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墨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2、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
A.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B.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出现了盛世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3、雄伟的布达拉宫是一座宫堡式建筑,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受到汉藏两族人民爱戴的唐朝公主是( )
A.文成公主
B.金城公主
C.王昭君
D.李清照
4、“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与以下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淝水之战
D.马陵之战
5、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在秦朝时期,负有监察官员职责的是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6、下列物种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明朝后期的文学作品中,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反映出
A.明后期开始实行民主制度
B.西方民主平等思想传入中国
C.文字狱政策加强思想控制
D.传统思想已经发生一定变化
8、修建于北宋中期的福建莆田木兰陂工程,既能抵御海潮,又能灌溉农田。这一成就与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措施有关(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保甲法
9、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C.西汉时期,江南农业比较发达
D.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10、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下列工程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的是( )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赵州桥 D. 明长城
11、以下食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最初都以“胡”字命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12、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是
A.220年
B.221年
C.222年
D.223年
13、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 直接统辖。( )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宣政院
D.枢密院
14、“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1959年视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出土于殷墟的如下图文物是( )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大盂铜鼎 D. 战国宴乐铜壶
15、下列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相关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利用农民起义重建汉朝政权
B.惩治贪官污吏,重振朝纲
C.他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D.公元25年建都于长安
16、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该记者报道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7、李明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他说:“我的姓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大家猜猜我姓啥?”( )
A.夏
B.商
C.秦
D.唐
18、秦朝在地方推行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9、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了解我国境内原始人类最有力的证据是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0、中国古人在划分二十四节气时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以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能够反映农作物成熟的节气是
A.雨水、清明
B.惊蛰、谷雨
C.小满、芒种
D.白露、霜降
21、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造型奇特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西周的___________是青铜器中铭文数量最多的一件。
22、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清朝设立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3、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唐朝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2)中国瓷都——
(3)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4)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5)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24、蒙古国为加强对牧民的管理,实行__________;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全国政务的____________;增设____________,专门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的军政要务;在地方,确立_________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5、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道家学派创始人——
(2)儒家学派创始人——
(3)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4)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反对空谈仁义——
27、________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为加强中央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____ 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8、辽与北宋之间的盟约是_________
29、1368年,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__,他就是明太祖。
30、隋炀帝时,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_______,提高进士地位。
31、连线题(将前后搭配正确的项连在一起)
第一组:
毛泽东 A、发动文化大革命
抗美援朝 B、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二组:
毛泽东 A、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联合国军”总司令 C、麦克阿瑟
32、“诗词大会”显示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1)杜甫的诗忧国忧民,反映现实生活,后人称他的诗为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____________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
(3)元杂剧作家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
(4)《___________》是古典小说的巅峰。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景象。
材料二:“皎白若霜雪,方正若布棋”,这是东晋时期人们赞美白纸的诗。说明造纸业十分发达。
(1)材料一说明了江南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赞美的纸,历史上谁对此做出的贡献最大?他是那个朝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