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张骞通西域的主要作用是(

A.设置河西四郡 B.设置西域都护

C.推恩令的实行 D.开辟了丝绸之路

 

2、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管仲改革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际

C.商鞅变法之后

D.晋文公称霸之前

3、下图为文佳同学设计的唐朝政治的发展图,描述图中“”处景象恰当的诗句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4、传说中包含有一定的真实历史信息,如图文物可以印证

A.炎帝教人们交换物品 B.当时人们已经会炼铜

C.当时人们会缫丝、纺织 D.当时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5、宋朝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 (  ) 

①设立枢密使 ②设立三司使 ③派文官管理地方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6、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中的关键要素。在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搭配中,有直接关联的是

A.杨坚——贞观之治

B.李世民——制定《贞观律》

C.隋文帝——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

D.隋炀帝——建立南诏政权

 

7、提出“克己复礼,仁者爱人“思想主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学派( )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8、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     

①朝政腐败 ②吴三桂降清 ③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④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圆周率日(3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节日,这一天,很多人会怀念在圆周率值计算上有过杰出贡献的

A.张仲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10、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据下图判断,公元前221年属于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11、下列对如图所示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B.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C.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 D.烽火戏诸侯,只为搏红颜一笑

12、古代一位商人喜好搜集文物,他的藏品中有: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小篆刻写的木简、隶书眷抄的《论语》、行书临摹的《兰亭集序》。这位商人最早可能生活在(       

A.商朝

B.春秋战国

C.秦汉

D.东晋

13、在中华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下列两件绝世精品体现了(       

A.战国冶铁技术

B.夏朝青铜技术

C.战国漆器工艺

D.商朝青铜艺术

14、战国时期以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而闻名。下列战役最能反映战国时期这一特点的有

①牧野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中国古代民众不甘压迫的反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民起义是(     

A.巨鹿之战

B.赤眉起义

C.国人暴动

D.陈胜吴广起义

16、在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7、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磨制石器   打制石器 铁制工具 青铜工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18、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摆脱统治危机,富国强兵

B.提高军队战斗力

C.使人民生活富裕

D.增加政府收入

19、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 马陵之战   B. 桂陵之战   C. 牧野之战   D. 长平之战

20、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下列句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       

A.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改革,召集诸侯会盟

B.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北上争霸

C.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

D.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图一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主持修建的。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商王___________迁都到___________

23、特殊的战役,特别的意义。

(1)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

(2)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

(3)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史实。

(1)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远古人类是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4)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方面出现的繁荣局面叫

25、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且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____

26、秦朝创立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称 ______,其下设中央政权机构。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 ______,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______

27、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在政治方面,他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____"。在军事方面,他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公元前119年的______(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

28、秦朝修筑的长城西起临洮,东到______,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29、元代设置___________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清朝设置___________管辖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0、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______第二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小李同学正在研究唐朝兴亡史,他把唐朝的一些重大事件及其影响进行了归纳,但不小心把顺序搞乱了,请你把正确的答案用连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李渊称帝   唐朝由盛转衰

开元盛世   唐朝统治遭到致命打击

安史之乱   唐朝建立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后梁建立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长时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的时代。

(1)材料中所说的“中国又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统一王朝的都城是哪里?

(2)材料中“长时间的分裂局面”指的是什么历史时期?“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指的是什么历史时期?请写出这一时期是被称作的盛世时代一例。

(3)你认为一个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