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2025届高一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成吉思汗最大的贡献是

A.统一了蒙古草原

B.建立了元朝

C.建立了后金政权

D.建立了金政权

2、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4世纪后期,统一了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A.前秦

B.西秦

C.前凉

D.西凉

3、如表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

B.农业没落

C.土地荒芜

D.商业发展

4、“一带一路”成为当今时政热点。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王、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为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统治残暴

D.开国之君

6、西汉刚建立时,出现“人相食,死者过半”的局面。汉高祖采取“兵罢归家”“轻徭薄赋”等措施,主要目的是(     

A.增加农业劳动力

B.恢复经济

C.休养生息

D.巩固政权,稳定局势

7、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B.西汉朝廷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出现“光武中兴”

D.有组织、有准备的黄巾军农民起义——沉重打击秦朝的统治

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黄巢起义

9、以下四位同学关于这三幅图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王:图(a)是半地穴式建筑,它适应了北方的气候状况

B.小李:图(b)是人面鱼纹彩陶盆,它说明这种古人类已经有一定的美术技能

C.小刘:图(c)反映了这种古人类已经掌握了磨制石器技术

D.小赵:三幅图片都与河姆渡居民有关,他们主要种植粟

10、传说下列人物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

A.   B.   C.   D.

 

11、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D.强兵效果显著,消除了财政危机

12、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它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

A. 赵韩魏齐楚燕

B. 齐楚燕齐韩魏赵

C. 韩赵楚魏齐燕

D. 韩赵魏楚燕齐

1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大一统王朝

B.推行新儒学教育

C.排斥法、道诸学说

D.加强对官吏控制

14、王华在收集资料卡片的时候出现以下几个事件,据此可以判断他研究的单元主题是( )

A.动荡和变革

B.国家分裂

C.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统一国家的建立

15、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四处分别为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

 

16、著名学者王立群这样谈论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他评价的是(  

A.成吉思汗

B.唐玄宗

C.宋太祖

D.隋文帝

17、董仲舒针对“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形势,建议汉武帝(       

A.休养生息

B.尊崇儒术

C.焚书坑儒

D.建立太学

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A.夏朝

B.汉朝

C.秦朝

D.商朝

19、唐太宗重用的大臣中,李勣原是农民军将领,马周出身寒微,魏征曾是唐太宗政敌的下属。这表明唐太宗

A.减省刑罚

B.虚心纳谏

C.减轻赋税

D.重视人才

20、下列哪一幅图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______

22、________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是由秦国的蜀太守________修筑的。

23、东汉时期,宦官_______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24、时间:距今约70万—____________万年。

25、商纣王统治残暴,前1046年,______ (人物)灭商,建立西周;公元前202年______ (人物)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6、青铜器的发展

1)时间:___

2)特点: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3)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__________等方面,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_____________

(4)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①成分组成: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______________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②铸造技术:采用“_________________”。

③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_,这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还有造型奇特的_________

27、分封制的(1)目的: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

29、唐朝后期,起义军在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___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0、法家: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_______,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下列标志事件与对应的信息相连线

仓颉       善用针灸、汤药,发明麻沸散

项羽       创造文字

华佗       巨鹿之战,以少胜多

祖冲之       改进造纸术,降低造纸成本,提高纸的质量

蔡伦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消灭秦军主力的战役——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论述题,探究问题。

材料一: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指出隋唐统治者重视发展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宋太祖……吏治、兵权、财赋三项,脱离了地方军权(藩镇)之分割,而统一到中央来,中国渐渐开始有一个像样的、上轨道的中央政府。

——《国史大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权力,并尝试评价这些措施?

材料三: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而且对维护国家统一具有积极意义,但却助长了皇帝的独断专权,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岳麓版必修《政治文明历程》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正式设立?并清朝统治者还采取哪些措施“助长皇帝的独断专权”并分析其危害?

(4)学史以明志,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关于国家治理方面获取的经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