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2025届高三历史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史记・陈涉世家》载“失期,法皆斩”,最后导致起义爆发。由此推知,陈胜、吴广起义(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战乱频仍 B.焚书坑儒 C.刑罚严酷 D.赋役繁重

2、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为了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在1862年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北洋海军

C.京师同文馆

D.黄埔军校

3、“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为此,汉武帝(   )

A.分封诸侯 B.设郡县 C.实施“推恩令” D.设立太尉

4、春秋时期有众多的霸主,下列历史人物中,不属于春秋时期霸主的是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5、中国是世界上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中,属于长江流域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陕西蓝田人

D.山顶洞人

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B.推翻了唐朝腐朽统治

C.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7、“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蒙古草原这一战乱现象的人物是(       

A.铁木真

B.元昊

C.忽必烈

D.阿骨打

8、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A.黄巢起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唐末农民战争

9、假如你是远古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当地发大水,你会派谁去治理

A.

B.

C.

D.

10、“夸父追日”“盘古开天”“精卫填海”“牛郎织女”“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家喻户晓的典故都属于

A.神话传说

B.历史事实

C.天文知识

D.史学概念

11、下列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有(     

①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   ②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③设转运使,集地方财赋   ④三省六部,分权制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下辈子等与下面何种宗教有关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13、“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是后世就哪一工程而发出的感慨(  )

A. 修建长城   B. 开凿大运河

C. 建赵州桥   D. 营建东都

 

14、宋朝的商业繁荣与进步,促进了城市格局的变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当时出现的专门娱乐的场所是

A.瓦子 B.交子 C.会子 D.鸿胪寺

15、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

D.陈桥兵变

16、《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通过这一记载,我们可以(     

A.分析张骞通使西域的目的

B.感悟玄奘西行的艰难过程

C.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成果

D.感受鉴真东渡的精神内涵

17、唐朝时期,长安城内有两个市,每市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店铺),四方珍奇,皆所积集”。文中的“市”是指(     

A.政府机构

B.商业区

C.娱乐区

D.居民住宅区

18、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它代表的是唐朝哪一方面的成就?(     

A.农业

B.纺织业

C.制瓷业

D.矿冶业

1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著名诗句,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火药

20、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是( )

A. 推行县制   B. 奖励生产   C. 奖励军功   D. 承认土地私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_________”,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_

22、大泽乡起义的领导人是

23、汉初,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 ______政策。经过几代皇帝六七十年的坚持和努力,西汉国力增强,社会稳定,历史上称为 ______

24、_________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史称_________________

25、距今约_______年,中国农业兴起于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流域,由最初的“_______”,发展到用_______进行耕种,______________的出现以及______________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6、北宋前期,在 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内容。

(1)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________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

(3)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________

(4)祖冲之的数学研究成果收集在他的名著:________

28、西周分封制

(1)目的:___________

(2)方法:周王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3)诸侯的义务:___________

(4)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为中国古代_______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0、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定都咸阳,建立西汉。   (   )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毕 昇 A《资治通鉴》

( )司马光 B陈桥兵变

( )赵匡胤 C郾城会战

( )岳飞 D《送子天王图》

( )汤显祖 E活字印刷术

( )吴道子 F《牡丹亭》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3)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4)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制度——

(5)汉武帝时期统一的货币——

(6)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的事件——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和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是在哪一事件后被打破的?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请说出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的名称和用途?

材料三: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等传回日本。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材料四: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或地区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4)根据材料四,从范围、内容两个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5)综上所述,概括唐朝的社会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