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受安史之乱的悲怆情怀。他被后人称为
A.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仙
2、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及建立者分别是( )
A. 夏朝、禹 B. 商朝、汤 C. 周朝、文王 D. 夏朝、启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开始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221年
D.1800年前
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5、“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棉纺织品
B.景德镇的瓷器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圆形方孔半两钱
6、历史遗迹、遗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下列历史遗迹、遗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7、□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应是
A.磨制石器
B.骨耜
C.铁制农具
D.青铜器
8、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的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9、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原始社会时期盛行的文字 B. 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C. 还不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形式 D. 是一种不成熟的文字
10、在宋代的勾栏瓦舍中有唱曲的、演杂剧的、表演蹴鞠的。导致这一娱乐场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割据局面的结束
C.城市经济的繁荣
D.思想文化的专制
11、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六部衙门 B.市舶司
C.军机处 D.总理衙门
12、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了有效管辖
地方,建立的主要是( )
A. 都护府 B. 宣慰司 C. 行中书省 D. 元帅府
13、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14、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哪项措施
A. 改用汉姓 B. 改穿汉服 C. 学说汉话 D. 鼓励与汉族通婚
15、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A. 重文轻武政策
B. 休养生息政策
C. 重武轻文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16、“康熙纪事”中有如下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允许河南地区“将义社仓积谷借与垦荒之民,免其息”:康熙二十九年(1690)明确规定“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永给为业”。这些记载体现了清朝前期推行哪项政策
A.大力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
B.抑制商帮活动
C.鼓励垦荒
D.限制人口增长
17、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很多国家建立孔子学院。下列哪一主张与孔子有关?
A.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C.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D.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18、观察下面的绘 画,画中左右双方人物分别代表着( )
A. 北宋 辽 B. 北宋 西夏 C. 南宋 辽 D. 南宋 金
19、“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环境,其结果是( )
A.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
B.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
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东汉王朝短暂而亡
20、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奖励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B.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她的统治没有使社会有任何变化和进步
D.重用人才,提拔任用了许多有才干的人
21、______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618年,______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2、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来到澶洲城亲征攻打辽军,最终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那么这次宋辽盟约称“______”。
23、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______和 ______成为最著名的传说人物,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相。
24、在约__________年,汤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25、280年,________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439年,________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6、根据提示补充相关内容。
(1)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在地方上实行了______(制度)。
(2)______修建于战国时期,正因为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______。标志着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27、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叫______;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他的位置,这种父死子继的王位传承制度就是______。
28、提出“仁者爱人”,反对苛政,主张以德治国的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____。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同方略,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____”。
29、雍正帝,设立_____,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30、公元前1046年,______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______年,赢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1、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一次重大的改革,颁布的措施有①募役法②方田均税法③农田水利法④保甲法。其目的是:A.促进农业发展B.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C.限制官僚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D.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财赋收入。请按照措施和目的一一对应的原则把ABCD四个字母填写在31--34题相应的横线上。
①对应______ ②对应______ ③对应______ ④对应______
32、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1206年统一了蒙古草原——
(2)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
(4)清朝的建立者——
(5)《桃花扇》的作者——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
材料三 秦始皇发动了若干次大规模战争,进行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工程。为动员人力、筹集费用,秦朝统治者大大加强了对人民的征敛,赋役非常繁重,刑罚非常严酷。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王扫六合”的时间。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评价秦始皇”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鲜明,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