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现已经为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看,“盛唐气象”的特征是( )。
A.专制与跋扈
B.开明与开放
C.封建与宗法
D.恢弘与交融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 ( )
A. 舜 B. 尧 C. 禹 D. 启
3、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更迭方式是禅让。禅让制涉及的人物不包括
A.尧
B.黄帝
C.舜
D.禹
4、光武中兴的准确含义是指汉光武帝刘秀
A.颁布禁止虐杀奴婢的诏令
B.恢复了汉朝政权和社会的安定发展
C.提倡节俭,取消苛捐杂税
D.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
5、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下面历史人物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是( )
①房玄龄 ②宋璟 ③魏征 ④姚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安徽某校要求作业设计要体现个性化特征。这一举措和下列孔子的哪一主张相一致( )
A.“仁者爱人”
B.创办私学
C.因材施教
D.以德治国
7、云南不仅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而且历史悠久。这里曾经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8、“祀,国之大节”,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于( )
A.农具
B.礼具
C.食具
D.货币
9、“宋辽之间的澶渊之战,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5 0万‘岁币’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伤不了筋骨 。……不仅换来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该学者认为澶渊之盟( )
A.对于北宋政权来说是屈辱的
B.对于双方都是平等、公正的
C.促进了宋辽经济的交流发展
D.岁币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
10、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C.将文成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D.把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11、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
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尤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 垂老别(节选)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巾起义
D.藩镇割据
1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强化法制统治。秦始皇采用的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13、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有一项发明既促进了文化交流,又在发明过程中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理念,这项发明是( )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火药 D. 印刷术
14、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A.看到唐三彩
B.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C.看阎立本作画
D.游东京的夜市
15、西汉初年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出现的“治世”是( )
A.“文景之治”
B.“汉武帝大一统”
C.“光武中兴”
D.“贞观之治”
16、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①学习北方的牛耕、施肥等技术
②实行麦稻兼作
③双季稻的栽培
④织锦业迅速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下列被称为“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长城 C. 龙门石窟 D. 云冈石窟
18、下列对杂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②它是元曲的组成部分之一
③关汉卿是其杰出的作家代表 ④它兴起于清朝中后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一位商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到西亚经商,途中得到西域都护的保护,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应出现在( )
A. 战国时期 B. 秦统一后
C. 汉高祖时期 D. 公元前60年
20、北宋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和设置多重机构分化中央和地方事权。一方面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其危害主要是( )
A.军队战斗力消弱,财政负担沉重
B.文臣足智多谋,有利于战争取胜
C.一职多官,相互推诿,无所作为
D.唐代以来形成的藩镇割据更加严重
21、1004年,辽宋交战,第二年达成和议,史称(______)
22、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周王自称天子,由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原则把本封地内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士、士以下没有土地、不再分封。请填写完整。
23、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战役名称。
(1)西汉对抗匈奴的高潮战役——
(2)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4)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军——
24、黄帝时期:_______创造了文字,_______制作音律,隶首发明_____,_______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25、《送子天王图》是唐朝著名画家____的作品;北宋张择端的《____》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26、_______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_______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27、1、传说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著名的____________部落和________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春秋晚期的_____________,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_______________”。
3、秦统一后,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____________制度,在地方上推行__________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4、三国时期__________ 国船队曾到达___________,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5、北朝贾思勰编写的《_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北魏郦道元编写的《_____________》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28、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__制度。
29、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为唐玄宗开创______盛世打下基础;《送子天王图》是唐朝著名画家______的作品。
30、_________年,西汉宗室_______推翻了王莽的新朝政权称帝,建立东汉。
31、
Ⅰ组 Ⅱ组
人物 事件或作品 民族 首领 政权
汤显祖 平叛大小和卓 女真族 元昊 蒙古国
曹雪芹 《红楼梦》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
明太祖 《牡丹亭》 契丹族 努尔哈赤 后金
乾隆帝 厂卫制度 党项族 成吉思汗 契丹国
32、列举三国两晋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三个。
3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气象新】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
材料二:
【和同为一家】
材料三: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海内存知己】
材料四:
(1)材料一中提到的“长策”是指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图片对应的唐朝新式农具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4)根据材料四的图片写出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使者的名字。这两位使者的活动说明当时的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5)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朝的繁荣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