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请问战国七雄中,被韩、赵、魏瓜分的诸侯国是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2、西汉灭亡是由下列哪位历史人人物篡夺政权而灭亡的

A. 王新   B. 刘秀   C. 王莽   D. 刘彻

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与否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下列制度机构或官职有涉及负责对少数民族管理的有

①宋代的知州  ②清朝的“伊犁将军”  ③元朝的“宣政院”  ④明朝的“吏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据记载,夏王桀“虐政淫荒”,商纣王“为鹿台糟丘,酒池肉林,宫墙文画,雕琢镂刻”。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反映出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农民起义的爆发

B.游牧民族的入侵

C.自然灾害的频发

D.统治者昏庸腐败

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的是( )

A.兼并战争 B.制度变革

C.思想学术的繁荣 D.文明的起源

6、祖冲之小行星是一颗以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下列关于这位数学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他是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

②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③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④制定出《大明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

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8、为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     

A.甘肃行省

B.盛京将军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9、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工具,会使用火。从材料中可知对远古人类的认知主要是通过(     

A.考古发掘

B.化石

C.石器

D.烧骨

10、秦始皇设立的丞相制度被谁废除(     

A.李世民

B.赵匡胤

C.忽必烈

D.朱元璋

11、如果你是明朝初年的地方官员,有要事进京参见明太祖,应去(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洛阳

1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贾思勰——《齐民要术》

B.王羲之—《兰亭集序》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祖冲之—“五禽戏”

13、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王扫六合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4、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领导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是( )

A. 陈胜、吴广   B. 张仪、苏秦   C. 李斯、王绾   D. 刘邦、项羽

15、每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公祭。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A.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D.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6、《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及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1127年发生的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蒙古灭金

D.元灭南宋

17、“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

A.种植作物 B.磨制石器 C.使用彩陶 D.打猎捕鱼

18、公元230年,称帝后的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什么地方,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A.儋州

B.黄州

C.夷洲

D.惠州

19、七年级(一)班同学举办诗词比赛。其中,有一道题目给出的要素是“豪放风格“文学家”“书法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下列与其相关的是

A. 辛弃疾

B. 曹雪芹

C. 李清照

D. 苏轼

20、“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宋高祖

D.宋太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唐朝丝织工艺水平很高,其中(     )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闻名中外(     )反映了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22、在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的人是_______

 

23、作用: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4、西汉的建立者是________,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局势,汉高祖采取了________政策。

25、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莫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以“草木皆兵”形的战役是___________

26、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907年,____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27、炎帝和_______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公元前202年,_______(人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28、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求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大兴()。

29、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_________发展而来的。商朝后期制造的___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而__________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30、战国后期秦国在岷江上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朝代(或政权)与它的都城连接起来。(只填写相应的数字,每空1分,共4分)

朝代(或政权)       都城

A.西夏            ①大都

B.契丹            ②兴庆

C.元朝            ③临安

D.南宋            ④上京

答:A—(     B—(      C—(     D—(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 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2)东汉名医华佗发明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3)曹魏时期,钟繇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独创 书法  。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息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此时,统一的意识形态尚未形成,从而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得以传播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于凯《战国史》

材料二:秦简出土情况简表(部分)

材料三:西汉研习儒学的儒生数量统计表

——根据班固《汉书》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不同流派”有哪些?据材料一概括“不同流派思想得以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的统治受哪一学派影响。结合秦简信息,简述你判断的依据。

(3)材料三儒生数量的变化与哪项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