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康熙帝无关的历史史实是 ( )。
A.设置台湾府
B.两次雅克萨之战
C.大兴文字狱
D.设军机处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3、“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一诗句描述了战国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的状况。七雄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下列战争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4、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书法界的“书圣”是( )
A.王献之
B.祖冲之
C.王羲之
D.顾恺之
5、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的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的长安( )
A.商业经济繁荣
B.对外贸易活跃
C.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D.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
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出现在如下图所示的年代尺的
A.A
B.B
C.C
D.D
7、朱瑞,江苏宿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人。2009年9月10日,朱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下列与其相关的经历,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
②在南京某中学自拟作文 题《拟孙文讨贼檄》,大骂军阀
③指挥炮兵纵队参加辽沈战役攻克锦州以北义县的战斗
④任八路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领导抗日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8、在模仿元谋人生活情景的演出活动中,符合史实的情节包括( )
①烧烤食物 ②用粗糙的石器砸坚果 ③制作陶器 ④缝制兽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10、东汉的建立者是
A.刘邦
B.刘秀
C.刘启
D.刘彻
11、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B.
C.
D.
12、下列王朝中,曾经统一过全国的是( )
A.曹魏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13、陕西阳光博物馆展厅前有一座雕像,用以纪念一位被誉为“丝绸之路开拓者”“东方哥伦布”的历史人物。他是
A.秦始皇 B.汉文帝 C.董仲舒 D.张骞
14、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定都于( )
A.洛阳
B.长安
C.南京
D.阳城
15、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
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生活在这里
D.这一遗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16、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传教
17、下列关于“驻藏大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代表元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政事
B.代表清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C.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D.有利于加张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18、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人们基本肯定她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 她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B. 她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
C. 她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D. 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19、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班禅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清政府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20、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概括为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21、民族大融合是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
(1)316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2)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3)3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________部迅速崛起,建立了北魏
2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的诗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他享有“____”的美誉;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3、著有《齐民要术》的北朝农学家是--_________
24、中国的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等几个朝代,请你把表格中对应的只是补充完整。
政权名称 |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暴君 |
夏 |
|
| 桀 |
商 |
| 汤 |
|
西周 |
| 武王 |
|
25、下图是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的是______接见______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形象地反应了______和亲的历史史实。
26、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经不再打着"________"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这一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势力较强,史称"____
27、元朝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是___________
28、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__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29、(1)_________________(会议名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_________(人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首先从_______开始,普遍实行______________责任制。
(4)在中共_______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和地点:_______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6)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大批英雄人物。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7)在学习《抗美援朝》一课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出无数战斗英雄,期中让你印象深刻的有:_________(列举一位即可)。
30、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
31、把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王羲之 《女史箴图》
顾恺之 《兰亭序》
张仲景 “三顾茅庐”
董仲舒 《伤寒杂病论》
刘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2、与赵括、成语“纸上谈兵”、战国几个关键词相关的战役——
33、改革和创新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技术革新】
材料一
(1)读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三人物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他的贡献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2)材料二指什么事件?“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什么措施?
(3)用材料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教民耕战”的历史作用。
【思想创新】
材料三
(4)材料三中两个同学分别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哪两家学派的治国主张?这一时期各家学派激烈交锋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