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唐诗人皮日休曾写诗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其中,“此河”指的是( )
A.江南河
B.大运河
C.都江堰
D.灵渠
2、西汉与东汉之间有一个新朝。建立“新朝”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
A. 刘秀 B. 王莽 C. 张角 D. 陈胜
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石铲(用于翻土)石刀(用于收割)和石磨盘(用于加工谷物),这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有了爱美的观念
4、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 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 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 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 对巩固封建国家统治有利
5、下列属于秦末农民战争范畴的历史事件有( )
①陈胜、吴广起义 ②项羽领导的起义 ③刘邦领导的起义 ④楚汉之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6、农民们现在仍用育秧栽培技术种植水稻,这技术最先广泛采用于哪个朝代
A.秦朝 B.三国
C.唐朝 D.隋朝
7、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A.盘古开天 B.嫦娥奔月 C.大禹治水 D.商朝迁都
8、《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 )
A.政权更迭频繁 B.北民大量南迁 C.民族关系和缓 D.经济迅速发展
9、下列不属于宋夏和议相关史实的是( )
A.元昊向宋称臣
B.宋给西夏岁币
C.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D.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10、与“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建筑”等关键词有关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二里头遗址
11、下面是20世纪初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造成1919年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实业法令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12、下列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 )。
A. 投鞭断流 B. 草木皆兵
C. 破釜沉舟 D. 风声鹤唳
13、公元纪年把每100年称之为一个“世纪”。距今2223年前,刘邦建立了西汉。按照公元纪年法,西汉建立的时间应该为( )
A.公元3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2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14、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①勤于耕织的人②经商的人③战场立功的人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区空间,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由此可以联想到的一场战役是( )
A. 楚汉战争 B. 巨鹿之战 C. 垓下之战 D. 长平之战
16、“闻鸡起舞”故事激励青少年要奋发有为,“闻鸡起舞”的成语来源于东晋北伐英雄
A.祖逖
B.刘裕
C.庾亮
D.嵇康
17、经过下列哪次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是( )
A.牧野之战 B.淝水之战 C.漠北战役 D.河西战役
18、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唐朝末年
19、关于安史之乱符合史实的是
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使唐朝由盛转衰
D.使藩镇割据得到缓解
20、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是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农桑辑要》 D.《缀术》
2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甲骨文是中国_____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1899年,清朝人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等地出土了大量甲骨。
(3)甲骨文使用_____、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22、(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______),史称北宋,他就是(______)
23、世界上最总的兵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把西汉推向鼎盛时期的是:____。
(2)改进造纸术的是:____。
(3)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____。
(4)东晋的建立者:____。
(5)东晋最著名的画家,《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作者:____。
(6)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____。
25、炎帝和________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6、公元前209年(秦末),爆发 ______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184年,在张角组织和领导下,发动了 ______起义,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口号。
27、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__。
28、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_”。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凿空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的是______。
(2)东汉时改进造纸术的是______。
(3)写出我国第一部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______。
30、请写出秦朝的疆域四至(8更)
(1)东至—— (2)西到——
(3)北至—— (4)南达——
31、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急速的变化动荡之中,学术思想非常活跃,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各执己见,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景象。请将下列人物、学派和主张言论进行搭配
人物 学派 主张或言论
A∶ 老子 a∶ 儒家 ①"民为重""君为轻"
B∶孔子 b∶ 道家 ②∶世间万物运行均有规律
C∶孟子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2、春秋时期,诸侯为取得优势,争夺霸主的地位。请列举称霸中原的霸主三位。
33、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①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图②统治者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这一盛世局面是在哪一事件后被打破的?
材料二:(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又将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除安抚司外,统称“监司”。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如何分化地方长官权利?如何收归地方财赋?
材料三: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固然重要,稳定地方局势则尤为迫切。江南局势长期动荡,元廷必须予各军事占领区以相对集中的事权,以便遇到紧急事务能够迅速决策。且疆域辽阔,为汉唐所不及,很难一一统属,
(3)根据材料三回答: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是由谁建立的?该王朝设立什么制度解决地方难以统属问题?为了有效管理边疆地区,该王朝在东南地区设置了哪一行政机构?
(4)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有何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