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C.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D.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12、某同学选用辽、西夏、北宋政权并立形势图和南宋、金政权并立形势图作为研究对象。据此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A. 西汉推进大一统   B. 唐朝“和同为一家”

C. 两宋民族政权并立   D. 元朝拓展疆域

13、《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之大事”最早以文字形式记载在下列哪种材料上

A. 鹿皮和虎皮

B. 龟甲和兽骨

C. 青铜器

D. 树皮

14、“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与此材料相关的人物是

A.黄帝 B.周武王 C.秦始皇 D.汉高祖

15、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汝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从侧面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的南迁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生产

B.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的南移

C.加剧了南北方的社会矛盾和割据状态

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往

16、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17、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8、下表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时间

地点

内容

距今约8000年

河南舞阳

贾湖遗址“野大豆”遗存

距今约9000年

河南郑州

裴李岗文化石镰、石铲

距今约1万年

湖南道县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距今约1万年

浙江浦江

上山遗址出土碳化稻米

A.源远流长、多地发祥

B.南稻北粟、自然生长

C.起源单一、出自中原

D.磨制农具、技术先进

19、尚父是武王伐商的有功之臣,西周建立后成为一名诸侯,他获取这个职位的途径是(

A. 众臣推举   B. 自己任命   C. 考试获得   D. 周王分封

 

20、在古代城市里,人们合法地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摆摊,不分昼夜出售沙糖菉豆、水晶皂儿 、黄冷团子等冰凉美食。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汉朝长安

B.隋朝洛阳

C.明朝北京

D.宋朝东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北京人生产生活

(1)工具:打制石器,会使用火,还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2)生活: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____生活,形成早期的____社会。

22、【海外贸易朝廷鼓励】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

23、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代表有山西大同的________石窟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石窟。

24、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为标准货币。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和吴广在_______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5、根据提示回答:

(1)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__________

(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____

(3)商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

(4)__________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5)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__________

26、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7、填空题

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

2.我国远古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如河姆渡人居住在式房屋里;半坡人居住在式房屋里。

3.孔子的弟子整理的_______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学说记录在《___________》里,他的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

 

28、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耶律)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完颜)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29、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一起发动叛乱的是

30、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

为“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相关事件等连线:

刘邦、项羽 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 楚汉之争

司马迁 北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 著《史记》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中国第一个皇帝——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历史承载】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1中文字的名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

【哲思一脉】

材料二: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什么?到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医学传承】

材料三:

(3)图2是东汉中医方面的代表人物,写出其姓名及医学著作。结合材料三中的数据,谈谈你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识。

【辉煌科技】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时谁改进了造纸术,大大提高纸的质量,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几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图5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请写出书名。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该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