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迁著的《史记》,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能查阅到的是( )
A.武王伐纣
B.官渡之战
C.司马炎自立为帝
D.王猛改革
2、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它的中心点是
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长安
3、以下关于秦汉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张仲景创编了“五禽戏”
C.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D.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4、什么最能代表拥有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城?在建筑学家眼中最能代表北京城的建筑物是隐藏在胡同市井中至今仍充满烟火气的北京四合院。北京城成为明朝都城开始于哪位皇帝
A.明太祖
B.明神宗
C.明成祖
D.崇祯帝
5、商鞅变法会受到以下哪个阶级的反对( )
A.农民 B.士兵 C.地主 D.旧贵族
6、以下属于“文景之治”措施的是
A.开凿灵渠 B.释奴为民 C.兵皆罢归家 D.田赋三十税
7、南宋时期,我国的制瓷业中心在( )
A.四川
B.江西
C.江南
D.河南
8、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9、有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有关它的记述,下列不存在的是( )
A.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家分晋
B.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C.文成公主入藏
D.戚继光抗倭斗争
10、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11、要拍一部关于东汉的电视剧,由你担任导演,你会选择下列素材中的
①刘秀参加了绿林军起义
②中国古代史上的又一个盛世———光武中兴
③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互相争斗、政局混乱
④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的统治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2、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作用是
A.巩固隋朝政权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加强北部边防
13、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14、中国银行行徽的外观设计灵感原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5、下列人物组合中,相似点最多的一组应是:( )
A.阿骨打-努尔哈赤
B.铁木真-皇太极
C.阿保机-努尔哈赤
D.阿骨打-皇太极
16、秦统一岭南后,赵佗任南海郡郡尉,任嚣任龙川县县令。赵佗、任嚣两人
A.必须定期进京朝觐秦始皇 B.其官职由朝廷直接任免
C.独立掌管地方赋税 D.有协助秦始皇处理中央政务的义务
17、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列对这一时期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B.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是郡县制
C.青铜器主要包括用于祭祀的礼器和农具
D.商朝出现了体系较为完整的甲骨文
18、下列关于蒙古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
B.铁木真统一蒙古族
C.铁木真带领蒙古军队灭了西夏和金
D.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19、我们要想了解唐朝时中亚、印度半岛及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风物以及社会习俗,应该查阅的书籍是( )
A.《三国演义》
B.《资治通鉴》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20、战国时的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京杭大运河
D.白渠
21、牧野之战后__________ 朝建立,楚汉之争后_________朝建立。
2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距今年代 |
| 所处的 大河流域 | 种植的 粮食作物 | 居住的 房屋样式 |
6000 | A |
|
|
|
7000 | B |
|
|
|
请分别写出A和B所对应的居民,并根据表格的提示,将表格补充完整。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唐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3)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4、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从(_____)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_____)(机构),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2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第一个统一的王朝是________。
26、此人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_________
27、春秋后期,面对社会大动荡,在政治上, ________主张“无为而治” ,________主张 “仁”和“礼” ,他们通过学术争鸣,阐述个人思想。
28、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某班开展歌谣学史的活动。邀你共同探究。根据所给内容在横线处选择合适内容把歌谣补充完整。
启、汤、奴隶制、世袭制、分封制。
大禹建夏属第一,中华从此________制。
王位传给儿子________,禅让从此变________。
夏桀是个亡国君,________灭夏建商朝。
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
吕尚、周公佐武王,纣死商亡西周立。
天子统治有加强,________制行天下固。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29、状元实业家________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
30、北京人距今时间是_________。
31、连线搭配
32、列举由夏至秦出现的暴君四例。
33、在唐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具有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唐朝时,特别是诗歌非常繁荣。王老师以“盛唐气象”为研究目标,以诗歌的方式设计了下面的学习板块,并提出了探究性问题,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从唐诗中感受经济繁荣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
(1)唐朝全盛时期被称为什么?这一时期的皇帝是谁?诗中描绘了这一时期什么样的情景?说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活动二】体会民族关系
材料二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凉州行》
(2)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诗中反映出唐朝时期怎样的社会情况?贞观时期,北方和西北各族尊称唐太宗为什么?列举唐朝时发展汉藏关系的典型事例一例。
【活动三】领略唐朝时的对外交往
材料三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四
(3)写出材料三中对外交往人物的名字。材料四是哪一人物的对外交往路线图?列举他的主要事迹(两个)。
【活动四】 领略唐朝时的盛世景象
材料五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4)以上的唐诗反映出了怎样的社会气象?结合材料五你认为促使唐诗兴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