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两个建筑分别体现了佛教、道教文化内涵,佛教正式传入中国、道教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是
A.秦朝
B.东汉
C.北魏
D.周朝
2、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①组织雅克萨之战
②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设军机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秦朝是辉煌的,也是短暂的。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其表现为
①赋税沉重 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③中央集权 ④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史记》记载:“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叛)纣。”史书记载的是
A.牧野之战 B.坂泉之战 C.长平之战 D.盘庚迁殷
5、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馆。“中华第一鼎”指的是
A.司母戊鼎 B.毛公鼎 C.大盂铜鼎 D.四羊方尊
6、商朝青铜器的特点有( )
①种类繁多 ②工艺高超 ③气势宏大 ④以农具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下列各项对下图所示的表述,正确的是出
A.由分封制逐步发展而来
B.唐朝首创这一制度
C.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8、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高祖统治时期
9、汉顺帝时,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因除掉外戚闫氏势力被封侯。不久,顺帝相继拜皇后的父亲梁商和兄长梁冀为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近20年。汉桓帝时与宦官单超等人合谋诛杀梁冀及其亲党,结果宦官独揽朝政。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政治状况是( )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剧
C.皇帝昏庸无能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0、宏观把握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对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宏观把握最准确的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 )
A、重新统一南北 B、出现了“开皇之治”
C、创立了科举制度 D、开凿了大运河
12、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的是( )
A.打制石器
B.人面鱼纹彩陶盆
C.骨耜
D.稻谷
13、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被称为释迦牟尼的宗教是(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4、《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南迁的人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中国银行行徽(图一)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二),这种形状的钱币最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图一中行行微 图二古钱币
A.西周 B.秦朝 C.秦国 D.汉朝
16、中华民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 )
A. 尧的部落联盟 B. 禹的部落联盟
C. 蚩尤的部落联盟 D. 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
17、如果要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以下收集的资料不恰当的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戚继光抗倭
C.文天祥抗元
D.雅克萨之战
18、下面两幅图说明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态度分别对应是
A.禁儒、崇儒
B.崇儒、禁儒
C.都是崇儒
D.都是禁儒
19、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考古发掘 D. 学者推断
20、北宋时,官至枢密使的田况(1005-1063)引用时人尹洙的话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边远荒凉的沙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段话反映了
A.重文轻武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变化
B.崇武抑文阻碍文教事业发展
C.北宋渴望收复幽蓟十六州
D.当时人们渴望迎回被俘的二帝
21、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北伐战争荡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污泥浊水。然而,国民党右派的叛变断送了国民革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24年1月,孙中山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口号,开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汹涌澎湃的国民大革命拉开了序幕。
(2)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在 誓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军进攻湖南、湖北,转战江西,进而占领南京,进逼上海。半年时间,国民革命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
(3)1927年春夏, 、 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22、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的重要战役是________。为巩固统治,周王实行_________,将土地和人口分给功臣和宗亲。
23、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_________,与达赖_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分别举出材料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名称。
求强求富:时间 名称
变法图强:时间 名称
民主革命:时间 名称
25、商朝的建立者是___,公元前1046年___伐商,建立西周。
26、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人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7、266年,西晋建立,晋惠帝在位时爆发的“______”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_____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28、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 | 第二次 | |
时间 | 公元前_______ | 公元前_______ |
在位皇帝 | 汉武帝 | |
目的 | 联络_______,共同夹击匈奴 | 访问西域各国 |
结果 | 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及他想和_______往来的愿望 | 汉朝和公元前_______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
29、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
(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多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轰动了洛阳城,大家纷纷传抄,以致出现了“洛阳纸贵”的局面。纸得以成为物美价廉的书写材料,主要有赖于谁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
(5)《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________。
31、
II 半坡原始聚落居所 多采用半地穴式建筑
河姆渡原始聚落居所 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农耕时代北方主要农作物 种植水稻
农耕时代南方主要农作物 种植粟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2)杜甫被后人称为——
(3)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
(4)明成祖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的机构——
(5)被誉为“国剧”的剧种——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个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使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思想解放局面,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被后来许多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所推崇。
(1)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时代”是什么历史时期?当时的各思想流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什么局面?
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兼相爱,交相利。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2)材料二是某七年级同学收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请你写出材料二中四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谁的观点。
材料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3)你认为孔子的哪一观点最能体现报告精神?作为青少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学习有着怎样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