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辽源2025届高一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的历史人物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该图中的作品反映了他所使用的书法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道:“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这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     

A.世人崇尚文学

B.政府鼓励消费

C.世人金钱至上

D.朝廷打击商业

3、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

4、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机构臃肿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A.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

B.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C.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D.武则天创立殿试制

6、下列战役中,与其它三个不在同一时期的是 (   )

A. 桂陵之战   B. 牧野之战   C. 长平之战   D. 马陵之战

7、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但当第一个字母大写时,意思是“中国”。早在几千年前,我国某个地方的原始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彩陶,这个地方是(       

A.北京

B.元谋

C.半坡

D.河姆渡

8、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的主要原因是(  

A. 唐朝势力强大    B. 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本人的素质   D. 唐朝繁荣的经济

9、历史兴趣小组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A.原始农业的兴起

B.冶铁技术的提高

C.古代兵器的演变

D.耕作方式的进步

10、一位同学将与书写材料相关的主要内容按下表的形式整理出来,但是该同学却不小心将墨水溅到了笔记本上。如果请你帮助他重新填写污点处的内容,你的正确选择是(  )

A. 西汉、张骞   B. 西汉、晁错   C. 东汉、蔡伦   D. 东汉、班固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诸葛亮 C.曹操 D.孝文帝

12、在下列材料中,属于研究“古丝绸之路”第一手史料的是(     

A.   

B.       

C.   

D.   

13、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统一以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     

A.甲骨文

B.行书

C.小篆

D.楷书

14、“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经历秦汉大一统时期后,进入分裂割据的三国时期。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吴-魏-蜀

B.魏-吴-蜀

C.魏-蜀-吴

D.吴-蜀-魏

15、单元复习课上,历史老师用PPT展示如下图片。请判断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6、已掌握磨光、钻孔技术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C、北京人 D、蓝田人

 

17、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有

①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烧制陶器

③人工取火

④用耒耜开垦土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8、央视《百家讲坛》大型讲座《大隋风云》引起了巨大反响,你知道隋朝从统一到灭亡共经历了多少年吗?()

A.36年

B.37年

C.29年

D.27年

19、“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这三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戚继光、鉴真、玄奘

B.郑成功、玄奘、鉴真

C.鉴真、郑成功、戚继光

D.戚继光、郑成功、玄奘

20、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下图的文字采取的造字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商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西周的建立者是________

22、北宋司马光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_____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元杂剧最优秀的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______》。

23、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____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24、请完成如图中所缺部分。

25、17世纪中期,沙俄侵人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_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26、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名相辈出,如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进谏大臣____,唐玄宗时期的____、宋璟。

27、隋朝开创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

28、在下侧《战国形势图》中数字代表的战国七雄的名称分别是

29、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30、老子的学说集中在《___________》一书,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__》一书。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孔子(   )商鞅(   )孟子(   )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被誉为“诗仙”的是——

(2)女真族的杰出首领是——

(3)贞观时期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

(4)唐太宗时,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谁——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船“片帆出海”……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顺治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时间的河流滔滔不绝,一个个朝代相继崛起,有的黯然谢幕,有的尽显风流。清朝,这个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在世界东方闪亮登场,几经征伐,拥有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考验着清初统治者管理边疆地区的智慧和能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清初统治者管理边疆地区的“智慧和能力”体现在哪里?

(3)从古至今,我国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