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2025届高一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1 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将每年的 3 月 14 日设为国际圆周率日。这是为了纪念(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钟繇 D.张衡

2、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明州

②杭州

③广州

④泉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加大了反腐力度,纪检监察机关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武帝时期设立的负责监察地方官员不法行为的官职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

4、商朝以后,此器物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此器物是

A.铜器

B.陶器

C.青铜器

D.银器

5、10-13世纪的中国,政权并立又民族交融,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政权.关于这一时期建立的政权和民族搭配正确的是

A.辽——汉族

B.西夏——党项族

C.金——契丹族

D.南宋——女真族

6、历史实物遗迹是历史的见证。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下的部分汉代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下图陶制瓦当上有篆书体“汉并天下”,它出现的历史时期最有可能是(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7、这是中国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那么这个朝代就是

A. 唐朝   B. 西汉   C. 隋朝   D. 东汉

8、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中医药无论在防治还是救治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早在东汉时期,提出“治未病”理论,倡导预防疾病的医学家是(     

A.华佗

B.李时珍

C.张仲景

D.扁鹊

9、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蕃坊

D.宣政院

11、下图所示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下面是某同学做的课堂笔记,通过笔记内容可以确定他学习的主题是

交战双方: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和秦军主力

特点:以少胜多

结果:秦军大败

成语:破釜沉舟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13、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大的改进,其中得到使用和推广的是

A.铁农具和青铜器

B.铁农具和牛耕

C.木农具和牛耕

D.青铜器和牛耕

14、“统治因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不巩固:内有持续十几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外有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故统一局面并没维持多久。”此材料反映了西晋朝代的特征是(     

A.政权分裂,大权旁落

B.休养生息,稳定民心

C.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D.文化交流,民族交融

15、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书法家是(  )

A.钟繇 B.王羲之 C.曹植 D.王献之

16、“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发生的著名战役。与“纸上谈兵”相关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7、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

A. 骨耜 B. 耦犁 C. 翻车 D. 曲辕犁

18、北宋时,引进的水稻新品种是 (   )

A.马来稻     B.越南稻

C.占城稻     D.泰国稻

 

19、某历史人物重建汉政权,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与“文景之治”并称治世,光耀史册。历史上称为

A.休养生息

B.统一六国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20、在某场历史剧表演中,导演要求扮演下列人物的同学按人物生活的先后顺序出场,下列出场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盘庚周武王   ④商汤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_______年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1279年,元军攻灭_______(政权)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2、目前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出土于________遗址,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

 

23、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古代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此工程应是( )

24、图一人物是东晋的建立者____ ,他在即位大典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图二是__示意图,经此一战,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成功抵御了前秦的军事威胁。

25、北宋灭亡后,岳飞积极抗金取得____大捷;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抗元名将是____

26、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27、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___.

28、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史称____

29、甲骨文使用象形、________、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30、商部族首领________起兵攻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约公元前________年,汤建立商朝。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把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王羲之                 《女史箴图》

顾恺之                 《兰亭序》

张仲景                “三顾茅庐”

董仲舒                《伤寒杂病论》

刘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

(1)________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2)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3)明朝时,科举考试只能在________的范围内命题。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1)这是谁的思想阐述?

(2)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3)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哪部著作里?

(4)他还是大教育家,请你总结他在教育上的成就。(至少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