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届高一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他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其中“他”指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2、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3、下侧对联所引典故出自

A.《牡丹亭》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4、《阿骨打传奇》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向人们栩栩如生地讲述了阿骨打解放奴隶,爱人才,爱艺人,爱民众,聚民心,兴金灭辽等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故事。下列史实与阿骨打无关的是 ( )

A. 统一女真各部   B. 建立大金   C. 颁行女真文字   D. 澶渊之盟

5、“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这是毛泽东和朱德共同谱写的祭文。祭奠的人物是

A.蚩尤

B.黄帝

C.大禹

D.夏启

6、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功绩最主要的是什么呢?(     

A.统一蒙古

B.灭亡西夏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7、“文帝”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帝王谥号,有“经天纬地”的含义。下列对隋文帝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开通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

B.创立科举制,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C.统一全国,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D.好大喜功,营造一系列重大工程

8、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王昭君   ②苻坚   ③袁绍  ④孝文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9、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是

 

A.佟麟阁 B.张自忠 C.赵登禹 D.吉鸿昌

10、如图是山西省曲沃县出土的西周时期酒器青铜器。该青铜器作猪形,猪嘴凸出,嘴角獠牙外露,双耳斜耸,形体肥硕,腹部中空,四足粗壮,尾巴上翘,背脊有鬃毛,背部有圆形开口并附盖。盖面装饰目雷纹一周,腹部两侧均有圆形凸起,装饰火纹和变形兽纹。该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     

A.西周实行过分封制

B.当时的畜牧业非常发达

C.当时青铜器制作技艺高超

D.证实山西省曾是周王朝统治的中心

11、他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他是

A.刘徽

B.钟繇

C.顾恺之

D.祖冲之

12、“这种生产工具,设计精妙,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和质量。”材料中提到的生产工具是指(     

A.曲辕犁

B.筒车

C.铁镰

D.铁犁

13、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灰烬和烧石、烧骨等。这佐证了北京人(     

A.已过群居生活

B.已经种植水稻

C.已会制造陶器

D.已学会使用火

14、某电影中出现了将士们将一件黄袍披到了一位将军的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的镜头。该电影可能正在播放的故事是

A.隋朝灭陈

B.唐蕃会盟

C.陈桥兵变

D.靖难之役

15、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前往渔阳戍边的农民因雨误期

B.陈胜、吴广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军官

C.戍边农民的极力鼓动

D.秦朝的暴政

16、某同学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等。请你判断此文化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7、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的知识分子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历史局面。对比下表中的内容可知,百家争鸣(     

A.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

C.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D.完全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18、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提出于(     

A.黄巢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大泽乡起义

D.元末农民起义

19、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并指出2000多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下面有关于古丝绸之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丝绸之路”横贯亚洲和非洲   B. 这条商路是在秦朝开通的

C. 张骞出使西域,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D. 终点站大秦国就是现在的印度

 

20、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里,影响较大的是“仁”,提出“仁”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韩非 C.墨子 D.孔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敢于直言,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指_________

22、淝水之战概况:

(1)大战时间:公元______

(2)交战双方:___________   

(3)结果:东晋以________,大败前秦。

23、填空题:

(1)北宋时的_____、南宋时的_____、元朝时的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明朝的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称为_____

(3)_____带领军队,多次击败了在中国_____地区走私贸易和抢劫的_____

(4)_____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

(5)明代小说《西游记》中最富有抗争精神,曾经大闹天宫的形象是_____

24、贾思勰:_____人,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撰写了《___________》一书。

25、汉武帝时,两次派_________出使西域。

 

26、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

 

27、周武王时,得到____________辅佐,日益强盛。公元前________年,与商在__________决战,商朝最后的王_________亡。西周建立,都城___________________

28、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________人。

(2)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朝。

(4)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的使用。

 

29、___________是一种新体诗歌,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之一。元朝戏曲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______

30、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山顶洞人掌握了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墨子                 顺应自然

韩非                 民贵君轻

孟子                  “兼爱”“非攻”

庄子                    以法治国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人物

(1)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主义的思想家——

(2)纸上谈兵的人物——

(3)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4)曹魏政权的建立者——

(5)《齐民要术》的作者——

(6)《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的作者——

(7)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科学家——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拼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三 中国精关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1)材料一图示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什么水利工程?是哪个人主持修建的?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写出这条商路的起点?对这条商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外交家是谁?这条商路开通有何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