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为此,汉武帝( )
A.分封诸侯
B.广设郡县
C.实行盐铁专卖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我国现行人民币有金属币和纸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古代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汉朝的五铢钱
C、 北宋的“交子” D、南宋的会子
3、今天,人们把书写文字的材料称作“纸”,这与秦汉时期采用什么作为书写材料有关
A.竹
B.帛
C.甲骨
D.青铜
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成熟的商代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5、历史小组的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后,整理出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商起兵攻伐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C.商纣王施用酷刑,残害人民,最后被灭
D.周武王战胜商汤,定都镐京,历称西周
6、我国古代历史上,跨越了公元前后时间的王朝是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
7、关于如下图所示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东汉后期
B.发生在三国时期
C.北方政权取得胜利
D.完成了国家统一
8、“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主流。假如你要研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你会研习下列哪些人物的思想主张?( )
①孔子 ②孟子 ③韩非子 ④秦始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9、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旨在
A.取消分封制 B.恩泽贵族 C.削夺武将军权 D.加强中央集权
10、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B.让所有人都害怕自己
C.表示皇帝的至高无上
D.为政治改革营造声势
11、如下图阎立本《步辇图》(局部)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关于此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属于艺术作品,不可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 ②属于艺术作品,同时也是图像史料
③可用于研究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④可用于研究唐朝与突厥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符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①修建水利工程 ②农业多种经营 ③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④麦稻兼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王可在课堂剧中扮演了一个角色,剧情中,他要向“汉武帝”建议实施“推恩令”。由此可以判断,王可扮演的角色是
A.管仲
B.主父偃
C.董仲舒
D.蒙恬
15、下列不符合北京人生活的是( )
A. 采集食物 B. 火烤食物 C. 制作装饰品 D. 群居生活
16、晋武帝(司马炎)为稳固司马氏的统治,大封同姓诸王,后来又让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并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手握封国的军政大权,势力日益强大。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最终导致“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从中,我们获得的历史启示是( )
①实践证明分封制的弊端 ②管好国家要有合适的制度
③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 ④统治者的才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西周分封,天子至高;秦行郡县,皇帝至上。无论分封制或郡县制,统治者施政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思想控制
B.加强对全国统治
C.便于经济管理
D.利于文化交流
18、观察《战国形势图)),图中B处是
A.秦国
B.楚国
C.燕国
D.齐国
19、与北京人相比,河姆渡人的生活有了明显的进步。下列能够反映这一进步的是( )
A.过上了定居生活 B.具有爱美意识
C.创立了早期文字 D.使用打制石器
20、在古史传说中,黄帝,名轩辕。他是我国北方一些氏族部落的祖先,有许多创造发明。下列属于黄帝的发明有( )
①船只②弓箭③算盘④文字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1、______________年元旦,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22、夏朝最后一个暴君是________________
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___世纪
东周的建立者是_________
西周的统治阶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商西周的奴隶主要来源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不懈努力,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应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4、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高,闻名中外的 _________ ,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 _________ 推广到了东南地区。
25、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________的精神支柱,确立了________的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26、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的变法是____;4世纪后期,前秦皇帝符坚任用汉人____为丞相,锐意改革,那时候,前秦境内的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27、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28、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地点在___________。
29、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时迁到殷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30、会使用天然火又会保存火种的原始人类是_________。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 )退避三舍 a. 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 )纸上谈兵 b.牧野之战
( )阵前倒戈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 )刀耕火种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 )卧薪尝胆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32、请列举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建立时的都城。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材料三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引自《史记商君列传》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运动代表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利益?
(2)材料中一的什么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哪一措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3)说说此次变法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和中国国情,指出卫鞅什么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