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唐“开元通宝” B. 关子 C. 会子 D. 交子
2、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八旗制度
C. 郡县制度
D. 行省制度
3、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医圣”。他是( )
A.张仲景
B.蔡伦
C.华佗
D.司马迁
4、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在我国维持了约1300年,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A.隋文帝考试选拔人才
B.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C.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D.唐太宗完善进士科
5、嬴政建立秦朝后所统一的对象包括( )
①文字
②货币
③度量衡
④车辆和道路
⑤语言
⑥服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
6、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事件中,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玄奘西游天竺
B.昭君出塞
C.鉴真东渡日本
D.文成公主入藏
7、下表中的信息反映了( )
A.早期国家的变革 B.中央官制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走向统一的趋势
8、秦朝时期,有利于政令在全国顺利推行,有利于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措施是(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统一货币和车轨
9、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0、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讨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天子威信很高 B.诸侯势力强大 C.战争频繁 D.生存环境恶化
11、“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我国古代著名工程位于
A.杭州
B.昆明
C.成都
D.重庆
12、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B.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C.北朝-祖冲之-《大明历》
D.东汉-钟繇-《兰亭集序》
13、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都位于大河流域,主要是因为(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交通要道,战略位置重要
C.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D.战乱较少,矿产资源丰富
14、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者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5、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的交战双方是
A.刘邦军队与秦军
B.项羽军队与秦军
C.陈胜、吴广军队与秦军
D.刘邦与项羽
16、一部讲述秦朝历史的电影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镜头,其中正确的是
A.李斯用小篆写了一份奏章
B.官兵在城墙上贴了一张纸质公告
C.一群读书人在公众场合谈论儒家诗书
D.大街上的水果店中摆放着葡萄、石榴等水果
17、《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材料说明 ( )
A.周平王建立了新的王朝
B.周王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诸侯崛起导致周王室衰微
D.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18、王明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 商汤战胜夏朝的启、夏朝的灭亡,商朝建立
C. 商纣王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
D.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19、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夏商西周的更迭》一课的中第一目的标题是“家天下”的夏朝,这里的“家天下”与下列哪个制度有关: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土地私有制
D. 分封制
20、南朝四个朝代的更替顺序是( )
A. 梁、齐、陈、宋 B. 陈、梁、齐、宋
C. 宋、齐、梁、陈 D. 齐、梁、宋、陈
21、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靖康之变 B. 南宋建立 C. 岳飞遇害 D. 绍兴和议
22、兴修灵渠: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______和__________,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23、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24、填空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是 。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 年,其目的是 。
3.1895年4月, 和日本首相 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4.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 。戊戌变法中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就义的是 。
5.康有为、梁启超为了宣传变法,创办了《 》。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于 年。辛亥革命后 窃取革命果实。
7.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近代山东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 。
8.1918年,李大钊发表 和 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9.五四运动前期、后期的中心地点分别是 、 。
10.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 ,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
25、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人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1915年,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黄海海战中,率守军奋力抵抗,中炮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7、为了巩固对辽阔土地和殷商遗民的统治,西周推行了_______制。
28、体貌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____________。
29、“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选自_____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
30、东汉后期,_________领导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黄巾起义。
31、将作品的代号填入相应作者后的括号内
A《玄秘塔碑》 苏轼( )
B《念奴娇·赤壁怀古》 柳公权( )
C《资治通鉴》 关汉卿( )
D《秦中吟》 司马光( )
E《窦娥冤》 白居易( )
32、列举本册书学过的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材料一中说的:“三种东西”分别是什么?这“三种东西”再加上西汉发明的什么合称“四大发明”?“这三种东西”对世界面貌的改变有何影响?
(2)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大发明的出现和传播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二中鲁迅揭露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