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吉思汗最大的贡献是
A.统一了蒙古草原
B.建立了元朝
C.建立了后金政权
D.建立了金政权
2、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4世纪后期,统一了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
A.前秦
B.西秦
C.前凉
D.西凉
3、如表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
B.农业没落
C.土地荒芜
D.商业发展
4、“一带一路”成为当今时政热点。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王、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为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统治残暴
D.开国之君
6、西汉刚建立时,出现“人相食,死者过半”的局面。汉高祖采取“兵罢归家”“轻徭薄赋”等措施,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农业劳动力
B.恢复经济
C.休养生息
D.巩固政权,稳定局势
7、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B.西汉朝廷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出现“光武中兴”
D.有组织、有准备的黄巾军农民起义——沉重打击秦朝的统治
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黄巢起义
9、以下四位同学关于这三幅图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王:图(a)是半地穴式建筑,它适应了北方的气候状况
B.小李:图(b)是人面鱼纹彩陶盆,它说明这种古人类已经有一定的美术技能
C.小刘:图(c)反映了这种古人类已经掌握了磨制石器技术
D.小赵:三幅图片都与河姆渡居民有关,他们主要种植粟
10、传说下列人物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
A. 舜 B. 禹 C. 尧 D. 启
11、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D.强兵效果显著,消除了财政危机
12、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它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
A. 赵韩魏齐楚燕
B. 齐楚燕齐韩魏赵
C. 韩赵楚魏齐燕
D. 韩赵魏楚燕齐
1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A.巩固大一统王朝
B.推行新儒学教育
C.排斥法、道诸学说
D.加强对官吏控制
14、王华在收集资料卡片的时候出现以下几个事件,据此可以判断他研究的单元主题是( )
A.动荡和变革
B.国家分裂
C.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统一国家的建立
15、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
16、著名学者王立群这样谈论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他评价的是( )
A.成吉思汗
B.唐玄宗
C.宋太祖
D.隋文帝
17、董仲舒针对“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形势,建议汉武帝( )
A.休养生息
B.尊崇儒术
C.焚书坑儒
D.建立太学
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A.夏朝
B.汉朝
C.秦朝
D.商朝
19、唐太宗重用的大臣中,李勣原是农民军将领,马周出身寒微,魏征曾是唐太宗政敌的下属。这表明唐太宗
A.减省刑罚
B.虚心纳谏
C.减轻赋税
D.重视人才
20、下列哪一幅图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A.
B.
C.
D.
21、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______
22、________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是由秦国的蜀太守________修筑的。
23、东汉时期,宦官_______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24、时间:距今约70万—____________万年。
25、商纣王统治残暴,前1046年,______ (人物)灭商,建立西周;公元前202年______ (人物)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6、青铜器的发展
(1)时间:___
(2)特点: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3)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__________等方面,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_____________
(4)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①成分组成: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______________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②铸造技术:采用“_________________”。
③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_,这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还有造型奇特的_________。
27、分封制的(1)目的: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
29、唐朝后期,起义军在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___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0、法家: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_______,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1、请将下列标志事件与对应的信息相连线
仓颉 善用针灸、汤药,发明麻沸散
项羽 创造文字
华佗 巨鹿之战,以少胜多
祖冲之 改进造纸术,降低造纸成本,提高纸的质量
蔡伦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32、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消灭秦军主力的战役——
33、论述题,探究问题。
材料一: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指出隋唐统治者重视发展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宋太祖……吏治、兵权、财赋三项,脱离了地方军权(藩镇)之分割,而统一到中央来,中国渐渐开始有一个像样的、上轨道的中央政府。
——《国史大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权力,并尝试评价这些措施?
材料三: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而且对维护国家统一具有积极意义,但却助长了皇帝的独断专权,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岳麓版必修《政治文明历程》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正式设立?并清朝统治者还采取哪些措施“助长皇帝的独断专权”并分析其危害?
(4)学史以明志,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关于国家治理方面获取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