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2025届高三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引发了国人对古典诗词文化的兴趣。下列诗人不属于唐朝时期的是

A.李白

B.陆游

C.杜甫

D.白居易

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商鞅变法的成效最大。依据下表,可看出商鞅变法最直接的影响是

序号

商鞅改革的部分措施

1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

奖励军功,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土地

 

 

A.秦穆公称霸,号令诸侯 B.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C.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D.调动了旧贵族的积极性

3、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属于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有(  

①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②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  

③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   ④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辖西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成就辉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唐朝诗人李白被誉为“诗圣”

B.北宋文学家苏轼词风委婉、细腻

C.元曲作家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不朽名著

D.北宋文天祥《过零洋》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5、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想探究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问题,他们应该去参观(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6、下列官职具有监察管理职能的是(   )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丞相 ④刺史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7、“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这里的“他”指的是哪位中国皇帝(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8、《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9、“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其中在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的诸侯国是(     

A.齐

B.楚

C.晋

D.燕

10、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正确的是( )

A.韩非——主张兼爱、非攻

B.孔子——主张统治者要“以德治国”

C.老子——强调“以法治国”

D.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11、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纅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工业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1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进行了决战,其地点是在(  )

A. 阪泉   B. 牧野

C.   D. 镐京

13、明朝的“戚家军”与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的方面是( )

A. 抗击金军   B. 作战勇敢,军纪严明   C. 抵抗蒙古   D. 肃清倭寇

14、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乎?”为此,他(  )

A.知人善任

B.虚心纳谏

C.轻徭薄赋

D.大兴科举

15、中国书法于2009年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东晋时期,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顾恺之

B.钟繇

C.胡昭

D.王羲之

16、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或“殷商”,是因为下列哪一件事?(  

A.盘庚迁殷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平王东迁

17、“(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自己肯定会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他们)都要被斩首。”这段材料说明(     

A.没有遇雨误期就不会爆发农民起义

B.遇雨误期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C.极其残酷的刑罚导致农民起义

D.遇雨误期是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18、“铁人”王进喜带领大庆工人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领导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9、新版《射雕英雄传》:金国小王爷完颜康争夺岳飞兵书《武穆遗书》,最后失败,成吉思汗和南宋联盟灭金。对剧情说法正确的是

A.背景发生于南宋抗辽期间

B.成吉思汗灭金,建立元朝

C.完颜康夺《武穆遗书》是史实

D.影视剧有些内容是虚构的

20、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不断战争,其主要目的是( )

A.尊崇周天子

B.吞并其他诸侯国

C.称霸中原,号令天下诸侯

D.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______。在东南地区,元朝设置了__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2、12世纪统一蒙古各部的是 __________ ;建立元朝的是 __________

 

23、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其中“安”是指______,“史”是指______。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__

24、________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周口店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2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标志着中国早期__________的产生,  都城在阳城(河南登封)社会逐渐产生____________

26、____(填人物)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填人物)。

27、汉武帝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_

28、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____

29、1368年,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__,他就是明太祖。

30、宋代的春节被称为   ,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顾恺之               《水经注》

司马迁               《伤寒杂病论》

贾思勰               《齐民要求》

张仲景               《女史箴图》

郦道元               《史记》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请列举明朝设立的“三司”的具体名称。

(1)

(2)

(3)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政治上看,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朝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从经济上看……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通过陆路转运运输量不大,费用又高,而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办法。从军事上看,由于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军队和物资,利用运河转运比较便捷。当然开运河与隋炀帝本人巡游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物质繁华也有直接关系。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材料二:这条运河开凿过程中无论通济渠、永济渠,都动员了上百万的民夫。通济渠在大业(隋炀帝年号)四年正月开凿,也不到几个月就通航了。这巨大的工程,是在官吏督役严急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的,不可避免地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痛苦。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劳动,受冻挨饿,加上疾病侵袭,死亡的人数半数以上。        

——王仲学《隋唐五代史·上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隋炀帝开运河?

材料三:由世族政治垄断地位而产生的寄生性、腐朽性,驱使着世族走向自己的对立面,走向衰亡。同时,丧失人才选拔意义的九品官人法也面临着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在九品官人法失去人才选拔的功能与意义,在社会呼吁废除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同时,新的制度已经在旧制度的母体内萌芽。

——陈长琦《中国政治制度史》

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机器的运转。

——史皮尔《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

(3)有学者认为:“历史地看,科举制的出现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结合上面材料论证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