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 )
A. 促进了经济交流 B. 促成了贞观之治
C.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结束了分裂局面
2、“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A.秦朝 B.东晋 C.西汉 D.东汉
3、观察如图,请你选择正确的说法
A.这是研究远古人类的仅有物品 B.这是比较精细的磨制石器
C.这是北京人的劳动工具 D.这是新石器时代的象征
4、维吾族的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为
A. 匈奴
B. 东突厥
C. 回鹘
D. 吐蕃
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北方人的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经济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6、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古国,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懂得种植水稻、粟、蔬菜等农作物,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根本因素是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7、作家余秋雨曾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 禹
B. 李冰
C. 商鞅
D. 汉武帝
8、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成均势
B.“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的地理条件
C.赤壁之战结局的影响
D.曹操、刘备、孙权都善于用兵
9、下列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中,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10、下列著名历史人物与相关成就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①他发明创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②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③他在研究前人地理学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写出了《水经注》一书。
a张衡 b郦道元 c祖冲之
A.①——a②——b③——c
B.①——h②——C③——a
C.①——a②——c③——b
D.①——c②——a③——b
11、历史观点是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评价;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客观叙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C.唐朝丝织业工艺水平高
D.唐朝末年,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
12、宋代流行一句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导致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宋朝实施
A.中央集权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废除武官政策
D.降低进士科地位
13、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七国之乱
B.王安石变法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1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当时人口众多,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
A.成都
B.荆州
C.扬州
D.建康
15、下面表格中填写正确的是( )
项目 | 周朝 | 秦朝 |
最高统治者权力 | A皇帝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 C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
统治地方的方式 | B郡县制 | D三省六部制 |
A.A
B.B
C.C
D.D
1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北宋与辽对峙
B.北宋与金议和
C.南宋偏安江南
D.北宋与夏和议
17、根据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的记载,“元朝的驿路从地区讲,帖里干和木怜道,多用于岭北至上都、大都间邮驿;纳怜道仅用于西北军务,大部分驿站在今甘肃省境内,所以亦称“甘肃纳怜驿”。可见,元代驿路主要是用于( )
A.发展陆上丝路的需要
B.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C.对西域地区军事征服
D.加强同海外市场的联系
18、我国古代科学家贾思勰的成就是著有( )
A.《黄帝内经》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九章算术》
19、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1973年在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七千年左右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0、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农业的原因是(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
②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引进日本的优良稻种,提高粮食产量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成就。
(1)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________
(2)战国后期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综合性水利枢纽:________
(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________
(5)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南北朝科学家:________
2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司马光主持编写的通史巨著——
(3)关汉卿的代表作——
(4)元朝科学家王祯的著作——
(5)明朝考生对题目解释的标准——
2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______ 》。
24、秦朝建立后统一使用文字__________。
25、东晋的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_________》;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_________。
26、南朝概况:南朝是420-589年在南方出现的___、齐、梁、____四个王朝的总称。
27、北京人体质特征:保留了_________的某些特征,但__________分工明显。
28、科举考试的变化:
命题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答卷格式: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
影响: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_____,禁铜_____。应试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_____。
29、汉武帝时,派遣 _______、________发动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打败匈奴,确保了北方地区的安全。
30、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______和______。
(2)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字是______。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
(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______。
31、
王羲之 医圣
张仲景 书圣
汉文帝、汉景帝 光武中兴
刘秀 文景之治
32、列举由夏至秦出现的暴君四例。
33、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就“中国古代制度”进行了探究,请帮忙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秦朝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人教《中国历史》七上
(1)请将材料一示意图中①②两处信息补充完整。
(2)材料二《周初诸侯国分布示意图》体现了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请写出这一制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3)根据料三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实行的制度。请写出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4)通过对夏、西周、秦朝时期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