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是(  )

A.“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人曾两次侵入北京。第一次侵入北京时犯下的罪行是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香港岛

C.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D.勒索清政府2100万银元

3、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不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诸侯国由少变多,疆域由小变大

B.诸侯国由多变少,疆域由小变大

C.诸侯国由多变少,疆域由大变小

D.诸侯国由少变多,疆域由大变小

4、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御史台

D.枢密院

5、俗话说“胜负乃兵家之常事”,以下中国古代史上发生的战役中不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桂陵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6、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对此时诸侯争霸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C.维护了周王的权威

D.加快了民族的交融

7、导致商朝灭亡的著名战役是( )

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涿鹿之战

D.淝水之战

8、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鑊、锄头、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铁农具被广泛应用

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9、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共同之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处于同一生活流域

B. 都从事原始农业种植,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

C. 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 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10、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2016年1月14日在京闭幕,明确今年要“确保实现不敢腐的目标”,强化不能腐、不想腐。回眸历史在秦朝具有监察职责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县令

11、老子的学说集中的著作是(     

A.《道德经》

B.《论语》

C.《春秋》

D.《诗经》

12、下列著作及其作者,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伤寒杂病论》

B.李时珍——《农政全书》

C.张仲景——《本草纲目》

D.宋应星——《天工开物》

13、学习了夏、商、西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请你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4、莫高窟堪称壁画艺术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它坐落于今天的(     

A.河南西部

B.山西北部

C.新疆西部

D.甘肃西部

15、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下列能证明夏朝建立的证据是( )

A.二里头遗址及出土的文物 B.殷墟遗址及甲骨文

C.司母戊鼎及铭文 D.四羊方尊及金文

16、生活在距今约二十至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大汶口原始居民

 

17、尧舜禹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  )

A. 总统制   B. 禅让   C. 世袭制   D. 终身制

18、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蚩尤   ④禹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19、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20、“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是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某农书中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这部农书名为

A.《齐民要术》 B.《九章算术》 C.《大明历》 D.《道德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在政治方面,他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____"。在军事方面,他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公元前119年的______(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

22、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____.汉朝早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3、李白享有的美誉是_____

24、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___________.

 

25、秦朝的国家机构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________

26、为了现固疆土,西周实行了_______;秦朝_______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7、中华民族同根同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________;面对滔滔洪水,________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对洪水进行疏导,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2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用 选拔官员。科举制度正式产生后,在唐朝时,科举分为 两大类。

 

29、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张仲景写成的《______》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30、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______”;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______(国家)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把下题涉及的正确地名用连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大运河的中心             天竺

唐朝的都城                 洛阳

玄奘西行目的地          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目的地   日本

鉴真东渡目的地          长安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机构。

(1)明太祖设置,监视官民言行——

(2)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元朝设置,管理西藏——

(4)唐朝时期设置管辖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两个机构——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转》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有四十人。

材料二:《荀子? 儒效》说:周公……兼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⑵、从材料中看出在西周,哪些人可能被分封为诸侯?

⑶、西周的分封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⑷、分封制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中你又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